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568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1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通过在所述第一基板的非显示区和所述第二基板的非显示区之间设置多个辅支撑柱;其中,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上设置有与所述辅支撑柱相对应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端为开口;所述辅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基板连接,所述辅支撑柱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限位结构内部,形成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晶显示面板凭借其功耗低、制造成本相对比较低和无辐射等特点,已经成为平板显示领域的主流技术。液晶显示面板一般由两个基板对盒而成,为了维持两个基板之间的液晶盒的厚度,其中一个基板上会设有支撑柱。
[0003]其中,两个基板的对位贴合,通常采用真空贴合的方式。在真空贴合过程中,需要把握贴合真空度、真空排气速度、贴合补正值等重要参数;其中设定的补正值,使设备以最佳精度贴合。
[0004]而液晶面板贴合对位精度能力的提升,可以提升产品像素开口率及透过率,同时减少触控不良、亮度偏低、像素漏光和串色等不良发生。目前的研究中发现,真空贴合工艺是基板对合偏差影响的关键因子。在不改变目前产品设计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设备校正、对位补正等方式,可以提升最终的对合精度,但校正或补正方式的工艺管控困难,并非长久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对位贴合工艺中对位困难的技术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0007]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均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
[0008]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显示区和所述第二基板的显示区之间的液晶层;
[0009]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显示区和所述第二基板的显示区之间的多个主支撑柱;其中,所述主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相接触;
[0010]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非显示区和所述第二基板的非显示区之间的多个辅支撑柱;
[0011]其中,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上设置有与所述辅支撑柱相对应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端为开口;
[0012]所述辅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基板连接,所述辅支撑柱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限位结构内部。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辅支撑柱与所述限位结构的底部不接触。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上的凹槽结构;
[0015]其中,所述辅支撑柱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凹槽结构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范围内。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凹槽结构呈环状或呈沿预设方向延伸的条状。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凹槽结构的侧墙设置有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凸起。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凹槽结构的侧墙至少包括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叠层设置的金属层和钝化层。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辅支撑柱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呈十字形。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凸起,所述多个第二凸起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方向延伸;
[0021]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凸起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位于所述辅支撑柱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形成的四个直角区域内。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多个辅支撑柱中的至少部分作为对位标记。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基板的非显示区和/或所述第二基板的非显示区设置有至少一个对位标记;
[0024]其中,所述多个辅支撑柱中的至少部分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对位标记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周围。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基板上划分有与所述对位标记对应的且边长为50μm的正方形区域,以及以所述正方形区域的中心为圆心且半径为200μm的圆形区域;
[0026]其中,所述对位标记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所述正方形区域相交叠,所述多个辅支撑柱中的所述至少部分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所述正方形区域无交叠;
[0027]所述多个辅支撑柱中的所述至少部分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所述圆形区域相交叠。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辅支撑柱之间设置有色阻层。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显示面板中,每个所述主支撑柱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上且相互接触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
[0030]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均呈条状,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相互交叉。
[003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003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003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通过在所述第一基板的非显示区和所述第二基板的非显示区之间设置多个辅支撑柱;其中,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上设置有与所述辅支撑柱相对应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端为开口;所述辅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基板连接,所述辅支撑柱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限位结构内部,形成榫

卯结构。通过所述辅支撑柱与所述限位结构之
间相互契合,实现了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机械对合,大大降低了对位贴合工艺中对位难度,还可以消除真空对合设备带来的对位偏差,提升产品的显示效果,提升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34]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5]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6]图2a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二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b是图2a中的第一基板对应的第一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3a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第二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3b是图3a中的第一基板对应的第一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4是图1中Q1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1]图5是图1中Q1部分的另一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2]图6a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辅支撑柱和限位结构在第一基板上的投影示意图;
[0043]图6b是图6a对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4]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8a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主支撑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6]图8b是图8a中主支撑柱在第一基板上的投影示意图;
[0047]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均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显示区和所述第二基板的显示区之间的液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显示区和所述第二基板的显示区之间的多个主支撑柱;其中,所述主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相接触;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非显示区和所述第二基板的非显示区之间的多个辅支撑柱;其中,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上设置有与所述辅支撑柱相对应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端为开口;所述辅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基板连接,所述辅支撑柱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限位结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支撑柱与所述限位结构的底部不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上的凹槽结构;其中,所述辅支撑柱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凹槽结构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呈环状或呈沿预设方向延伸的条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的侧墙设置有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凸起。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的侧墙至少包括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叠层设置的金属层和钝化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支撑柱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呈十字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官正王鑫崔晓晨王兴明蔡鹏齐世凯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