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5953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底座、支撑脚、隔离箱、转轴一、挡板、紫外线灯、照明灯、床体、转轴二、床板、液压缸、枕头、安装孔、排气装置和进气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通过设置的隔离箱、转轴一和挡板可以有效的对新生儿进行快速有效的隔离;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床体、转轴二、床板、液压缸和枕头可以使新生儿可以进行座躺防止长时间不动导致无力;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排气装置有效的将排除的气体进行过滤防止感染其他新生儿。体进行过滤防止感染其他新生儿。体进行过滤防止感染其他新生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生儿科防感染
,特别涉及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儿是从母体分娩出来后满28天的婴儿,身体十分脆弱,抵抗力不足,容易由于外界因素或母体因素感染上不同的疾病,而在感染疾病后,往往需要将新生儿送至新生儿科病房中进行隔离治疗,避免外界细菌对新生儿造成进一步的感染。在临床医学中采用隔离预防技术是预防感染性疾病疫情扩散的基本方法,而隔离装置就是阻断传染源进行传播至身体虚弱容易感染的患者的必要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解决了外界细菌对新生儿造成进一步的感染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底座、支撑脚、隔离箱、转轴一、挡板、紫外线灯、照明灯、床体、转轴二、床板、液压缸、枕头、安装孔、排气装置和进气机构;所述底座下表面四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隔离箱;所述隔离箱左侧下方端壁处连接有转轴一;所述转轴一的底端上铰接有挡板;所述隔离箱腔室内部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灯;所述隔离箱腔室内部顶端上固定连接有照明灯;所述隔离箱腔室内部底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床体;所述床体的左侧连接有转轴二;所述转轴二右侧通过铰接有床板;所述隔离箱腔室内部底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数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床板的底端上;所述床板上端右侧连接有枕头;所述隔离箱上端左侧端壁中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端设有排气装置;所述进气机构固定连接在隔离箱右侧下端。
[0005]作为优选,所述排气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排气箱、滤板和滤网一;所述排气箱固定连接在安装孔中;所述排气箱的顶端上固定连接有滤板;所述排气箱腔室内部连接有数个滤网一。
[0006]作为优选,所述进气机构的具体结构为:包括进气箱、连接管、滤网二、安装块、滤网三、进气孔、气泵、电机、旋转轮和风叶;所述进气箱固定连接在隔离箱右侧下端;所述进气箱的顶端上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进气箱腔室内部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内侧连接有滤网三,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位于隔离箱腔室内部右侧顶端上;所述进气箱右侧上下两端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进气孔相连通;所述进气箱腔室内部后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旋转轮,所述旋转轮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数个风叶。
[0007]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二的旋转角度为0~45
°

[0008]作为优选,所述紫外线灯6为可更换式。
[0009]作为优选,所述滤网一为可拆卸式。
[0010]作为优选,所述气泵为高压气泵。
[0011]作为优选,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通过设置的隔离箱、转轴一和挡板可以有效的对新生儿进行快速有效的隔离。
[0014](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床体、转轴二、床板、液压缸和枕头可以使新生儿可以进行座躺防止长时间不动导致无力。
[0015](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排气装置有效的将排除的气体进行过滤防止感染其他新生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进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1‑
底座;2

支撑脚;3

隔离箱;4

转轴一;5

挡板;6

紫外线灯;7

照明灯;8

床体;9

转轴二;10

床板;11

液压缸;12

枕头;13

安装孔;14

排气装置;15

排气箱;16

滤板;17

滤网一;18

进气机构;19

进气箱;20

连接管;21

滤网二;22

安装块;23

滤网三;24

进气孔;25

气泵;26

电机;27

旋转轮;28

风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脚2、隔离箱3、转轴一4、挡板5、紫外线灯6、照明灯7、床体8、转轴二9、床板10、液压缸11、枕头12、安装孔13、排气装置14和进气机构18;所述底座1下表面四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2;所述底座1上端固定连接有隔离箱3;所述隔离箱3左侧下方端壁处连接有转轴一4;所述转轴一4的底端上铰接有挡板5;从而便于新生儿快速的进入隔离箱;所述隔离箱3腔室内部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灯6;从而可以进行细菌消毒;所述隔离箱3腔室内部顶端上固定连接有照明灯7;所述隔离箱3腔室内部底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床体8;所述床体8的左侧连接有转轴二9;所述转轴二9右侧通过铰接有床板10;所述隔离箱3腔室内部底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数个液压缸11,所述液压缸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床板10的底端上;从而便于活动新生儿腰部防止出现腰背肌疲软无力现象;所述床板10上端右侧连接有枕头12;所述隔离箱3上端左侧端壁中设有安装孔13;所述安装孔13上端设有排气装置14;所述进气机构18固定连接在隔离箱3右侧下端。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排气装置14的具体结构为:包括排气箱15、滤板16和滤网一17;所述排气箱15固定连接在安装孔13中;所述排气箱15的顶端上固定连接有滤板16;所述排气箱15腔室内部连接有数个滤网一17。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进气机构18的具体结构为:包括进气箱19、连接管20、滤网二21、安装块22、滤网三23、进气孔24、气泵25、电机26、旋转轮27和风叶28;所述进气箱19固定连接在隔离箱3右侧下端;所述进气箱19的顶端上连接有连接管20,所述连接管20的一端
与进气箱19腔室内部相连通;所述连接管20的另一端内侧连接有滤网三23,所述连接管20的另一端位于隔离箱3腔室内部右侧顶端上;所述进气箱19右侧上下两端设有进气孔24,所述进气孔2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气泵25,所述气泵25的输出端与进气孔24相连通;所述进气箱19腔室内部后端固定连接有电机26,所述电机26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旋转轮27,所述旋转轮27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数个风叶28;从而可以加快空气流速。...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脚(2)、隔离箱(3)、转轴一(4)、挡板(5)、紫外线灯(6)、照明灯(7)、床体(8)、转轴二(9)、床板(10)、液压缸(11)、枕头(12)、安装孔(13)、排气装置(14)和进气机构(18);所述底座(1)下表面四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2);所述底座(1)上端固定连接有隔离箱(3);所述隔离箱(3)左侧下方端壁处连接有转轴一(4);所述转轴一(4)的底端上铰接有挡板(5);所述隔离箱(3)腔室内部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灯(6);所述隔离箱(3)腔室内部顶端上固定连接有照明灯(7);所述隔离箱(3)腔室内部底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床体(8);所述床体(8)的左侧连接有转轴二(9);所述转轴二(9)右侧通过铰接有床板(10);所述隔离箱(3)腔室内部底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数个液压缸(11),所述液压缸(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床板(10)的底端上;所述床板(10)上端右侧连接有枕头(12);所述隔离箱(3)上端左侧端壁中设有安装孔(13);所述安装孔(13)上端设有排气装置(14);所述进气机构(18)固定连接在隔离箱(3)右侧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14)的具体结构为:包括排气箱(15)、滤板(16)和滤网一(17);所述排气箱(15)固定连接在安装孔(13)中;所述排气箱(15)的顶端上固定连接有滤板(16);所述排气箱(15)腔室内部连接有数个滤网一(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