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狭窄患者气管重建用多功能T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6078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管狭窄患者气管重建用多功能T管,其能有效减少在放置T管过程中对气管造口和气道的损伤,也能防止已经放置在气道的T管本体移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由竖管和横管构成的T管本体;用于塑形和指引T管本体、且置于T管本体中的导管和导丝,包括左导管、左引导丝、右导管和右引导丝,及固定T管本体的卡固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左导管和右导管对T管本体塑形,使T管本体易于从气管造口放入气道,减少对气管造口和气道的损伤;通过在左导管、右导管中设置左引导丝、右引导丝,指引左导管和右导管易于通过气道,尤其是气道狭窄严重处,提高放置T管本体的成功率;通过在竖管上设置卡固组件,防止T管本体在气道中发生移位。防止T管本体在气道中发生移位。防止T管本体在气道中发生移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管狭窄患者气管重建用多功能T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治疗气管狭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气管狭窄患者气管重建用多功能T管。

技术介绍

[0002]气管狭窄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良性气管狭窄一般由气管结核、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外伤等引起;恶性气管狭窄可由气管原发肿瘤、气管转移瘤或周围组织恶性肿瘤压迫气管等导致。目前,治疗良性和恶性气管狭窄的方法主要包括气管切开术、T管置入术、支架置入术、外科切除和气管重建术。气管切开术由于会引起较多并发症,如呼吸道反复感染、无法说话等,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支架置入术往往需要内镜配合,对医疗条件和医疗技术的要求高,不宜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外科切除和气管重建术创伤大、费用高,且存在某些患者气管狭窄范围过大或基础条件差等不适合外科手术的情况,其应用亦受到一定限制;而创伤小、性价比高的T管置入术逐步成为各级医院治疗气管狭窄患者的首要选择。目前,放置硅酮T管(如图1、2所示)的普遍方法是通过气管造口,使用弯钳将其放置气道。但是,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使用弯钳放置T管,容易损伤气管造口和气道。第二,若气管狭窄严重,没有导管和导丝的指引,T管放置困难,甚至不成功。第三,放置在气道的T管可能会发生本体移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狭窄患者气管重建用多功能T管,其在放置T管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保护气管造口和减少对气道的损伤,且能提高T管放置成功率,及防止放置在气道的T管本体发生移位。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管狭窄患者气管重建用多功能T管,包括T管本体,由一竖管和一横管连通构成;左导管,自所述竖管的上端穿入、并自所述横管的左端穿出,所述左导管内穿设左引导丝;右导管,自所述竖管的上端穿入、并自所述横管的右端穿出,所述右导管内穿设右引导丝;其中,所述左导管呈向左弯折的弧形结构,所述右导管呈向右弯折的弧形结构,左导管和右导管共同用于塑形所述T管本体,使T管本体的横管两端向内收紧。
[0005]优选地,所述横管由位于所述竖管左侧的长管段、和位于竖管右侧的短管段构成。
[0006]优选地,所述左导管和所述右导管的下端均为直径逐渐缩小的锥形端头,且左导管和右导管的内腔直径自上而下逐渐缩小。
[0007]优选地,所述左引导丝和所述右引导丝的下端均为柔性圆头端。
[0008]优选地,在所述竖管的端部设置有紧固塞,所述紧固塞为由封盖在竖管端面上的
上圆台和贴壁伸入竖管内腔中的下圆台构成的台阶形结构,在所述紧固塞上开设有一对用于固定所述左导管和所述右导管的通孔。
[0009]优选地,在所述竖管上设置有卡固组件,所述卡固组件用于夹持所述T管本体防止其移位。
[0010]优选地,所述卡固组件包括左弧板和右弧板,所述左弧板和所述右弧板的一侧边沿相贴合,在左弧板和右弧板的贴合侧边沿一端通过合页铰连为一体,在所述合页相对侧的左弧板和右弧板上设置有卡接扣,在左弧板与右弧板的贴合侧边沿中部上分别开设有一半圆槽,两所述半圆槽适配扣合形成用于固定所述竖管的夹持孔。
[0011]优选地,所述卡接扣包括设置在所述左弧板上的卡柱,和设置在所述右弧板上与所述卡柱适配卡接的扣合件;所述卡柱端部为圆头状,所述扣合件为卡头、弹性连接片和固定柱构成的一体式结构,所述卡头与固定柱通过所述弹性连接片连接,卡头端部为圆柱状,卡头与卡柱配合,用于闭合所述左弧板和右弧板。
[0012]优选地,与所述夹持孔相对的所述左弧板和所述右弧板外端设置有一对用于穿设连接绳的连接环。
[0013]优选地,两所述半圆槽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防滑橡胶垫层。
[0014]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通过在T管本体中设置左导管与右导管,将T管本体塑形,使T管本体易于从气管造口放入气道,减少对气管造口和气道的损伤;通过在左导管、右导管中设置左引导丝、右引导丝,指引左导管和右导管易于通过气道,尤其是气道狭窄处,提高放置T管本体的成功率;通过在竖管上设置卡固组件,防止T管本体在气道中发生移位。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T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轴测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隐去卡固组件)。
[0018]图4是图3的俯视图。
[0019]图5是沿图4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20]图6是卡固组件、T管本体和管塞的使用状态图。
[0021]图7是卡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图7中卡接扣的轴侧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5]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管狭窄患者气管重建用多功能T管,包括
医学上用于治疗气管狭窄的T管本体1,T管本体1为硅酮材质,由竖管1.1和横管1.2构成,横管1.2包括位于竖管1.1左侧的长管段1.3和位于竖管1.1右侧的短管段1.4;如图3

