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弹防透光面料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537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弹防透光面料制备工艺,涉及纺织品制备技术,旨在解决在弹力面料的孔隙也会在其遭受弹性形变的过程中变大,继而使得弹力面料给人的感觉变薄,其透光效果增强,导致其遮掩效果变差,容易发生走光等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步骤一:将脱胶蚕丝溶解透析后得到蚕丝蛋白水溶液,蚕丝蛋白水溶液干燥脱水后形成蚕丝蛋白膜并溶解于甲醇,真空抽滤除去甲醇后获得改性再生蚕丝蛋白溶液;步骤二:在蚕丝蛋白溶液中添加水溶性聚氨酯预聚体,搅拌后加入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弹防透光面料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制备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弹防透光面料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弹力面料,户外运动面料:良好的伸缩性面料不断推动户外活动的便捷,快速,有效的保护肌肉在伸展中的力量消耗,面料的弹力使得服装与运动节奏保持同步,在保护身体表面的基础上,更大的发挥人类突破极限的能力。
[0003]此类面料还大量应用于健身人士的服装上,或者紧身衣等等一系列贴身穿戴的衣物,而此类衣服由于其弹性极佳,从而使得该类面料衣服通常为均码,而均码也就是无论什么体型体重的人都可以进行穿戴,而体重大的和体重小的人在体型上也有较大区别,体重大的人基本其体积也较大,所需要的布料面积也较大,故而会导致弹力面料会发生弹性形变来适应人们的体型,而在弹力面料的孔隙也会在其遭受弹性形变的过程中变大,继而使得弹力面料给人的感觉变薄,其透光效果增强,导致其遮掩效果变差,容易发生走光等问题。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弹防透光面料制备工艺,能够令面料在发生拉伸弹性形变的时候,能够避免孔隙变大透光,防止人们穿着本面料制成的衣物时走光。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弹防透光面料制备工艺,包括
[0007]步骤一:将脱胶蚕丝溶解透析后得到蚕丝蛋白水溶液,蚕丝蛋白水溶液干燥脱水后形成蚕丝蛋白膜并溶解于甲醇,真空抽滤除去甲醇后获得改性再生蚕丝蛋白溶液;
[0008]步骤二:在蚕丝蛋白溶液中添加水溶性聚氨酯预聚体,搅拌后加入N

异丙基丙烯酰胺和胍类化合物并加热,获取纺丝液;
[0009]步骤三:纺丝液通过湿法纺丝获取初生超细纤维,并且将初生超细纤维切断成初生超细短纤维;
[0010]步骤四:取若干涤纶超细纤维长丝伴着若干初生超细短纤维投入到环锭纺机内纺丝得到竹节纱,初生超细短纤维在涤纶超细纤维外侧形成竹节;
[0011]步骤五:竹节纱经过起毛板,在竹节部位形成大量绒毛;
[0012]步骤六:将竹节纱通过加捻机加捻在氨纶纤维的外侧,形成弹性丝,并卷筒,竹节纱的支数大于氨纶纤维的支数;
[0013]步骤七:将缠绕有弹性丝的卷筒放置在整经机的放线架上,通过整经机来对弹性丝进行整经;
[0014]步骤八:对整经以后的弹性丝进行喷气织机上机前穿筘以及上机编织工作;
[0015]步骤九:在喷气织机进行一次引纬和纬线打紧动作后,通过蒸汽喷头喷出竖直方向上的螺旋状的乙醇水蒸汽,并且蒸汽喷头沿纬线方向进行运动,对同一纬线方向上相邻两根纬线之间的绒毛进行喷气,将相邻两根纬线以及相邻两根经线之间的绒毛利用喷气纺的方式进行交织起来,形成假捻部,并且假捻部的绒毛由于初生超细纤维得到乙醇水蒸汽处理形成低温度感应型形状记忆超细短纤维,此时低温度感应型形状记忆超细短纤维保持假捻部的状态作为起始状态,最终得到面料本体。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步骤可以使得人们能够得到本面料,并且该面料具有较好的防透光效果,能够通过低温度感应型形状记忆超细短纤维组成的假捻部,在面料被拉扯导致孔隙变大的时候,令假捻部进行放线,继而令假捻部始终都能够对孔隙进行遮挡,并且能够始终与孔隙大小呈正比,使得本面料不易走光。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起毛板包括板体以及若干起毛钩,所述板体上开设有孔洞,若干所述起毛钩在孔洞内呈环形阵列分布设置,且若干所述起毛钩组成的内圈直径小于竹节的直径。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起毛钩,从而使得当竹节纱在经过起毛板的时候,能够通过起毛钩将竹节上的纤维给拉开,进而产生绒毛。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气织机包括左墙板和右墙板,所述左墙板和右墙板顶面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架,所述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有长条状的电动滑轨,所述蒸汽喷头可拆卸连接在电动滑轨的滑座上。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蒸汽喷头需要进行喷气的时候,只需要令电动滑轨通过滑座来带动蒸汽喷头进行运动即可。
[00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蒸汽喷头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座上的容纳盒,所述容纳盒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依次连通有加压器以及蒸汽发生器,所述容纳盒的底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转动连接有呈圆板状的喷嘴,所述喷嘴与通孔之间密封设置,所述喷嘴顶面上开设有倾斜向下设置的两个喷孔,两个所述喷孔以喷嘴中心轴线为圆心环形阵列分布。
[002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通过上述步骤可以使得人们能够得到本面料,并且该面料具有较好的防透光效果,能够通过低温度感应型形状记忆超细短纤维组成的假捻部,在面料被拉扯导致孔隙变大的时候,令假捻部进行放线,继而令假捻部始终都能够对孔隙进行遮挡,并且能够始终与孔隙大小呈正比,使得本面料不易走光。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喷气织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蒸汽喷头的剖视图;
[0027]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喷嘴的剖视图。
[0029]图中:1、喷气织机;2、支架;3、电动滑轨;4、滑座;5、蒸汽喷头;6、软管;7、通孔;8、环形槽;9、喷嘴;10、环片;11、喷孔;12、容纳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31]实施例:
[0032]一种高弹防透光面料制备工艺,包括
[0033]步骤一:将脱胶蚕丝溶解透析后得到蚕丝蛋白水溶液,蚕丝蛋白水溶液干燥脱水后形成蚕丝蛋白膜并溶解于甲醇,真空抽滤除去甲醇后获得改性再生蚕丝蛋白溶液。
[0034]步骤二:在蚕丝蛋白溶液中添加水溶性聚氨酯预聚体,搅拌后加入N

