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科护理用快速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585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科护理用快速降温装置,其结构包括箱体、移动轮、处理组件、拉杆、控制器、出液管、降温装置、进液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进行使用时,把冷却液注入第一水槽内部,驱动电机带动转动件进行转动,将第一水槽内部的冷却液往进接口内导送进接口通过进液管将冷却液传送到降温装置内部,从而降低降温装置的温度,可以对病患进行降温护理,冷却液在到一定温度后,与出液管与出接口对接,可以通过出液管将使用后的冷却液传送到第二液槽内部,第二液槽与第一水槽通过互通件相接通,使得冷却液可以在第二液槽与第一水槽之间循环流动,从而提高降温护理的效果。降温护理的效果。降温护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科护理用快速降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到一种全科护理用快速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治疗中,当患者发烧时,常需对患者进行退烧降温,以便于患者病情的快速恢复,物理降温是高热患者除药物治疗外,最简易、有效、安全的降温方法就是用酒精擦浴的物理降温方法,用酒精擦洗患者皮肤时,不仅可刺激高烧患者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能力,物理降温还由于其具有挥发性,可吸收并带走大量的热量,使体温下降,在对患者进行降温时,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对发热患者进行降温时,一般都是将冰敷袋放置在发热患者的额头部位进行降温,由于冰敷袋遇热后会快速发散,使得冰敷袋的维持时间比较短,且由于冰敷袋在医院内部是循环进行使用,在降温过程中,冰敷袋会直接接触在人体皮肤上,长时间使用后,冰敷袋和人体皮肤的贴合面可能会存有较多的细菌,以至于下一个患者在使用时,细菌会在冰敷袋的作用下附在下一个患者身上而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全科护理用快速降温装置,其结构包括箱体、移动轮、处理组件、拉杆、控制器、出液管、降温装置、进液管,所述箱体底部四个边上安装有四个移动轮,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处理组件,所述箱体顶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拉杆固定连接在箱体背部中间位置上,所述处理组件一侧与出液管、进液管相接,所述出液管和进液管远离处理组件的一端与降温装置相接通。
[0004]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处理组件包括有第一水槽、转动件、电机、互通件、导流板、第二水槽、出接口、分隔板、进接口、主体,所述第一水槽与第二水槽设在主体内部,所述第一水槽与第二水槽之间设有与之相接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两端吻合连接在主体内壁两侧中间位置上,所述第一水槽与第二水槽的一侧设有通件,所述互通件一端贯穿伸入第一水槽,另一端贯穿伸入第二水槽,所述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远离互通件的一端分别设有与之相接通的出接口、进接口,所述分隔板朝向第二水槽的一端设有三个与之相插接的导流板,所述第二水槽内部低端设有三个与之相插接的导流板,所述第二水槽一侧设有转动件,另一侧设有与之相接通的进接口,所述转动件与电机吻合连接,所述主体设在箱体内部,所述出接口与出液管相接,所述进接口与进液管相接。
[0005]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降温装置包括有弧形卡罩、防压衬垫、衔接带、降温组件、支撑钢板、按摩压件,所述弧形卡罩设有两个,两个弧形卡罩的两侧均连接有衔接带,两个所述弧形卡罩通过两条衔接带相接,两条所述衔接带上均设有按摩压件且两者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弧形卡罩内部均贯穿连接有支撑钢板,两个所述弧形卡罩的内弧面上分别连接有防压衬垫、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与出液管、进液管相接通。
[0006]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互通件包括有输出口、通水管、对接件、导液口,
所述通水管设有两根,两根通水管的一端贯穿伸入对接件内部,两根通水管通过对接件相接通,两根所述通水管远离对接件的一端分别设有输出口、导液口,所述输出口与通水管吻合连接,所述导液口与另一根通水管吻合连接,所述导液口与第一水槽相连通,所述输出口与第二水槽相连通。
[0007]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按摩压件包括有活动杆、按压球、气囊、接头、调节滑扣,所述活动杆一端固定连接在调节滑扣上,另一端插接在接头一侧中间位置上,所述接头内部设有气囊,所述接头远离活动杆的一端设有多个与之相接的按压球,所述调节滑扣与衔接带滑动连接。
[0008]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降温组件包括有接触贴件、降温导件、冰敷袋、粘性隔层、连接块、对拉条,所述接触贴件设有两块,两块接触贴件吻合连接在冰敷袋底部,两块所述接触贴件的内侧面上均贴合有连接块,两块所述连接块远离接触贴件的一端与对拉条相接,所述冰敷袋远离接触贴件的一端中间位置上贴合有粘性隔层,所述冰敷袋内部安装有降温导件,所述冰敷袋连接在弧形卡罩的内弧面上,所述降温导件与出液管、进液管相接通。
