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片扫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医疗用胶片扫描仪
,尤其涉及一种胶片扫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的胶片扫描技术相对比较滞后,传统的胶片扫描装置整体结构复杂,其主要应用于工业无损检测后的X光胶片数字化扫描及医疗X光胶片的数字化扫描等领域。现今市场上所使用的传统胶片扫描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0003]第一、传统胶片扫描装置采用光源移动扫描装置,即:胶片放置不动,照明光源等扫描组件以驱动电机驱动的机械运行方式匀速的从胶片的一端运动至胶片另一端进行扫描,此扫描方式扫描精度不高,扫描图像分辨率不高,图像灰阶质量不佳,严重影响后期观片诊断;
[0004]第二、传统的胶片扫描装置针对不同规格尺寸的胶片交错依次输出时经常会出现胶片堵塞现象,因此需要操作人员经常检查胶片取出组件,将输出的胶片进行人工干预进行整理,以防止胶片出现堵塞和刮伤胶片,如此繁琐的工作使得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增大,且工作效率低下;
[0005]第三、传统的胶片扫描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同时胶片取出组件取片不便,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片扫描装置,包括机架(10)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10)内的光接收单元(3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10)内的光学扫描组件(33)、胶片输送组件(12)、胶片输出导向结构(46)、胶片取出组件(11)、控制电路(48);所述机架(10)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胶片输送组件(12)对应的胶片载台(13);所述胶片载台(13)靠向所述胶片输送组件(12)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胶片输送组件(12)对应的胶片入口(37);所述光学扫描组件(33)设置在所述胶片载台(13)的下方,所述光接收单元(30)与所述光学扫描组件(33)相对设置,所述胶片输送组件(12)设置在所述光学扫描组件(33)和所述光接收单元(30)之间;所述胶片输出导向结构(46)对应设置在所述胶片输送组件(12)位于出片口的一端;所述胶片取出组件(11)设置在所述机架(10)内腔底部并且与所述胶片输出导向结构(46)出片一侧相对应;所述控制电路(48)安装在所述机架(10)内腔底部;所述光学扫描组件(33)包括光学基板(16)以及分别对应安装在所述光学基板(16)上的第一柱面透镜(28)、第二柱面透镜(22)、激光振荡器(15)、f
‑
θ透镜(20)、光束扩束器(17)、第一反射镜(18)、第二反射镜(23)、第三反射镜(25)、第四反射镜(27)、旋转多面棱镜(21)、屏蔽隔板(24)、光电传感器(26);所述第一柱面透镜(28)沿所述光学基板(16)宽度方向通过透镜安装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光学基板(16)上并且靠向所述光接收单元(30)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一柱面透镜(28)的长度与所述光接收单元(30)的长度相对应;所述旋转多面棱镜(21)居中设置在所述光学基板(16)上并且远离所述第一柱面透镜(28)的一侧;所述f
‑
θ透镜(20)居中设置在所述光学基板(16)上并且靠向所述旋转多面棱镜(21)一侧设置;所述激光振荡器(15)安装在所述第一柱面透镜(28)和所述f
‑
θ透镜(20)之间并且靠近所述光学基板(16)的侧边缘处设置;所述光学基板(16)远离所述第一柱面透镜(28)的一侧靠近边缘处并且位于所述旋转多面棱镜(21)后方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反射镜(18)和第二反射镜(23),所述第一反射镜(18)与所述激光振荡器(15)对应一侧设置,所述激光振荡器(15)和所述第一反射镜(18)之间设置有光束扩束器(17);所述激光振荡器(15)、第一反射镜(18)、光束扩束器(17)直线对齐;所述光电传感器(26)设置在所述激光振荡器(15)相对的一侧,所述光电传感器(26)和所述第二反射镜(23)之间设置有第三反射镜(25),所述光电传感器(26)、第二反射镜(23)、第三反射镜(25)直线对齐;所述第三反射镜(25)位于所述第一柱面透镜(28)和所述f
‑
θ透镜(20)之间并且靠近所述f
‑
θ透镜(20)一侧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二柱面透镜(22)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射镜(18)和所述第二反射镜(23)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一反射镜(18)、第二反射镜(23)直线对齐;所述第四反射镜(27)设置在所述第一柱面透镜(28)和所述光电传感器(26)之间并且靠近所述第一柱面透镜(28)一侧设置;所述第三反射镜(25)和所述旋转多面棱镜(21)的光反射方向之间设置有屏蔽隔板(24),所述屏蔽隔板(24)靠近所述f
‑
θ透镜(20)的一侧设置。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牛斌,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易达云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