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减震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地震灾害频发引起了人们对于建筑物的抗震设计的重视。我国城市建筑群庞大,存在多个建筑密集区,在该区域存在大量的居民自建房,此类自建房大都未经正规的抗震设计,在地震中往往最容易损伤甚至倒塌,因此对其进行合理的加固及减震设计,可以提高其抗震性能及减震效果。
[0003]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2011426464.0、专利名称为:一种相邻的高层建筑之间连接平台的建筑结构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相邻的高层建筑之间连接平台的建筑结构,该建筑结构通过建筑墙体、第一预连接槽、第一连接组件、第一安装钢板、第二安装钢板、第二预连接槽、预连接钢板、第一钢板平台、第二钢板平台和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通过设置第一安装钢板和第一连接组件,用于实现加强第一安装钢板与建筑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的目的,通过设置第二连接组件,实现加强第一钢板平台和第二钢板平台之间的连接强度的目的,从而提高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侧连接支座(1)、位于上侧连接支座(1)正下方的下侧连接支座(2);上侧连接支座(1)包括有上侧支座主体(11),上侧支座主体(11)的下表面设置有朝下凸出的上侧支座凸柱(12),上侧支座凸柱(12)的下表面为朝下凸出的弧形面;下侧连接支座(2)包括有下侧支座主体(21),下侧支座主体(21)的上表面设置有朝上凸出的下侧支座凸台(22),下侧支座凸台(22)的上表面为朝下凹陷的弧形面,上侧支座凸柱(12)的下表面与下侧支座凸台(22)的上表面相贴合;下侧支座主体(21)的上表面于下侧支座凸台(22)的周侧装设有沿着下侧支座凸台(22)周侧均匀间隔分布的竖向抗拔件(3),各竖向抗拔件(3)与上侧支座主体(11)之间分别装设有连杆组件(4);竖向抗拔件(3)包括有紧固安装于下侧支座主体(21)上表面的固定缸体(31),固定缸体(31)的内部成型有缸体容置腔(311),缸体容置腔(311)内嵌装有呈竖向布置的活塞连杆(32),活塞连杆(32)包括有连杆主体(321)、设置于连杆主体(321)下端部的弹簧挡肩(322),连杆主体(321)的上端部穿过固定缸体(31)的顶板并延伸至固定缸体(31)的上端侧,连杆主体(321)的外围套装有第一弹簧(33),第一弹簧(33)的下端部与弹簧挡肩(322)抵接,第一弹簧(33)的上端部与固定缸体(31)的顶板抵接;连杆组件(4)包括有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第一连杆(41)包括有第一铰接头(411)、第二铰接头(412),第一铰接头(411)与上侧支座主体(11)铰接,第一铰接头(411)设置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第一插杆(413),第二铰接头(412)设置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第一套杆(414),第一套杆(414)的芯部开设有朝第一插杆(413)侧开口的套杆套装孔,第一插杆(413)嵌插于第一套杆(414)的套杆套装孔内;第一铰接头(411)与第二铰接头(412)之间装设有第二弹簧(415),第二弹簧(415)套装于第一插杆(413)、第一套杆(414)外围,第二弹簧(415)的一端部与第一铰接头(411)抵接,第二弹簧(415)的另一端部与第二铰接头(412)抵接;第二连杆(42)包括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连杆水平部(421)、设置于连杆水平部(421)的一端部且朝上凸出延伸的连杆竖向部(422),连杆水平部(421)与连杆竖向部(422)为一体结构,连杆水平部(42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良坤,邸博,潘兆东,秦任远,郑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