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案生成、网络测试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470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案生成、网络测试方法及装置,涉及移动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领域,上述方案生成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上述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携带目标网络区域的网络数据的方案生成请求,解析所述方案生成请求,获得所述目标网络区域的网络数据,其中,所述网络数据为:客户端针对目标网络区域进行网络测试得到的数据;对所述网络数据进行分析,基于分析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网络区域所具有的网络问题的目标问题类型;基于解决方案与问题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问题类型对应的解决方案,作为用于解决所述网络问题的目标解决方案。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提高了方案生成的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案生成、网络测试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讯
,特别是涉及数据采集及处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的覆盖率越来越高,人们无论身处何地,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办公、学习和娱乐等。但是,有一些已覆盖网络的网络区域的网络质量并不理想,难以很好的满足人们的需要。
[0003]为了提高网络质量,现有技术中,通常由工作人员手动分析网络区域所具有的网络问题,并基于经验生成用于解决网络问题的改进方案。然而,由于是工作人员手动生成用于解决网络问题的改进方案,使得方案生成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案生成、网络测试方法及装置,以提高方案生成的效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案生成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0006]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携带目标网络区域的网络数据的方案生成请求,解析所述方案生成请求,获得所述目标网络区域的网络数据,其中,所述网络数据为:客户端针对目标网络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案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携带目标网络区域的网络数据的方案生成请求,解析所述方案生成请求,获得所述目标网络区域的网络数据,其中,所述网络数据为:客户端针对目标网络区域进行网络测试得到的数据;对所述网络数据进行分析,基于分析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网络区域所具有的网络问题的目标问题类型;基于解决方案与问题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问题类型对应的解决方案,作为用于解决所述网络问题的目标解决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网络数据中预设参数项的取值,生成表征所述预设参数项的参数信息的网络数据报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数据包括:在所述目标网络区域中每一网络小区所包括的目标采样点进行网络测试得到的测试数据;所述对所述网络数据进行分析,基于分析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网络区域所具有的网络问题的目标问题类型,包括:对所述目标网络区域中每一网络小区所包括的目标采样点对应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基于分析结果确定各网络小区中具有网络问题的目标小区所对应的问题类型,作为所述目标网络区域所具有的网络问题的目标问题类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采样点对应的测试数据包括目标采样点所在网络小区的目标电平值,所述对所述目标网络区域中每一网络小区所包括的目标采样点对应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按照以下方式对每一网络小区所包括的目标采样点对应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目标采样点中测试数据所包括的目标电平值小于预设电平值的第一采样点;计算所述第一采样点的数量与目标采样点的总数量之间的第一数量比例;对目标采样点对应的目标电平值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第一统计值;所述基于分析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网络区域中具有网络问题的目标小区对应的问题类型,包括:基于每一网络小区所对应的第一数量比例、所包括的目标采样点的总数量以及所对应的第一统计值,确定各网络小区中满足预设的网络弱覆盖条件的目标小区,将所确定的目标小区对应的问题类型确定为:弱覆盖类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采样点对应的测试数据包括目标采样点的第一位置、目标采样点所在网络小区对应的目标基站的第一标识、所述目标基站的相邻基站的第二标识,所述对所述目标网络区域中每一网络小区所包括的目标采样点对应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按照以下方式对每一网络小区所包括的目标采样点对应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每一目标采样点对应的测试数据中的第一标识以及第二标识,确定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位置、以及所述目标基站的相邻基站的第三位置,计算每一目标采样点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一距离、与第三位置之间的第二距离;计算每一目标采样点对应的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距离比例,确定各目标采样点
