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滴液污染的输注工作站,包括工作站本体,该工作站本体设置在一支架上,支架的上端设置有挂钩;在所述工作站本体和所述挂钩之间的支架部分上可拆卸设置有滴液接取容器;所述滴液接取容器的内腔底部靠近滴液接取容器侧壁的部分凹设有排液槽,所述滴液接取容器的侧壁靠近其底部的位置开设有排液孔,且所述排液孔和所述排液槽连通;所述排液孔内可拆卸设置有封堵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滴液接取容器,使废液不会滴落到工作站本体上引起工作站本体故障;在滴液接取容器内设置有排液槽能够更好地聚集废液并通过排液孔流向外部,使排液过程更加的流畅稳定,而不用频繁从支架上拆卸滴液接取容器。不用频繁从支架上拆卸滴液接取容器。不用频繁从支架上拆卸滴液接取容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滴液污染的输注工作站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防滴液污染的输注工作站。
技术介绍
[0002]在医治过程中,对危重患者警醒精细化容量管理,患者可能需要同时打几种不同药物,因此需要使用多台注射泵和或输液泵对一个病人进行药物输注。针对这种情况,通常是采用一个输注工作站,将对一个病人进行液体输送的多台泵都安装在该工作站上,并由该工作站进行管理。
[0003]输液泵和输注工作站是重症监护病房和病房必备的输液设备,通过该工作站来监控该多台泵,从而获得多台泵的工作数据和控制多台泵协调工作,保证输液滴速及输注容量及总量。
[0004]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护士在更换输液药物的过程中,上一份输液药物所残留的液体很容易滴落到下方的工作站,由于工作站通常为电子仪器产品,在受到液体滴落常会引起仪器故障,导致工作站的日常维护成为非常严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滴液污染的输注工作站,包括工作站本体,该工作站本体设置在一支架上,支架的上端设置有挂钩;在所述工作站本体和所述挂钩之间的支架部分上可拆卸设置有滴液接取容器;所述滴液接取容器的内腔底部靠近滴液接取容器侧壁的部分凹设有排液槽,所述滴液接取容器的侧壁靠近其底部的位置开设有排液孔,且所述排液孔和所述排液槽连通;所述排液孔内可拆卸设置有封堵结构。
[0006]这样,在本申请中,护士在更换输液药物时,上一份输液药物所残留的液体就会落到滴液接取容器内,而不会滴落到下方的工作站本体上引起工作站本体故障;此外,滴液接取容器内设置有排液槽能够更好地聚集废液并通过排液孔流向外部,使排液过程更加的流畅稳定,而不用频繁从支架上拆卸滴液接取容器。
[0007]作为优化,所述排液孔的底面配置为斜面,且排液孔靠近排液槽的一侧的高度高于其远离排液槽的一侧的高度。
[0008]这样,排液孔的底面配置为斜面,能够更好地对排液槽内的废液进行引流,有利于排出,避免了废液积攒在排液槽内。
[0009]作为优化,所述封堵结构包括主杆,所述主杆的外侧套设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的外侧能够与排液孔的底面相紧贴。
[0010]这样,弹性板配合斜面能够更好地将排液孔封堵起来。
[0011]作为优化,所述弹性板在远离排液槽的一端的外侧上凹槽,在该凹槽内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凹槽的槽底的一端与一锁件相连;所述锁件呈L型,其水平支臂与复位弹簧相连,其竖向支臂沿主杆的径向延伸设置;所述排液孔的内壁上正对竖向支臂
的端部的位置开设有盲孔;在复位弹簧在不受到外力作用时,锁件的竖向支臂插置在该盲孔内。
[0012]这样,锁件的竖向支臂插置在盲孔内,能够将封堵结构固定在排液孔内,减少封堵结构由于意外而从盲孔内脱落而造成滴液接取容器的泄露的情况;同时,只需要按压锁件的水平支臂,即可实现封堵结构与排液孔之间的解锁,以方便对滴液接取容器进行排液。
[0013]作为优化,所述锁件的水平支臂在其远离排液槽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水平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滑槽的内部腔体竖向截面积,所述滑槽内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外端部的竖向截面积大于所述滑槽开口的面积,所述滑板内端部竖向截面积小于所述滑槽的内部腔体竖向截面积且大于所述滑槽开口的面积。
