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组件及具有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5734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饭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铰链组件及具有其的装置。所述铰链组件包括: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具有抵接部;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活动件通过铰链轴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一配合部;固定支撑件,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适于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固定连接;所述活动件打开至预设位置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抵以使所述第一配合部离开所述第二配合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铰链组件及具有其的装置,通过改进铰链组件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电饭煲上盖拆卸时操作繁琐的缺陷,实现了拆卸过程简单方便,无需用户进行额外操作的目标。外操作的目标。外操作的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铰链组件及具有其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饭煲
,具体涉及一种铰链组件及具有其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般的电饭煲的底座和上盖是连接在一起的,但是受到糊化淀粉和高温蒸汽的影响,电饭煲上盖内侧和蒸汽阀内还是容易残留粘稠的液体,液体蒸发后,电饭煲上盖会残留很多污渍,容易滋生微生物和产生异味。针对此种情况,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铰链结构及具有其的厨房电器,其中可拆卸式铰链结构包括固定支撑件、铰链轴和借助于所述铰链轴铰接至所述固定支撑件上的活动件,还包括连接块,其中,所述铰链轴将所述活动件与所述连接块相铰接,所述连接块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固定支撑件,还包括按钮,所述按钮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撑件上的横向滑槽中,所述按钮和所述连接块上具有配对的闩锁机构,所述按钮被按压时所述闩锁机构脱开。
[0003]上述现有技术中在拆盖时需要用户寻找并按下锅体后侧的按钮,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饭煲上盖拆卸时操作繁琐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拆卸过程简单方便的铰链组件及具有其的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铰链组件,包括:
[0006]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具有抵接部;
[0007]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活动件通过铰链轴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一配合部;
[0008]固定支撑件,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适于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固定连接;
[0009]所述活动件打开至预设位置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抵以使所述第一配合部离开所述第二配合部。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为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为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适于与所述第二卡合部配合卡接。
[0011]可选地,所述铰链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铰链轴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件适于插设在所述安装槽中。
[0012]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朝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抵,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能够使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固定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弹簧座,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弹簧座上。
[0014]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与所述铰链轴相铰接的本体部以及设在所述本体部上且向下延伸的两个限位柱,两个所述限位柱相对设置且分别适于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相抵,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柱之间。
[0015]可选地,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导向限位部,所述导向限位部适于引导所述限位柱安
装到所述安装槽中。
[0016]可选地,设有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所述槽壁为第一槽壁,与所述第一槽壁相邻的两个槽壁为第二槽壁,所述导向限位部包括凸出在所述第二槽壁上的导位筋,所述导位筋包括竖直段以及设置在所述竖直段顶端的倾斜段,自下至上,所述倾斜段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槽壁的方向倾斜,所述限位柱适于卡在所述竖直段与所述第一槽壁之间。
[0017]可选地,所述活动件上设有缺口,所述抵接部为设在所述缺口处的凸块。
[0018]可选地,所述铰链轴上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活动件上。
[0019]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限位槽,所述扭簧的一端设在所述限位槽中。
[0020]可选地,所述活动件上设有限位扣,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限位扣上。
[002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铰链组件的装置,包括:如上述所述的任一项所述的铰链组件。
[0022]可选地,所述具有铰链组件的装置为电饭煲,所述固定支撑件为支撑环,所述活动件为盖体。
[0023]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4]1.本技术提供的铰链组件,包括活动件、第一连接件、固定支撑件,其中,活动件具有抵接部,第一连接件上具有第一配合部,固定支撑件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二配合部,适于与第一配合部配合固定连接。活动件与第一连接件通过铰链轴铰接,当活动件打开至预设位置时,活动件上的抵接部与第一连接件相抵,从而使第一配合部离开第二配合部,实现了拆卸过程简单方便,无需用户进行额外操作的目标。
[0025]2.本技术提供的铰链组件,所述第一配合部为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为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适于与所述第二卡合部配合卡接,通过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配合卡接,可实现活动件的固定,防止活动件滑动和脱落。
[0026]3.本技术提供的铰链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铰链轴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件适于插设在所述安装槽中,可保证第二连接件与固定支撑件的相对位置不变,保证活动件可打开至预设位置。
[0027]4.本技术提供的铰链组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朝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抵,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能够使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固定连接。通过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可保证活动件打开至指定位置,同时由于弹性件具有缓冲作用,减少了活动件开启和闭合时可能对铰链组件造成冲击的可能性,降低了整机成本。
[0028]5.本技术提供的铰链组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弹簧座,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弹簧座上。通过弹簧座与弹性件的配合,保证活动件打开至指定位置,减少了活动件开启和闭合时可能对铰链组件造成冲击的可能性,降低了整机成本。
[0029]6.本技术提供的铰链组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与所述铰链轴相铰接的本体部以及设在所述本体部上且向下延伸的两个限位柱,两个所述限位柱相对设置且分别适于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相抵,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柱之间。通过所述限位柱对第一连接件的位置进行限定,可实现活动件的固定,防止活动件滑动和脱落。当活动件打开至预设位置时,保证了活动件只可以沿预设位置向远离固定支撑件的方向拔出,不会在
其它方向晃动和移动。
[0030]7.本技术提供的铰链组件,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导向限位部,所述导向限位部适于引导所述限位柱安装到所述安装槽中。导向限位部与所述限位柱进行贴合限位,为活动件起到导向和定位的作用。
[0031]8.本技术提供的铰链组件,所述铰链轴上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活动件上。可保证所述活动件打开至所述预设位置,同时减少了所述活动件打开和关闭过程中的冲击,起到了缓冲作用。
[0032]9.本技术提供的铰链组件,所述活动件上设有限位扣,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限位扣上。所述限位扣保证了所述扭簧的位置定位,进而间接配合其它组件,实现了拆卸过程简单方便,无需用户进行额外操作的目标。
[0033]10.本技术提供的具有铰链组件的装置,包括如上述所述的任一项所述的铰链组件,通过各组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拆卸过程简单方便,无需用户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件(10),所述活动件(10)具有抵接部(20);第一连接件(40),与所述活动件(10)通过铰链轴(30)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40)上设有第一配合部(41);固定支撑件(50),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二配合部(51),所述第二配合部(51)适于与所述第一配合部(41)配合固定连接;所述活动件(10)打开至预设位置时,所述抵接部(2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40)相抵以使所述第一配合部(41)离开所述第二配合部(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41)为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51)为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适于与所述第二卡合部配合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60),所述第二连接件(60)与所述铰链轴(30)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件(60)适于插设在所述安装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60)的朝向所述第一连接件(40)的一侧设有弹性件(70),所述弹性件(7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40)相抵,所述弹性件(70)的弹性力能够使所述第一配合部(41)与所述第二配合部(51)配合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60)上设有弹簧座(71),所述弹性件(70)设在所述弹簧座(71)上。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60)包括与所述铰链轴(30)相铰接的本体部以及设在所述本体部上且向下延伸的两个限位柱(80),两个所述限位柱(80)相对设置且分别适于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相抵,所述第一连接件(40)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尧孔进喜王江南陶金轩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