中距离比例大于预设距离比例的第二采样点;计算所述第二采样点的数量与目标采样点的总数量之间的第二数量比例;所述基于分析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网络区域中具有网络问题的目标小区对应的问题类型,包括:基于每一网络小区对应的第二数量比例、所包括的目标采样点的总数量,确定各网络小区中满足预设的网络过覆盖条件的目标小区,将所确定的目标小区对应的问题类型确定为:过覆盖类型。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采样点的测试数据包括目标采样点所在网络小区的目标电平值、目标采样点所在网络小区的第一RSRP值,与所述目标采样点所在网络小区的同频相邻网络小区的第二RSRP值,所述对所述目标网络区域中每一网络小区所包括的目标采样点对应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按照以下方式对每一网络小区所包括的目标采样点对应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基于目标采样点对应的测试数据中的第一RSRP值、第二RSRP值,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采样点,作为第三采样点,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第一RSRP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RSRP值、且第二RSRP值中至少存在第一预设数量个第一目标RSRP值,所述第一目标RSRP值为:与第一RSRP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RSRP差值的第二RSRP值;计算所述第三采样点的数量与目标采样点的总数量之间的第三数量比例;对所述第三采样点对应的电平值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第二统计值;所述基于分析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网络区域中具有网络问题的目标小区对应的问题类型,包括:基于每一网络小区对应的第三数量比例、所包括的目标采样点的总数量、所对应的第二统计值,确定各网络小区中满足预设的网络重叠覆盖条件的目标小区,将所确定的目标小区对应的问题类型确定为:重叠覆盖类型。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采样点对应的测试数据中包括目标采样点所在网络小区的第一PCI值和第一RSRP值、与所述目标采样点所在网络小区的同频相邻网络小区的第二PCI值和第二RSRP值,所述对所述目标网络区域中每一网络小区所包括的目标采样点对应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按照以下方式对每一网络小区所包括的目标采样点对应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基于目标采样点对应的测试数据中的第一PCI值、第一RSRP值、第二PCI值以及第二RSRP值,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采样点,作为第四采样点,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第一RSRP值大于第二预设RSRP值、且所包括的第二PCI值中至少存在第二预设数量个目标PCI值、且目标PCI值对应的同频相邻网络小区的第二RSRP值与第一RSRP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RSRP差值,所述目标PCI值为:模3值与第一PCI值的模3值相等的第二PCI值;计算所述第四采样点的数量与目标采样点的总数量之间的第四数量比例;所述基于分析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网络区域中具有网络问题的目标小区对应的问题类型,包括:基于每一网络小区对应的第四数量比例、所包括的目标采样点的总数量,确定各网络小区中满足预设的MOD3干扰条件的目标小区,将所确定的目标小区对应的问题类型确定为:MOD3干扰类型。
8.一种网络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获得待进行网络测试的目标网络区域的测试路线以及测试脚本;按照所述测试路线,采用所述测试脚本对所述目标网络区域进行网络测试,得到所述目标网络区域的网络数据;生成包含所述目标网络区域的网络数据的方案生成请求,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方案生成请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测试路线,采用所述测试脚本对所述目标网络区域进行网络测试,得到所述目标网络区域的网络数据,包括:根据所述测试路线,确定所述目标网络区域中的目标采样点,在所确定的目标采样点采用所述测试脚本进行网络测试,得到测试数据;针对每一目标采样点,获得该目标采样点所在网络小区对应的目标基站的基站位置,基于所述基站位置以及该目标采样点对应的测试数据中的网络信号强度,确定该目标采样点的位置;将每一目标采样点对应的测试数据以及每一目标采样点的位置确定为目标网络区域的网络数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方式确定每一目标采样点的位置:基于目标采样点对应的测试数据中网络信号强度,计算目标采样点与目标基站之间的目标距离;基于所述目标距离与目标基站的基站位置,计算目标采样点的位置。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网络区域为预设的地铁隧道所在的区域,所述基于目标采样点对应的测试数据中网络信号强度,计算目标采样点与目标基站之间的第一距离,包括:按照以下表达式计算目标采样点与目标基站之间的目标距离H:H=[Pin

(P0+L1+L2+L3+L4+L5)]/S其中,Pin为目标基站在地铁隧道对应的输入漏缆的注入功率,P0为目标采样点对应的测试数据中网络信号强度,L1为预设的漏缆耦合损耗,L2为预设的人体衰落值,L3为预设的宽度因子,L4为预设的衰减余量,L5为预设的车体损耗,S为每米漏缆传输损耗。12.根据权利要求8

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怀党田永超赵广刘建民杜文鹏崔秀胜张智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