[0014]这样,通过将滑板沿水平方向抽出至滑槽外,再对滑板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带动水平支臂向下位移,就可以将竖向支臂和盲孔完成解锁,以方便对封堵结构从排液孔中进行拆卸。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6]图1为本技术防滴液污染的输注工作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滴液接取容器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滴液接取容器的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封堵结构和排液孔的连接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1‑
工作站本体;2
‑
支架;3
‑
挂钩;
[0022]4‑
滴液接取容器,41
‑
排液槽,42
‑
排液孔,421
‑
盲孔;
[0023]5‑
封堵结构,51
‑
主杆,52
‑
弹性板,53
‑
凹槽,54
‑
复位弹簧,55
‑
锁件,551
‑
水平支臂,552
‑
竖向支臂,56
‑
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5]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滴液污染的输注工作站,包括工作站本体1,该工作站本体1设置在一支架2上,支架2的上端设置有挂钩3。在所述工作站本体1和所述挂钩3之间的支架部分上可拆卸设置有滴液接取容器4。所述滴液接取容器4的内腔底部靠近滴液接取容器4侧壁的部分凹设有排液槽41,所述滴液接取容器4的侧壁靠近其底部的位置开设有排液孔42,且所述排液孔42和所述排液槽41连通;所述排液孔42内可拆卸设置有封堵结构5。
[0026]这样,在本申请中,护士在更换输液药物时,上一份输液药物所残留的液体就会落到滴液接取容器内,而不会滴落到下方的工作站本体上引起工作站本体故障;此外,滴液接取容器内设置有排液槽能够更好地聚集废液并通过排液孔流向外部,使排液过程更加的流
畅稳定,而不用频繁从支架上拆卸滴液接取容器。
[0027]具体地,所述排液孔42的底面配置为斜面,且排液孔42靠近排液槽41的一侧的高度高于其远离排液槽41的一侧的高度。这样,排液孔的底面配置为斜面,能够更好地对排液槽内的废液进行引流,有利于排出,避免了废液积攒在排液槽内。
[0028]具体地,所述封堵结构5包括主杆51,所述主杆51的外侧套设有弹性板52,所述弹性板52的外侧能够与排液孔42的底面相紧贴。这样,弹性板配合斜面能够更好地将排液孔封堵起来。
[0029]实施时,所述弹性板52可以为聚氨酯板,但并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0030]具体地,所述弹性板52在远离排液槽41的一端的外侧上凹槽53,在该凹槽53内设置有复位弹簧54,所述复位弹簧54远离凹槽53的槽底的一端与一锁件55相连;所述锁件55呈L型,其水平支臂551与复位弹簧54相连,其竖向支臂552沿主杆51的径向延伸设置。所述排液孔42的内壁上正对竖向支臂552的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滴液污染的输注工作站,包括工作站本体,该工作站本体设置在一支架上,支架的上端设置有挂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站本体和所述挂钩之间的支架部分上可拆卸设置有滴液接取容器;所述滴液接取容器的内腔底部靠近滴液接取容器侧壁的部分凹设有排液槽,所述滴液接取容器的侧壁靠近其底部的位置开设有排液孔,且所述排液孔和所述排液槽连通;所述排液孔内可拆卸设置有封堵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滴液污染的输注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孔的底面配置为斜面,且排液孔靠近排液槽的一侧的高度高于其远离排液槽的一侧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滴液污染的输注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结构包括主杆,所述主杆的外侧套设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的外侧能够与排液孔的底面相紧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滴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北部宽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