地下工程抗浮处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624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一种地下工程抗浮处理结构,包括地下建筑底板和位于地下建筑底板与基坑坑底间的素混凝土垫层,在所述地下建筑底板上开设若干贯穿所述素混凝土垫层的泄水孔,所述泄水孔的上端通过排水管网连接有集水井,在地下建筑外墙与基坑边坡间的肥槽底部填充有预定高度的素混凝土回填层,在所述素混凝土回填层上方的肥槽中还填充有素土回填层。其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隔、排水两种措施联合来确保底板不产生向上的浮力。其中,隔水法通过在肥槽底设置素混凝土回填层阻碍地表水向地下建筑的底板渗透;排水法通过在底板设置泄水孔泄压,使部分少量渗入底板的水能够被及时排出至集水井中。至集水井中。至集水井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工程抗浮处理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的
,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工程抗浮处理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地下工程的抗浮事故中,因地表水渗入基坑四周肥槽,使地下水位上升,形成“水盆效应”,导致地下室底板受水浮力破坏的案例时有发生,甚至引发工程纠纷。根据现行《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当场地为岩土透水等级为弱透水且疏排水不畅时,抗浮设防水位为室外地坪标高。但在许多建筑设计方案时,对地表水下渗入引起的抗浮重视不足,且普遍认为抗浮措施造价高,仅因地表水下渗而采用昂贵的抗浮措施不经济,导致施工过程中抗浮措施采用不充分,从而造成抗浮事故。
[0003]专利号为ZL201920838875.7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地下室排水抗浮结构,其在底板下采用碎石垫层隔断底板,但由于碎石垫层透水性强,在地下水较丰富时,底板仍会受到较大的水浮力。同时底板上的设置碎石渗水层占用大量地下工程内部空间,实用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工程抗浮处理结构,结合隔、排水法针对性解决因地表水渗入基坑肥槽,造成基坑水位上升的问题,杜绝底板受浮影响,成本低廉,应用前景广泛。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工程抗浮处理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地下建筑底板和位于地下建筑底板与基坑坑底间的素混凝土垫层,在所述地下建筑底板上开设若干贯穿所述素混凝土垫层的泄水孔,所述泄水孔的上端通过排水管网连接有集水井,在地下建筑外墙与基坑边坡间的肥槽底部填充有预定高度的素混凝土回填层,在所述素混凝土回填层上方的肥槽中还填充有素土回填层。
[0006]更进一步地,在基坑的边坡上还喷射有混凝土护面层。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网布置在地下建筑底板上,且外包有混凝土封闭保护层。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网沿着地下建筑的墙边或/和柱边、或暗埋入底板走向。
[0009]更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泄水孔均通过三通与所述排水管网连接。
[0010]更进一步地,在每个所述泄水孔的底部均设置有滤水包。
[0011]更进一步地,在所述集水井上按预定标高设置有朝向地下建筑室内的内部溢水口。
[0012]更进一步地,在所述内部溢水口下方的集水井上还设置有场外溢水口,所述场外溢水口与埋设在素土回填层中的场外排水管网相连。
[0013]更进一步地,在所述集水井中还设置有抽水泵。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显著效果为:
[0015](1)本技术通过隔、排水两种措施联合来确保底板不产生向上的浮力。其中,
隔水法通过在肥槽底设置素混凝土回填层阻碍地表水向地下建筑的底板渗透;排水法通过在底板设置泄水孔泄压,使部分少量渗入底板的水能够被及时排出至集水井中。该抗浮处理结构相比普通的抗浮锚杆、抗浮桩更加经济,相比单独的渗水井、排水盲沟等排水措施施工更方便,抗浮性能更好;
[0016](2)由于集水井在一定标高设置内部溢水口流向地下建筑内部,因此在汛期集水井中积水不能完全抽排时,地下水可通过底板泄水孔、集水井内部溢水口溢流至地下建筑内部,以平衡底板受到浮力,从而保证地下建筑的抗浮安全;
[0017](3)在集水井一定标高设置场外溢水口,使集水井的积水到此标高后自流出场地之外,保证底板承受的水体压力不超过积水达到场外溢水口标高后的压力,从而为抗浮治理提供准确的抗浮水位;
[0018](4)排水管网采取暗埋处理,并沿着地下建筑的墙边、柱边或暗埋底板走向,尽量不占用地下建筑的室内空间,以确保地下建筑的使用功能。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1

底板、2

泄水孔、3

排水管网、4

集水井、5

肥槽、6

素混凝土回填层、7

素土回填层、8

素混凝土垫层、9

混凝土护面层、10

混凝土封闭保护层、11

滤水包、12

内部溢水口、13

场外溢水口、14

场外排水管网、15

抽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实施例1:
[0026]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一种地下工程抗浮处理结构,包括地下建筑底板1和位于地下建筑底板1与基坑坑底间的素混凝土垫层8,在所述地下建筑底板1上开设若干贯穿所述素混凝土垫层8的泄水孔2,所述泄水孔2的上端通过排水管网3连接有集水
井4,在地下建筑外墙与基坑边坡间的肥槽5底部填充有预定高度的素混凝土回填层6,在所述素混凝土回填层6上方的肥槽中还填充有素土回填层7。
[0027]为了确保基坑开挖后的稳定性,在基坑的边坡上还有喷射混凝土护面层9。作为优选,混凝土护面层9采用防透水混凝土喷涂,从而在基坑边坡向肥槽5的渗水途经中增添一道阻碍。
[0028]从图1可以看出,为了保证排水管网3的耐久性,所述排水管网3布置在地下建筑底板上,且外包有混凝土封闭保护层10。作为优选,为了尽可能少的占用地下建筑的室内空间及建筑室内的美观性,所述排水管网3沿着地下建筑的墙边或/和柱边、或暗埋入底板1走向。
[0029]作为优选,为了进一步少占用建筑室内空间,所述集水井4还可以设置在建筑墙体以外,或设置在肥槽5中,使集水井4不占用建筑室内空间。
[0030]具体实施时,每个所述泄水孔2均通过三通与所述排水管网3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工程抗浮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建筑底板和位于地下建筑底板与基坑坑底间的素混凝土垫层,在所述地下建筑底板上开设若干贯穿所述素混凝土垫层的泄水孔,所述泄水孔的上端通过排水管网连接有集水井,在地下建筑外墙与基坑边坡间的肥槽底部填充有预定高度的素混凝土回填层,在所述素混凝土回填层上方的肥槽中还填充有素土回填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抗浮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基坑的边坡上还喷射有混凝土护面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抗浮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网布置在地下建筑底板上,且外包有混凝土封闭保护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抗浮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网沿着地下建筑的墙边或柱边、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平张红军邹常生廖月华任秀文施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科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