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高碳钢盘条及消除中高碳钢盘条芯部网状铁素体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高碳钢
,具体涉及一种中高碳钢盘条及消除中高碳钢盘条芯部网状铁素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高碳钢盘条经深加工后可以获得性能优良的金属制品,凭借其塑性高、韧性好、易于加工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国防、科技及工农业生产及国民经济建设等领域。由于中高碳钢线材的特殊用途,因此要求作为原材料的中高碳钢盘条应具有稳定的化学成分、纯净的钢质、优良的力学性能、均匀的金相组织以及较高的索氏体化率。
[0003]中高碳钢盘条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包括铸坯加热、粗轧、中轧、预精轧、精轧、冷却、成品,轧制工艺主要包括控制轧制工艺及轧后控制冷却工艺。即:把钢坯加热到合适的温度,在轧制过程中控制变形温度、变形速率以及变形量,对奥氏体晶粒尺寸大小和再结晶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最后通过控制盘条吐丝温度、风冷线上冷却速率,进而使中高碳钢盘条获得理想的组织结构。
[0004]现有工艺下生产的中高碳钢盘条,极容易造成盘条组织出现粗大“网状”铁素体,粗大网状铁素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高碳钢盘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高碳钢盘条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 0.57%~0.80%,Si 0.17%~0.37%,Mn 0.50%
‑
0.80%,P≤0.035%,S≤0.035%,Cr≤0.25%,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高碳钢盘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 0.65%~0.75%,Si 0.20%~0.25%,Mn 0.60%
‑
0.65%,P≤0.020%,S≤0.010%,Cr 0.001~0.010%,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高碳钢盘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高碳钢盘条的金相组织为片间距80
‑
150nm的索氏体+少量零星分布的铁素体,其中,铁素体的体积百分数<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高碳钢盘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高碳钢盘条的抗拉强度≥1080MPa,延伸率≥45%。5.一种消除中高碳钢盘条芯部网状铁素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钢坯于970
‑
1080℃加热保温30
‑
60min;(2)对加热后的钢坯进行控轧控冷,其中,在斯太尔摩冷却线上进行风冷分级冷却;步骤(2)中,控制盘条轧后风冷线前段冷却速度为5
‑
10℃/s、中后端冷却速度为1
‑
5℃/s、出风机处搭接点温度在550℃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除中高碳钢盘条芯部网状铁素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控制盘条轧制进精轧温度为820
‑
8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君,杨红来,邹锦忠,王海轮,张春斌,黄小山,肖侃,张留洪,张全庆,黄新峰,邱冬,宋小伟,李贺,刘敏,马晓旭,张智洋,
申请(专利权)人: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