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边框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4709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窄边框显示模组及包括该窄边框显示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该窄边框显示模组包括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以及绑定区,绑定区包括相背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连接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侧表面,绑定区的第二表面与显示区的外表面相邻设置;窄边框显示模组还包括从绑定区开始依次向外设置的第一绝缘层、第一引线层、第二绝缘层、第二引线层和第三绝缘层,第一绝缘层、第一引线层、第二绝缘层、第二引线层和第三绝缘层均为一端设置在第一表面再经由侧表面弯折延伸使得另一端设置在第二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窄边框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能实现较窄的边框。框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能实现较窄的边框。框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能实现较窄的边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窄边框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窄边框显示模组及具有该窄边框显示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液晶显示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移动终端和电视等大尺寸显示面板中。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阵列基板、彩色滤光基板以及夹在中间的液晶层。在基板上形成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通过在二者之间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旋转,从而改变透光率。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嵌入触控层,可以进一步形成触控液晶显示装置。目前,触控液晶显示装置的边框由窄边框逐步向全屏无边框的方向发展,窄边框甚至无边框的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0003]图1为现有的触控液晶显示装置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现有技术中触控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基板1、相对上基板1设置的下基板2以及位于上基板1和下基板2之间的液晶层(未示出),通常上基板1指彩色滤光基板,下基板2指阵列基板,在上基板1靠近用户的一侧设有传输触摸感应信号的金属走线11(触控信号引线),金属走线11与第一柔性电路板12耦连,下基板2在靠近上基板1的一侧设有显示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窄边框显示模组,包括阵列基板(110),所述阵列基板(110)包括显示区以及绑定区(111),所述绑定区(111)包括相背离的第一表面(11a)和第二表面(11b)、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表面(11a)和所述第二表面(11b)之间的侧表面(11c),所述绑定区(111)的第二表面(11b)与显示区的外表面相邻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窄边框显示模组还包括从所述绑定区(111)开始依次向外设置的第一绝缘层(121)、第一引线层(122)、第二绝缘层(123)、第二引线层(124)和第三绝缘层(125),所述第一绝缘层(121)、所述第一引线层(122)、所述第二绝缘层(123)、所述第二引线层(124)和所述第三绝缘层(125)均为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11a)再经由所述侧表面(11c)弯折延伸使得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11b)。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边框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层(122)包括多个第一引线(1221),所述第二引线层(124)包括多个第二引线(1241),多个所述第一引线(1221)和多个所述第二引线(1241)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11a)方向上相互平行且交替排列;每个所述第一引线(1221)在所述第二表面(11b)设有第一绑定端(1222),每个所述第二引线(1241)在所述第二表面(11b)设有第二绑定端(1242),所述第一绑定端(1222)和所述第二绑定端(1242)在垂直于所述第二表面(11b)方向上相互平行且交替排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边框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层(122)包括多个第一引线(1221),所述第二引线层(124)包括多个第二引线(1241),多个所述第一引线(1221)和多个所述第二引线(1241)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11a)方向上上下堆叠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引线(1221)在所述第二表面(11b)设有第一绑定端(1222),每个所述第二引线(1241)在所述第二表面(11b)设有第二绑定端(1242),所述第一绑定端(1222)和所述第二绑定端(1242)在垂直于所述第二表面(11b)方向上交替一前一后排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边框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110)的绑定区(111)的侧边还具有向内凹的缺口(11d),所述侧表面(11c)为形成所述缺口(11d)的表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伟锋朱莹王小荣谢爱庆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