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气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6165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气组件,涉及电气组件制造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壳、防护支架、电路板、风扇、变压装置,外壳包括磁力贴,磁力贴安装于外壳本体下表面,变压装置包括插头电线,插头电线一端设置于底座本体另一表面电路板包括电源键,电源键安装于外壳本体另一表面,风扇包括风力指示计,风力指示计安装于底座本体一表面,防护支架包括散热孔,散热孔设置于外壳本体另一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气组件通过设置吸盘和磁力贴,使组件安装更加容易,且可以吸附在墙面;通过设置风扇,为电路板内部散热,防止工作时温度过高损坏电气组件。时温度过高损坏电气组件。时温度过高损坏电气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气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组件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气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是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电子器件的总称。常见的有二极管等。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电位器、电子管、散热器、机电元件、连接器、半导体分立器件、电声器件、激光器件、电子显示器件、光电器件、传感器、电源、开关、微特电机、电子变压器、继电器、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各类电路、压电、晶体、石英、陶瓷磁性材料、印刷电路用基材基板、电子功能工艺专用材料、电子胶(带)制品、电子化学材料及部品等。由于电气组件通常体型较小且安装方式不同,如何整合并统一方便地安装成为当今研究热门。
[0003]现有技术下便于安装的电气组件无法轻松集中安装在所需要的位置,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同时对于本体内部系统不能进行及时的散热,导致装置内部的使用寿命大大减少,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气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气组件,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技术下便于安装的电气组件无法轻松集中安装在所需要的位置,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同时对于本体内部系统不能进行及时的散热,导致装置内部的使用寿命大大减少等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气组件,包括外壳、防护支架、电路板、风扇、变压装置,所述外壳包括外壳本体、支撑柱以及吸盘,若干所述支撑柱一端焊接于外壳本体下表面,若干所述吸盘分别安装于支撑柱另一端,所述防护支架包括防护支架本体以及连接块,若干所述连接块设置于外壳本体一表面,所述连接块内部设有插孔,若干所述防护支架本体周侧面与插孔内部相适应,所述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以及组件安装孔,所述电路板本体安装于外壳本体上表面,若干所述组件安装孔设置于电路板本体上表面,所述风扇包括风扇本体、电动机以及风扇调节钮,所述电动机下表面安装于外壳本体内部,所述电动机一表面设有若干传动轴,若干所述风扇本体一端分别与传动轴一端连接,所述外壳本体另一表面设有通孔,若干所述风扇本体设置于通孔内部,所述风扇调节钮设置于外壳本体另一表面,所述变压装置包括变压装置本体、第一变压线以及第二变压线,所述变压装置本体设置于外壳本体内部,所述第一变压线一端连接于电动机另一表面,所述第二变压线一端与电路板本体一表面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外壳还包括磁力贴,所述磁力贴安装于外壳本体下表面,通过设置磁力贴,使组件增加一种安装方式。
[0007]优选地,所述防护支架还包括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设置于外壳本体另一表面,通过
设置散热孔,达到为外壳内部散热的目的。
[0008]优选地,所述电路板还包括电源键,所述电源键安装于外壳本体另一表面,通过设置电源键,达到控制组件电源开关的目的。
[0009]优选地,所述电路板还包括USB接口,所述USB接口设置于外壳本体另一表面,通过设置USB接口,达到提取电路板内部数据的目的。
[0010]优选地,所述风扇还包括风力指示计,所述风力指示计安装于底座本体一表面,通过设置风力指示计,达到使使用者了解当前风扇风力大小的目的。
[0011]优选地,所述变压装置还包括插头电线,所述插头电线一端设置于底座本体另一表面,通过设置插头天线,达到为组件供电的目的。
[0012]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吸盘和磁力贴,使组件安装更加容易,且可以吸附在墙面,具体在于组件外壳下表面同时设有吸盘与磁力贴,使用时直接摁压在所需安装的位置,当设置在金属表面时通过磁力贴可增加吸附力和稳定性;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风扇,为电路板内部散热,防止工作时温度过高损坏电气组件。
[0015]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气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气组件的正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气组件的后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气组件的仰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气组件的左视图;
[0022]图6为图2A

A处剖视图。
[00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100、外壳;101、支撑柱;102、吸盘;103、磁力贴;200、防护支架;201、连接块;202、散热孔;300、电路板;301、组件安装孔;302、电源键;303、USB接口;400、风扇;401、电动机;402、风扇调节钮;403、风力指示计;500、变压装置;501、第一变压线;502、第二变压线;503、插头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参阅图1

6,本技术为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气组件,包括外壳100、防护支架200、电路板300、风扇400、变压装置500,外壳100包括外壳本体、支撑柱101以及吸盘102,若干支撑柱101一端焊接于外壳本体下表面,若干吸盘102分别安装于支撑柱101另一端,防护支架200包括防护支架本体以及连接块201,若干连接块201设置于外壳本体一表面,连接块20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气组件,包括外壳(100)、防护支架(200)、电路板(300)、风扇(400)以及变压装置(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包括外壳本体、支撑柱(101)以及吸盘(102),若干所述支撑柱(101)一端焊接于外壳本体下表面,若干所述吸盘(102)分别安装于支撑柱(101)另一端,所述防护支架(200)包括防护支架本体以及连接块(201),若干所述连接块(201)设置于外壳本体一表面,所述连接块(201)内部设有插孔,若干所述防护支架本体周侧面与插孔内部相适应,所述电路板(300)包括电路板本体以及组件安装孔(301),所述电路板本体安装于外壳本体上表面,若干所述组件安装孔(301)设置于电路板本体上表面,所述风扇(400)包括风扇本体、电动机(401)以及风扇调节钮(402),所述电动机(401)下表面安装于外壳本体内部,所述电动机(401)一表面设有若干传动轴,若干所述风扇本体一端分别与传动轴一端连接,所述外壳本体另一表面设有通孔,若干所述风扇本体设置于通孔内部,所述风扇调节钮(402)设置于外壳本体另一表面,所述变压装置(500)包括变压装置本体、第一变压线(501)以及第二变压线(502),所述变压装置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欣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永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