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物加固用的装配式构造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533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物加固用的装配式构造柱,属于建筑技术领域。一种用于建筑物加固用的装配式构造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插设有构造柱主体,所述底座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插设在底座的底端,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挤压块,所述底座的四周皆开设有孔洞,且孔洞的内部插设有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底座放置在预选设置的孔位上,随后构造柱主体的重量对支撑块进行挤压,从而使支撑块带动挤压块进行移动,使多组支撑杆进行移动,从而使支撑杆嵌入到预先设好的孔位四周,从而增加了底座放置的稳定性,避免构造柱主体发生晃动的情况,从而使构造柱主体的浇筑更加方便。从而使构造柱主体的浇筑更加方便。从而使构造柱主体的浇筑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物加固用的装配式构造柱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加固用的装配式构造柱。

技术介绍

[0002]在建造时,通常为了建筑物的结构稳定,通常会在室内安装有装配式的构造柱,可以用来对建筑物的上下进行支撑,从而使建筑物的稳定性更好,不会发生倾倒和偏差的情况。
[0003]但是现有的构造柱结构较为简单,通常为普通的立柱,在放置时,需要现在放置立柱的位置处预设放置孔位,随后将构造柱放置在孔位上,最后在通过混凝土进行浇筑,但是该孔位的设置通常大于构造柱的位置,因此在放置后,该孔位的两侧无法与构造柱进行精密贴合,从而使构造柱具有晃动的空间,在浇筑时,需要反复测量,避免其浇筑后发生倾斜的情况,影响构造柱的正常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建筑物加固用的装配式构造柱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涉及的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建筑物加固用的装配式构造柱。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建筑物加固用的装配式构造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插设有构造柱主体,所述底座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插设在底座的底端,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挤压块,所述底座的四周皆开设有孔洞,且孔洞的内部插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延伸至挤压块的位置处,所述挤压块的顶端四周皆为倾斜设置,所述挤压块与支撑杆相互抵接。
[0007]优选的,所述挤压块的形状为四棱锥,所述支撑杆靠近挤压块的位置处开设有三角槽,且三角槽口位于挤压块的棱角边上。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杆远离挤压块的一端设置有锥头。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外壁底端设置有卡块,所述支撑杆贯穿底座形成的孔洞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插设在卡槽的内部,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压力弹簧,所述第一压力弹簧位于卡块靠近锥头的一侧。
[0010]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轴杆,所述卡块和第一压力弹簧皆套接在轴杆的外壁。
[0011]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壁两侧皆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为倾斜放置,且压板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块。
[0012]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底端靠近底座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嵌杆,所述底座的内壁嵌杆的位置处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杆插设在嵌槽的内部,且嵌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压力弹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通过设置底座和支撑杆,以达到构造柱主体稳定安装的效果,将底座放置在预选设置的孔位上,随后构造柱主体的重量对支撑块进行挤压,从而使支撑块带动挤压块进行移动,使多组支撑杆进行移动,从而使支撑杆嵌入到预先设好的孔位四周,从而增加了底座放置的稳定性,避免构造柱主体发生晃动的情况,从而使构造柱主体的浇筑更加方便。
[0015]2、通过设置压板和嵌杆,可以使底座和构造柱主体进行分离,从而使构造柱主体和底座的放置更加方便,可以先将底座放置在预设的孔位内部,随后将构造柱主体插入到构造柱主体的内部,随后构造柱主体对压板进行挤压,使压板发生形变,随后通过第二压力弹簧带动嵌杆进行复原,嵌杆带动压板进行复原,从而增加了底座与构造柱主体之间的稳定,完成构造柱主体的安装,随后在通过浇筑的放置进行固定,从而使构造柱主体的安装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建筑物加固用的装配式构造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底座的正视第一视角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中底座的正视第二视角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底座;2、构造柱主体;3、支撑块;4、连接杆;5、挤压块;6、支撑杆;7、锥头;8、卡槽;9、卡块;10、轴杆;11、第一压力弹簧;12、压板;13、嵌杆;14、嵌槽;15、第二压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参照图1