异丙基丙烯酰胺和胍类化合物并加热,获取纺丝液。
[0035]步骤三:纺丝液通过湿法纺丝获取初生超细纤维,并且将初生超细纤维切断成初生超细短纤维。
[0036]步骤四:取若干涤纶超细纤维长丝伴着若干初生超细短纤维投入到环锭纺机内纺丝得到竹节纱,初生超细短纤维在涤纶超细纤维外侧形成竹节,竹节纱的竹节在其长度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并且相邻竹节之间的间距小于竹节的二分之一长度。
[0037]步骤五:竹节纱经过起毛板,起毛板包括板体以及若干起毛钩,板体上开设有孔洞,若干起毛钩在孔洞内呈环形阵列分布设置,且若干起毛钩组成的内圈直径小于竹节的直径,起毛钩呈J型,且其钩部朝向其进料方向设置,在竹节部位通过起毛钩钩出来初生超细纤维形成大量绒毛。
[0038]步骤六:将竹节纱通过加捻机加捻在氨纶纤维的外侧,形成弹性丝,并通过络筒机进行络筒卷筒,将弹性丝缠绕在线筒上,竹节纱的支数大于氨纶纤维的支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弹防透光面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将脱胶蚕丝溶解透析后得到蚕丝蛋白水溶液,蚕丝蛋白水溶液干燥脱水后形成蚕丝蛋白膜并溶解于甲醇,真空抽滤除去甲醇后获得改性再生蚕丝蛋白溶液;步骤二:在蚕丝蛋白溶液中添加水溶性聚氨酯预聚体,搅拌后加入N

异丙基丙烯酰胺和胍类化合物并加热,获取纺丝液;步骤三:纺丝液通过湿法纺丝获取初生超细纤维,并且将初生超细纤维切断成初生超细短纤维;步骤四:取若干涤纶超细纤维长丝伴着若干初生超细短纤维投入到环锭纺机内纺丝得到竹节纱,初生超细短纤维在涤纶超细纤维外侧形成竹节;步骤五:竹节纱经过起毛板,在竹节部位形成大量绒毛;步骤六:将竹节纱通过加捻机加捻在氨纶纤维的外侧,形成弹性丝,并卷筒,竹节纱的支数大于氨纶纤维的支数;步骤七:将缠绕有弹性丝的卷筒放置在整经机的放线架上,通过整经机来对弹性丝进行整经;步骤八:对整经以后的弹性丝进行喷气织机(1)上机前穿筘以及上机编织工作;步骤九:在喷气织机(1)进行一次引纬和纬线打紧动作后,通过蒸汽喷头(5)喷出竖直方向上的螺旋状的乙醇水蒸汽,并且蒸汽喷头(5)沿纬线方向进行运动,对同一纬线方向上相邻两根纬线之间的绒毛进行喷气,将相邻两根纬线以及相邻两根经线之间的绒毛利用喷气纺的方式进行交织起来,形成假捻部,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颖祥陈巧儿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聚康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