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低阻便携式呼吸流量直接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呼吸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超低阻便携式呼吸流量直接法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行呼吸监测主要是依托医学监测类设备,较为庞大、笨重,置于病床旁,并应用于仰卧于床、处于静躺状态病人的呼吸监测,难以做到便携、可佩戴,不可应用于作业状态下人体呼吸流量的实地实时监测;此外,现有呼吸监测技术中基于脉搏、心率、胸腹位移等生理参数的监测进行呼吸频率、呼吸量推导的方法较多,而此类间接的监测技术或方法除上述的应用场景受限外,普遍精准性较差;少有的几种呼吸流量直接监测技术往往是通过受试者口部连通呼吸管路,在管路中设置障碍物(滤网、多簇管束等),进而监测障碍物前后气压差推算呼吸流量,此法存在的缺陷在于在呼吸流量监测过程中,需在人体口鼻外额外附加较高的空气阻力,而在此附加阻力影响下,人体的呼吸流量较之自然状态会不可避免的发生改变,即此法测得的流量不再是人体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呼吸流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阻便携式呼吸流量直接监测装置,包括粘弹性硅胶面罩(1)、调温导流管(2)和集合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合装置(3)包括换气结构(4)、位移监测机构(5)和呼吸流量换算存储系统(6),所述换气结构(4)与所述调温导流管(2)相连接,所述换气结构(4)的一侧设有气体释放管(7),所述呼吸流量换算存储系统(6)与位移监测机构(5)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阻便携式呼吸流量直接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结构(4)包括双层同心圆筒(8)、CO2
‑
O2转换液(9)、薄壁圆筒(10),其中,所述双层同心圆筒(8)和所述薄壁圆筒(10)为上下分布结构,所述CO2
‑
O2转换液(9)位于所述双层同心圆筒(8)和所述薄壁圆筒(10)外壁之间,所述双层同心圆筒(8)为底部开口结构,所述薄壁圆筒(10)为顶部开口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低阻便携式呼吸流量直接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圆筒(10)的底部部浸没于CO2
‑
O2转换液(9)内,所述双层同心圆筒(8)、CO2
‑
O2转换液(9)以及所述薄壁圆筒(10)共同构成一密闭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低阻便携式呼吸流量直接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金佗,何新建,王亮,郝雅馨,李欣雨,荆鹏俐,陈梦林,孙海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