5,一种用于建筑物加固用的装配式构造柱,包括底座 1,底座1的顶端插设有构造柱主体2,底座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块3,支撑块3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杆4,且连接杆4插设在底座1的底端,连接杆4的顶端设置有挤压块5,底座1的四周皆开设有孔洞,且孔洞的内部插设有支撑杆6,支撑杆6延伸至挤压块5的位置处,挤压块5的顶端四周皆为倾斜设置,挤压块5与支撑杆6相互抵接,构造柱主体2的重量对底座1进行挤压,从而使支撑块3受到挤压带动连接杆4嵌入到底座1的内部,随后连接杆4带动挤压块5进行移动,使挤压块5顺着倾斜面带动支撑杆6进行移动,从而使支撑杆6延伸嵌入到孔位内部的四周,从而使构造柱主体2和底座1的稳定性更好,不会发生晃动的情况,进而使构造柱主体2在浇筑时不会发生倾斜的情况。
[0024]具体的,参照图3可以得知,挤压块5的形状为四棱锥,支撑杆 6靠近挤压块5的位置处开设有三角槽,且三角槽口位于挤压块5的棱角边上,挤压块5在移动时通过棱角边推动支撑杆6进行移动,从而使支撑杆6顺着棱角边进行移动,使支撑杆6移动的稳定性更好。
[0025]进一步的,参照图3可以得知,支撑杆6远离挤压块5的一端设置有锥头7,可以使支撑杆6带动锥头7嵌入到预先设定的孔位四周,使支撑杆6的嵌入更加方便。
[0026]更进一步的,参照图5可以得知,支撑杆6的外壁底端设置有卡块9,支撑杆6贯穿底座1形成的孔洞内壁开设有卡槽8,卡块9插设在卡槽8的内部,卡槽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压力弹簧11,第一压力弹簧11位于卡块9靠近锥头7的一侧,当抬起底座1时,此时第一压力弹簧11可以带动卡块9进行复原,随后卡块9带动支撑杆6 进行复原,进而使支撑杆6重新恢复至原处,从而使构造柱主体2的使用更加方便。
[0027]值得说明的是,参照图5可以得知,卡槽8的内部设置有轴杆 10,卡块9和第一压力弹簧11皆套接在轴杆10的外壁,可以使卡块 9的滑动更加稳定,同时避免第一压力弹簧11受力较大发生弯曲的情况,从而使第一压力弹簧11的使用寿命更加长久,使用更加方便。
[0028]值得注意的是,参照图4可以得知,底座1的内壁两侧皆设置有压板12,压板12为倾斜放置,且压板12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块,可以使压板12对构造柱主体2的两侧进行夹持,从而使构造柱主体2 的稳定性更好。
[0029]除此之外,参照图1可以得知,压板12的底端靠近底座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嵌杆13,底座1的内壁嵌杆13的位置处开设有嵌槽14,嵌杆13插设在嵌槽14的内部,且嵌槽1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压力弹簧15,第二压力弹簧15可以带动嵌杆13进行移动,从而使嵌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物加固用的装配式构造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插设有构造柱主体(2),所述底座(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杆(4),且连接杆(4)插设在底座(1)的底端,所述连接杆(4)的顶端设置有挤压块(5),所述底座(1)的四周皆开设有孔洞,且孔洞的内部插设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延伸至挤压块(5)的位置处,所述挤压块(5)的顶端四周皆为倾斜设置,所述挤压块(5)与支撑杆(6)相互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加固用的装配式构造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块(5)的形状为四棱锥,所述支撑杆(6)靠近挤压块(5)的位置处开设有三角槽,且三角槽口位于挤压块(5)的棱角边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加固用的装配式构造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6)远离挤压块(5)的一端设置有锥头(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加固用的装配式构造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6)的外壁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晖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