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风循环的箱式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5175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风循环的箱式变电站,属于变电站技术领域,包括变电站本体,所述变电站本体内部顶部一端安装有散热扇,所述变电站本体一侧两端均开设有散热孔,一个所述散热孔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另一个所述散热孔一端固定安装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一端固定连接于变电站本体一端,所述循环管一端处于变电站本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扩散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得热风进行循环,且在循环的过程中对热风进行降温冷却,进而可以对变电站本体内部进行散热,加快变电站本体内部的流动速度,进而可以提高变电站本体的散热效率,避免了变电站本体内部电器元件温度过高的问题出现。电器元件温度过高的问题出现。电器元件温度过高的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风循环的箱式变电站


[0001]本技术涉及变电站
,具体为一种可风循环的箱式变电站。

技术介绍

[0002]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
[0003]在申请号为202023003826.3提出的一种轻噪音的改进型箱式变电站中降噪箱体内部的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出噪音,在通过内防护层时由于其表面为墙面,具有层次的墙面将会使得声波在内部进行多次折射,减弱噪声,并且在内防护层外还设有具有相同墙面的外防护层,同样使得传递出内防护层的声波再次进行多次折射,进一步减弱噪声,通过设置双层防护层的结构对变电站内部的电气设备发出的噪音进行降噪,且不存在事故隐患。
[0004]但是该箱式变电站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箱式变电站内部进行散热,导致散热的效果差,且散热后的热风直接流出,导致箱式变电站内部的空气流动小,进而容易导致了热气聚集在箱式变电站内部的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风循环的箱式变电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该箱式变电站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箱式变电站内部进行散热,导致散热的效果差,且散热后的热风直接流出,导致箱式变电站内部的空气流动小,进而容易导致了热气聚集在箱式变电站内部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风循环的箱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站本体,所述变电站本体底面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变电站本体内部安装有风冷循环散热组件,所述风冷循环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扇、散热孔、过滤网、循环管、水箱、水泵、回流管和扩散筒;
[0007]所述变电站本体内部顶部一端安装有散热扇,所述变电站本体一侧两端均开设有散热孔,一个所述散热孔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另一个所述散热孔一端固定安装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一端固定连接于变电站本体一端,所述循环管一端处于变电站本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扩散筒,所述变电站本体一端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接;
[0008]所述底座底端安装有支撑稳定组件,所述支撑稳定组件包括滑槽、滑块、安装槽、固定柱和支撑柱;
[0009]所述底座底面均匀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底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一端活动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外侧均匀活动套接有支
撑柱。
[0010]优选的,所述滑槽和滑块的纵截面均为T型,所述滑槽的内径与滑块的外径相等,若干所述滑槽分布于底座四角位置处。
[0011]优选的,所述回流管中部为蛇形环绕型,所述回流管中部处于循环管内部,所述回流管一端固定连接于水箱顶部一端。
[0012]优选的,所述扩散筒的长度与变电站本体内部的长度相等,所述扩散筒一端均匀开设有出风孔。
[0013]优选的,若干所述支撑柱长短不一,所述支撑柱内部处于固定柱外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橡胶套。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5]1、设置有风冷循环散热组件,可以使得热风进行循环,且在循环的过程中对热风进行降温冷却,进而可以对变电站本体内部进行散热,加快变电站本体内部的流动速度,进而可以提高变电站本体的散热效率,避免了变电站本体内部电器元件温度过高的问题出现。
[0016]2、设置有支撑稳定组件,保证变电站本体的稳定性,避免了变电站本体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晃动的问题,进而影响变电站本体使用的问题出现,且可以使得实际情况转动不同的支撑柱,扩大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风循环的箱式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风冷循环散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支撑稳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变电站本体;2、底座;
[0022]3、风冷循环散热组件;301、散热扇;302、散热孔;304、过滤网;305、循环管; 306、水箱;307、水泵;308、回流管;309、扩散筒;
[0023]4、支撑稳定组件;401、滑槽;402、滑块;403、安装槽;404、固定柱;405、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可风循环的箱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站本体1,变电站本体1底面固定安装有底座2,变电站本体1内部安装有风冷循环散热组件3,底座2底端安装有支撑稳定组件4。
[0026]风冷循环散热组件3包括散热扇301、散热孔302、过滤网304、循环管305、水箱 306、水泵307、回流管308和扩散筒309;
[0027]变电站本体1内部顶部一端安装有散热扇301,变电站本体1一侧两端均开设有散热孔302,一个散热孔302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304,另一个散热孔302一端固定安装有循环管305,循环管305一端固定连接于变电站本体1一端,循环管305一端处于变电站本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扩散筒309,扩散筒309的长度与变电站本体1内部的长度相等,扩散筒309一端均匀开设有出风孔,扩大散热的范围,使得散热的效果更佳,变电站本体 1一端固定安装有水箱306,水箱306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307,水泵307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308,回流管308中部为蛇形环绕型,回流管308中部处于循环管305内部,回流管308一端固定连接于水箱306顶部一端,便于对热风进行降温,且便于水的回流,水泵307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接。
[0028]支撑稳定组件4包括滑槽401、滑块402、安装槽403、固定柱404和支撑柱405;
[0029]底座2底面均匀开设有滑槽401,滑槽401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402,滑槽401和滑块402的纵截面均为T型,滑槽401的内径与滑块402的外径相等,若干滑槽401分布于底座2四角位置处,防止了滑块402从滑槽401内部掉落的问题出现,且使得底座2固定的更加稳定,滑块402底面开设有安装槽403,安装槽403内部一端活动安装有固定柱404,固定柱404外侧均匀活动套接有支撑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风循环的箱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站本体(1),所述变电站本体(1)底面固定安装有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本体(1)内部安装有风冷循环散热组件(3),所述风冷循环散热组件(3)包括散热扇(301)、散热孔(302)、过滤网(304)、循环管(305)、水箱(306)、水泵(307)、回流管(308)和扩散筒(309);所述变电站本体(1)内部顶部一端安装有散热扇(301),所述变电站本体(1)一侧两端均开设有散热孔(302),一个所述散热孔(302)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304),另一个所述散热孔(302)一端固定安装有循环管(305),所述循环管(305)一端固定连接于变电站本体(1)一端,所述循环管(305)一端处于变电站本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扩散筒(309),所述变电站本体(1)一端固定安装有水箱(306),所述水箱(306)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307),所述水泵(307)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308),所述水泵(307)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接;所述底座(2)底端安装有支撑稳定组件(4),所述支撑稳定组件(4)包括滑槽(401)、滑块(402)、安装槽(403)、固定柱(404)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谦符启明马小娟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正熙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