[0009]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降温导件包括有进液接管、出液接管、降温导管、壳体、连接块、开关阀,所述进液接管与出液接管上均设有开关阀,所述进液接管与出液接管分别连接在降温导管两端,所述降温导管设在壳体内部,所述壳体两端均扣接有连接块,所述壳体通过连接块安装在冰敷袋内部,所述进液接管与进液管相接通,所述出液接管与出液管相接通。
[0010]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接触贴件包括有温度指示色块、接触层、传导层、保护垫、粘结胶块,所述温度指示色块设有多个,多个温度指示色块等距弧形排列连接在接触层内部,所述接触层与传导层相贴合,所述传导层远离接触层的一端连接在保护垫上,所述保护垫背部与粘结胶块相连,所述粘结胶块与粘性隔层相贴合,所述保护垫一侧贴合有连接块。
[0011]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流板设有多块,多块导流板呈倾斜状态对称分布在第一水槽内部两端。
[0012]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优化,两个所述弧形卡罩与衔接带连接构成椭圆形结构。
[001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全科护理用快速降温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水槽、转动件、电机、互通件、导流板、第二水槽、出接口、分隔板、进接口、主体的结合设置,把冷却液注入第一水槽内部,通过导流板对第一水槽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分流,驱动电机带动转动件进行转动,将第一水槽内部的冷却液往进接口内导送,进接口通过进液管将冷却液传送到降温装置内部,从而降低降温装置的温度,可以对病患进行降温护理,冷却液在到一定温度后,与出液管与出接口对接,可以通过出液管将使用后的冷却液传送到第二水槽内部,第二水槽与第一水槽通过互通件相接通,使得冷却液可以在第二水槽与第一水槽之间循环流动,从而提高降温护理的效果。
[0014]2、本专利技术通过弧形卡罩、防压衬垫、衔接带、降温组件、支撑钢板、按摩压件的结合设置,通过衔接带将两个弧形卡罩对接在一起,然后将弧形卡罩接入患者的头部,患者的后脑勺会放置在防压衬垫上,降温组件会贴在患者的额头上,对患者进行降温处理,在处理过
程中,护理人员对按摩压件的位置进行调整到患者的太阳穴两侧,使得按摩压件可以对患者的太阳穴进行按压。
[0015]3、本专利技术通过温度指示色块、接触层、传导层、保护垫、粘结胶块、的结合设置,通过粘结胶块与粘性隔层紧密贴合在一起,保护垫在粘结胶块的作用下可以连接在粘性隔层上,设备在对患者进行降温时,接触层会直接贴合在患者的额头上,温度指示色块会在接触层的作用下贴到发热患者的头部上,温度指示色块会随温即改变颜色为红色,当病人温度逐渐下降到正常人体温退烧时,温度指示色块变为蓝色,患者在降温完成后,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粘结胶块将保护垫撕下进行更换新的保护垫,便于下一个发热患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全科护理用快速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科护理用快速降温装置,其结构包括箱体(1)、移动轮(2)、处理组件(3)、拉杆(4)、控制器(5)、出液管(6)、降温装置(7)、进液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安装有移动轮(2)、控制器(5),所述箱体(1)上设所述拉杆(4)固定连接在箱体(1)上,所述处理组件(3)与出液管(6)、进液管(8)相接,所述出液管(6)和进液管(8)与降温装置(7)相接通;所述处理组件(3)包括有第一水槽(31)、转动件(32)、电机(33)、互通件(34)、导流板(35)、第二水槽(36)、出接口(37)、分隔板(38)、进接口(39)、主体(30),所述第一水槽(31)与第二水槽(36)设在主体(30)上,所述第一水槽(31)与第二水槽(36)之间连接有分隔板(38),所述第一水槽(31)与第二水槽(36)的一侧设有通件(34),另一侧与出接口(37)、进接口(39)相接通,所述分隔板(38)上插接有导流板(35),所述第二水槽(36)上插接有导流板(35),所述第二水槽(36)上设有转动件(32),所述第二水槽(36)与进接口(39)相接通,所述转动件(32)与电机(33)吻合连接,所述主体(30)设在箱体(1)上,所述出接口(37)与出液管(6)相接,所述进接口(39)与进液管(8)相接所述降温装置(7)包括有弧形卡罩(71)、防压衬垫(72)、衔接带(73)、降温组件(74)、支撑钢板(75)、按摩压件(76),所述弧形卡罩(71)与衔接带(73)相接,所述衔接带(73)与按摩压件(76)滑动连接,所述弧形卡罩(71)内部贯穿连接有支撑钢板(75),所述弧形卡罩(71)上连接有防压衬垫(72)、降温组件(74),所述降温组件(74)与出液管(6)、进液管(8)相接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科护理用快速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通件(34)包括有输出口(341)、通水管(342)、对接件(343)、导液口(344),所述通水管(342)贯穿伸入对接件(343),通水管(342)与对接件(343)相接通,所述通水管(342)上设有输出口(341)、导液口(344),所述输出口(341)、导液口(344)与通水管(342)吻合连接,所述导液口(344)与第一水槽(31)相连通,所述输出口(341)与第二水槽(36)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科护理用快速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压件(76)包括有活动杆(761)、按压球(762)、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琼英张艳冉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