5所示,为使T管本体1易于从气管造口进入气道,在T管本体1中设置有用于塑形和导向T管本体1的左导管2和右导管3,左导管2与右导管3均为具有一定弧度的硬质弯管,左导管2向左弯折,右导管3向右弯折;在左导管2与右导管3导向T管本体1的过程中,为使T管本体1更容易地通过气管狭窄严重处,左导管2的下端与右导管3的下端均为直径逐渐缩小的、光滑的锥形端头,且左导管2和导管3内腔直径自上而下逐渐缩小;其中,左导管2自竖管1.1上端穿入,从长管段1.3穿出;右导管3自竖管1.1上端穿入,从短管段1.4穿出,通过左导管2和右导管3将T管本体1塑形使其长管段1.3和短管段1.4向内收紧呈Y型结构;为了能够在气管狭窄过重情况下将T管本体1顺利放置在气道中,在左导管2穿设有用于导向左导管2的左引导丝5.1,并且在右导管3中穿设有用于导向右导管3的右引导丝5.2;左引导丝5.1和右引导丝5.2均为金属丝,为防止左引导丝5.1和右引导丝5.2在导向的过程中对气道造成损伤,左引导丝5.1与右引导丝5.2的下端为柔性圆头端;为使左导管2和右导管3便于装配和使用,在竖管1.1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将左导管2与右导管3紧固在T管本体1内的弹性紧固塞4,紧固塞4为封盖在竖管1.1端面上的上圆台4.1和贴壁伸入竖管1.1内腔中的下圆台4.2构成的台阶形结构,在紧固塞4上开设有一对用于固定左导管2和右导管3的通孔;其中,上圆台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狭窄患者气管重建用多功能T管,其特征是:包括T管本体,由一竖管和一横管连通构成;左导管,自所述竖管的上端穿入、并自所述横管的左端穿出,所述左导管内穿设左引导丝;右导管,自所述竖管的上端穿入、并自所述横管的右端穿出,所述右导管内穿设右引导丝;其中,所述左导管呈向左弯折的弧形结构,所述右导管呈向右弯折的弧形结构,左导管和右导管共同用于塑形所述T管本体,使T管本体的横管两端向内收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狭窄患者气管重建用多功能T管,其特征是:所述横管由位于所述竖管左侧的长管段、和位于竖管右侧的短管段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狭窄患者气管重建用多功能T管,其特征是:所述左导管和所述右导管的下端均为直径逐渐缩小的锥形端头,且左导管和右导管的内腔直径自上而下逐渐缩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狭窄患者气管重建用多功能T管,其特征是:所述左引导丝和所述右引导丝的下端均为柔性圆头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狭窄患者气管重建用多功能T管,其特征是:在所述竖管的端部设置有紧固塞,所述紧固塞为由封盖在竖管端面上的上圆台和贴壁伸入竖管内腔中的下圆台构成的台阶形结构,在所述紧固塞上开设有一对用于固定所述左导管和所述右导管的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李春霞李治仝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