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有钢球和钢珠的矫直块的旋转矫直辊
[0001]本技术属钢筋矫直切断机,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筋矫直切断机的旋转矫直辊。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钢筋矫直切断机中的钢筋矫直机构通常采用旋转矫直辊,旋转矫直辊的优点是:旋转矫直辊是在360
°
方向内对钢筋进行矫直,所以矫直以后的钢筋直条的直线度就十分理想,但是,当旋转矫直辊转动时,带动矫直块一起转动,而钢筋是不转动的,这样,矫直块上的孔与钢筋的表面在相对滑移和滑转过程中产生了滑动摩擦,会造成较大的磨损,不但矫直块的使用寿命很短,还使很大一部份功率消耗在磨损上,针对安装有旋转矫直辊的钢筋矫直机构存在的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舒志伟提出了“装有双滚筒或多滚筒矫直块的旋转矫直辊”的专利技术,(详见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专利号为CN201410359794.0),该专利技术是在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的上矫直块、下矫直块上共安装了四个滚筒轴和四个滚筒,在各滚筒轴上分别套装滚筒,并在滚筒与滚筒轴之间安装滚动轴承,所述的四个滚筒之间的空隙形成了穿装钢筋的通道,当旋转矫直辊转动时,带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有钢球和钢珠的矫直块的旋转矫直辊,包括矫直辊(2)、矫直块(3)、压紧装置(4)和钢筋(1),所述的矫直辊(2)又包括左辊轴、右辊轴和矫直辊体,所述的左辊轴、右辊轴和矫直辊体制成一体并开设轴向中心通孔,钢筋(1)从此中心通孔中穿过,在所述的矫直辊体上自左至右间隔地竖向开设横截面呈矩形的径向通孔,在此各径向通孔中滑动配合地安装长方体的矫直块(3),所述的矫直块(3)又包括上矫直块(3
‑
1)和下矫直块(3
‑
2),所述的上矫直块(3
‑
1)和下矫直块(3
‑
2)呈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在矫直块(3)的上下二端部分别设置压紧装置(4),并在所述的矫直块(3)的中心部位设置轴向的通孔,在此轴向的通孔中穿装待矫直的钢筋(1),所述的压紧装置(4)将上矫直块(3
‑
1)或下矫直块(3
‑
2)压紧在钢筋(1)上,其特征是:一种装有钢球和钢珠的矫直块的旋转矫直辊又包括后上盲孔(8
‑
1)、前上盲孔(8
‑
2)、后下盲孔(8
‑
3)、前下盲孔(8
‑
4)、上圆环槽(7
‑
1)、下圆环槽(7
‑
2)、钢球(5)、钢珠(6)、密封环(9)、挡板(10)和钢筋通道(11),在所述的上矫直块(3
‑
1)的底部对称地设置互成内凹的呈∧形夹角的后下斜平面和前下斜平面,在所述的后下斜平面上自左至右均布地开设向后上方向斜伸的圆柱形的后上盲孔(8
‑
1),且各所述的后上盲孔(8
‑
1)的中心线相互平行并位于同一平面中,各所述的后上盲孔(8
‑
1)的中心线与后下斜平面相垂直,在所述的前下斜平面上自左至右均布地开设向前上方向斜伸的圆柱形的前上盲孔(8
‑
2),且各所述的前上盲孔(8
‑
2)的中心线相互平行并位于同一平面中,各所述的前上盲孔(8
‑
2)的中心线与前下斜平面相垂直,所述的后上盲孔(8
‑
1)、前上盲孔(8
‑
2)的直径均大于钢球(5)的直径,在所述的后上盲孔(8
‑
1)的底部圆周开设横截面呈∩形的上圆环槽(7
‑
1)并使槽口向下,在所述的上圆环槽(7
‑
1)内圆周设置钢珠(6),并使所述的钢珠(6)的局部表面外露出上圆环槽(7
‑
1),形成了钢珠环,在所述的后上盲孔(8
‑
1)内位于钢珠环的下方设置钢球(5),并使所述的钢球(5)的局部表面外露出后上盲孔(8
‑
1),同样,在所述的前上盲孔(8
‑
2)的底部圆周开设横截面呈∩形的上圆环槽(7
‑
1)并使槽口向下,在所述的上圆环槽(7
‑
1)内圆周设置钢珠(6),并使所述的钢珠(6)的局部表面外露出上圆环槽(7
‑
1),形成了钢珠环,在所述的前上盲孔(8
‑
2)内位于钢珠环的下方设置钢球(5),并使所述的钢球(5)的局部表面外露出前上盲孔(8
‑
2),在所述的后下斜平面和前下斜平面上均固定设置一端与钢球(5)的外露表面相抵靠的带密封环(9)的挡板(10);同样的,在所述的下矫直块(3
‑
2)的顶部对称地设置互成内凹的呈∨形夹角的后上斜平面和前上斜平面,在所述的后上斜平面上...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