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介入科用加压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608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介入科医用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神经介入科用加压护理装置,包括绑带连接壳座单元和设置在绑带连接壳座单元内部的调节端内藏式加压单元,将下端安装有伤口按压板的按压导柱通过插接孔活动插接安装在加固壳座的内部开设的压块安装腔内,并将压带压放在按压导柱的上端,且压带的一端收卷在收卷辊件上,当对伤口进行加压时,通过转动辊柱体对压带进行收卷,使得压带绷紧并对按压导柱进行下压,与传统的采用螺纹柱旋拧调节的方式进行按压调节的加压护理装置相比,本加压护理装置将按压导柱设置在加固壳座内,能够有效的防止按压导柱外露造成误碰的现象发生,同时收卷压带对按压导柱进行下压,方便进行调节按压力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介入科用加压护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介入科医用器具
,具体为一种神经介入科用加压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介入治疗其特点是创伤小、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和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但是在进行神经介入治疗时需要穿刺股动脉进行介入插管治疗,术后需要对穿刺部位加压包扎,避免渗血,而且术后患者需要绝对卧床24小时,术侧肢体平伸24小时不可弯曲、活动。患者术后床上大小便、咳嗽等活动需要特别注意按压好穿刺处,压力过小会引起渗血、严重者会引起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压力过大会引起术侧肢体远端血液循环障碍。在对穿刺部位进行护理时,往往会使用伤口加压装置对穿刺部位进行加压,但现有的用于穿刺部位护理的加压装置,大多是采用螺纹柱旋拧调节的方式进行按压调节,按压的力度的调节取决于螺纹柱的可旋拧长度,螺纹柱裸露在外很容易造成误碰,使得按压面晃动甚至偏移穿刺部位,导致压力不够,引起渗血等并发症。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神经介入科用加压护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介入科用加压护理装置,包括绑带连接壳座单元(1)和设置在绑带连接壳座单元(1)内部的调节端内藏式加压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连接壳座单元(1)设置有加固壳座(11)和固定设置在加固壳座(11)外侧两端的绑带连接扣头(12),并在一组的绑带连接扣头(12)的一侧内部活动安装锁紧块组件(13);所述调节端内藏式加压单元(2)包括活动安装在加固壳座(11)内部的下压块组件(21)和活动安装在加固壳座(11)内部一端的收卷辊件(22),并在收卷辊件(22)上收卷压带(23),且压带(2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收卷辊件(22)上,另一端固定在加固壳座(11)的内壁上,且压带(23)压放在下压块组件(21)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介入科用加压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壳座(11)的内部开设有压块安装腔(101),并在加固壳座(11)的内部一端开设辊柱安装腔(102),且压块安装腔(101)与辊柱安装腔(102)之间通过压带贯穿口(103)连通;压块安装腔(101)的下端开设有插接孔(111),并在插接孔(111)的孔壁上设置定位凸头(112);辊柱安装腔(102)的一端设置有轴接孔(113),另一端设置有卡合圆槽(1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介入科用加压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连接扣头(12)的一端开设有移动槽(121),并在移动槽(121)的一端开设贯穿槽口(122),且贯穿槽口(122)与卡合圆槽(114)连通,移动槽(121)的另一端开设定位孔(123),且在移动槽(121)的一侧还开设有拨动口(12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神经介入科用加压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块组件(13)包括活动设置在移动槽(121)内的拨动块(131)和固定连接在拨动块(131)一端的锁紧挡杆(132),且锁紧挡杆(132)插接在贯穿槽口(122)内并伸入卡合圆槽(114)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芳刘珊珊李新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