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表面电泳工艺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490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金属表面电泳工艺及装置,包括酸洗、脱脂、磷化、电泳和烘烤,电泳采用电泳液为固含量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表面电泳工艺及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表面处理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金属表面电泳工艺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泳涂装是把工件和对应的电极放入水溶性涂料中,接上电源后,依靠电场所产生阴极电泳底漆涂装线的物理化学作用,使涂料中的树脂、颜填料在以被涂物为电极的表面上均匀析出沉积形成不溶于水的漆膜的一种涂装方法。
[0003]在对金属进行电泳涂装时,采用的设备是电泳槽,普通的电泳槽只是包括槽体,在槽体内注入电泳液,对需要电泳涂装的金属通过固定挂具固定,该固定挂具通过横梁悬挂,然后浸入电泳液中,完成电泳涂装处理。这样的操作方法只能将工件静止的浸入在电泳液中,这样处理不规则的工件会形成死角产生气泡,在经过烘烤后,解剖发现工件不能够完全涂覆上,有露底材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表面电泳工艺及装置,本专利技术电泳工艺采用硅氟改性丙烯酸树脂电泳漆,得到的漆膜致密性好附着力强,表现出优异的自清洁能力和较强的耐水性、耐摩擦和耐酸碱性。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金属表面电泳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将金属工件采用180

200g/L的硫酸进行喷淋酸洗,除去工件表面的氧化物,时间1

3min,酸洗后采用纯水冲洗;
[0008]S2、将金属工件放入脱脂槽中进行脱脂浸泡处理,脱脂液为40
>‑
50g/L的氢氧化钠溶液,脱脂液的温度为40

50℃,浸泡时间为2

4min,脱脂后采用纯水冲洗;
[0009]S3、经过水洗的金属工件放入磷化池磷化,磷化液的温度为30

40℃,浸泡时间为4

6min,然后将经过磷化处理的金属工件进入纯水池浸洗;
[0010]S4、将金属工件通过电泳装置进行电泳,电泳采用电泳液为固含量10

15%的硅氟改性丙烯酸树脂电泳漆,电泳装置控制金属工件在电泳液中缓慢摆动,于金属表面形成均匀平整的漆面;
[0011]S5、用纯水淋洗工件表面的气泡和浮漆,适当晾干后将工件放入恒温烘箱中,140

160℃烘烤20

30min,待漆层固化即可。
[0012]进一步优选地,磷化液包括以下组分:苯并三氮唑0.05

0.15wt%、硝酸锌 4

6wt%、磷酸二氢锌5

8wt%、钼酸钠0.1

1wt%、柠檬酸1

3wt%、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0.05

0.15wt%,余量为去离子水。
[0013]进一步优选地,硅氟改性丙烯酸树脂由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和甲基丙烯酰基丁基笼型倍半硅氧烷采用自由基聚合反应对阳离子丙烯酸树脂接枝改性合成,所述硅氟改性丙烯酸树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甲基丙烯酸甲酯20

30份、丙烯酸丁酯10

15份、甲基丙烯酸
羟乙酯10

15份、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20

30 份、甲基丙烯酰基丁基笼型倍半硅氧烷5

10份、引发剂3

5份、助溶剂20

50 份、固化剂0.5

2份、中和剂0.1

5份、去离子水30

50份。
[0014]进一步优选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助溶剂为丙二醇丁醚或丙二醇甲醚,所述固化剂为甲乙酮肟封端的多异氰酸酯,所述中和剂为冰醋酸。
[0015]进一步优选地,硅氟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6]A、将丙烯酸类单体、含氟丙烯酸酯单体以及三分之二的引发剂配成均匀混合物通过恒压滴液漏斗以匀速逐滴滴加,在反应温度为85

95℃下,在2

4h内滴加完毕后;
[0017]B、在恒压滴定漏斗中加入提前被溶剂溶解好的甲基丙烯酰基丁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和少量引发剂的均匀混合物,在85

95℃恒温下1h内连续滴加完;
[0018]C、补加剩余的引发剂,保温反应1

3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50

60℃,加入适量的中和剂冰醋酸,搅拌20

30min,即得到硅氟改性丙烯酸树脂。
[0019]一种金属表面电泳装置,包括若干均匀等距设置的电泳槽,电泳槽上方水平设置送料架,送料架内壁对应电泳槽处设有送料座,送料座与送料架滑动连接,送料座表面两侧对称固定安装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对称固定安装在送料座表面的安装座,安装座之间设有曲轴,曲轴两端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曲轴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曲轴中间远离轴心处设有驱动杆,驱动杆一端与曲轴转动连接,驱动杆另一端与拉杆顶端铰接,拉杆竖直贯穿送料座,拉杆与送料座滑动连接,拉杆下端与夹具顶部铰接。
[0020]进一步优选地,送料架内壁上侧水平对称固定安装第一滑轨,送料架内壁下侧水平对称固定安装第二滑轨,第二滑轨靠近电泳槽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第三滑轨,第三滑轨对称设置在电泳槽上方的送料架内壁,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的间距大于安装座的高度。
[0021]进一步优选地,送料座上方设有滑动框架,送料座顶部四角铰接连接杆,连接杆上端铰接滑动框架侧壁,连接杆上下两端铰接轴处分别转动安装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第一滚轮与第一滑轨滑动配合,第二滚轮与第二滑轨和第二滑轨滑动配合,滑动框架中间贯穿设有丝杆,滑动框架与丝杆螺纹配合,丝杆两端与送料架转动连接,丝杆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0022]进一步优选地,夹具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顶部两侧分别与拉杆铰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二夹板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滑动连接。
[0023]进一步优选地,第二夹板两端对称固定安装凸块,第一固定板对应凸块处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贯穿设有螺杆,凸块与螺杆螺纹配合,螺杆贯穿第一夹板一端固定安装摇把,第二固定板对应凸块处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贯穿设有导向杆,凸块与导向杆滑动连接。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电泳工艺采用硅氟改性丙烯酸树脂电泳漆,得到的漆膜致密性好附着力强,表现出优异的自清洁能力和较强的耐水性、耐摩擦和耐酸碱性,本专利技术电泳装置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夹具上下摆动或左右摆动,可以排出工件表面气泡,有利于形成均匀致密的漆膜,防止出现露底材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金属表面电泳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表面电泳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金属工件采用180

200g/L的硫酸进行喷淋酸洗,除去工件表面的氧化物,时间1

3min,酸洗后采用纯水冲洗;S2、将金属工件放入脱脂槽中进行脱脂浸泡处理,脱脂液为40

50g/L的氢氧化钠溶液,脱脂液的温度为40

50℃,浸泡时间为2

4min,脱脂后采用纯水冲洗;S3、经过水洗的金属工件放入磷化池磷化,磷化液的温度为30

40℃,浸泡时间为4

6min,然后将经过磷化处理的金属工件进入纯水池浸洗;S4、将金属工件通过电泳装置进行电泳,电泳采用电泳液为固含量10

15%的硅氟改性丙烯酸树脂电泳漆,电泳装置控制金属工件在电泳液中缓慢摆动,于金属表面形成均匀平整的漆面;S5、用纯水淋洗工件表面的气泡和浮漆,适当晾干后将工件放入恒温烘箱中,140

160℃烘烤20

30min,待漆层固化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电泳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磷化液包括以下组分:苯并三氮唑0.05

0.15wt%、硝酸锌4

6wt%、磷酸二氢锌5

8wt%、钼酸钠0.1

1wt%、柠檬酸1

3wt%、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0.05

0.15wt%,余量为去离子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电泳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氟改性丙烯酸树脂由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和甲基丙烯酰基丁基笼型倍半硅氧烷采用自由基聚合反应对阳离子丙烯酸树脂接枝改性合成,所述硅氟改性丙烯酸树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甲基丙烯酸甲酯20

30份、丙烯酸丁酯10

15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0

15份、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20

30份、甲基丙烯酰基丁基笼型倍半硅氧烷5

10份、引发剂3

5份、助溶剂20

50份、固化剂0.5

2份、中和剂0.1

5份、去离子水30

50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表面电泳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助溶剂为丙二醇丁醚或丙二醇甲醚,所述固化剂为甲乙酮肟封端的多异氰酸酯,所述中和剂为冰醋酸。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表面电泳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氟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将丙烯酸类单体、含氟丙烯酸酯单体以及三分之二的引发剂配成均匀混合物通过恒压滴液漏斗以匀速逐滴滴加,在反应温度为85

95℃下,在2

4h内滴加完毕后;B、在恒压滴定漏斗中加入提前被溶剂溶解好的甲基丙烯酰基丁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和少量引发剂的均匀混合物,在8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鲍根张健春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丽彩佳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