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邦增专利>正文

擦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470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窗的清扫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擦窗器,它包括擦拭体和手杆,擦拭体与手杆活动连接,其结构要点在于,还包括一种转向装置,转向装置包括上杆、滑块和下杆,下杆一头呈一种半齿轮,该半齿轮中心通过销与上杆活动连接,滑块一端具有内齿槽与半齿轮啮合,滑块另一端与上杆挂档套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灵活,安全方便,可以实现万向转动,从而可多角度擦试窗户及其角落而不存在死角。(*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窗的清扫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擦拭器。本技术的目的可经如下方式实现。擦拭器,包括擦拭体和手杆,擦拭体与手杆活动连接,其结构要点在于,还包括一种转向装置,转向装置包括上杆、滑块和下杆,下杆一头呈一种半齿轮,该半齿轮中心通过销与上杆活动连接,滑块一端具有内齿槽与半齿轮啮合,滑块另一端与上杆挂档套接。增加了转向装置后,擦拭器就可以多方向转动,可以灵活地实现擦拭体的多角度变换,从而使擦拭器能够方便地避过障碍以擦拭窗户及其角落。需要令转向装置转动时,将滑块挂到第一档N,则内齿槽与半齿轮没有啮合,这时沿与销垂直的方向转动上杆,同时也带动了与上杆套接的滑块,当达到所需角度时,再将滑块挂到第二档M,从而使滑块上的内齿槽与下杆的半齿轮啮合,此时上杆与下杆相对不动,转动结束。转向装置位于手杆和擦拭体之间。通过使用位于手杆和擦拭体之间的转向装置,手杆就可相对擦拭体任意改变方向,同时令手杆的长度可调,故而使手杆比人手更为灵活,因此本实新型在操作时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共有两套转向装置,其中一套位于手杆前端的支持段与擦拭体之间,另一套位于手杆前端的支持段与后端的的抓持段之间。第一套转向装置位于手杆前端的支持段与擦拭体之间,而第二套转向装置则位于手杆前端的支持段与后端的的抓持段之间。这样,令第一套转向装置的下杆与擦拭体连接,其上杆与第二套转向装置的下杆固接。调节第一套转向装置,令其沿着其销的垂直方向转动,同理,也令第二套转向装置沿着其销的垂直方向转动,通过这两套转向装置来组合变换手杆相对擦拭体的方向,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转换角度较多,这应用于具有一般难度的擦拭工作已经足够。本技术还可以通如下方式来实现还包括一种第一回转装置,此第一回转装置回转中心线与转向装置的销轴心线相互垂直。只靠两套转向装置来改变方向,变换的角度还较为单一,对于更高要求的擦拭工作,可加入一种回转装置来调节手杆前端的支持段与擦拭体的相对位置,从而使擦拭体可以沿第一套转动装置的销水平方向转动。因此要求第一回转装置回转中心线必需与转向装置的销轴心线相互垂直,同时第一回转装置的回转槽位于擦拭体上,而回转体则与第一套转向装置的下杆固接。具体讲第一回转装置是一种内棘轮机构,内棘齿沿回转槽内壁分布,棘爪突露在回转体外侧并与内棘槽卡接。内棘轮机构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间歇传动棘爪相对内棘槽作单向传动(顺时针或逆时针),使棘爪在内棘齿的齿背滑过一定角度后,棘爪落入内齿槽卡止即可。本技术进一步讲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本技术还包括一种第二回转装置,其设于手杆上,其回转中心线与手杆轴心线及转向装置中的销的轴心线垂直。为了加强擦拭器的灵活应用,可以在手杆上增加第二回转装置;特别是在第一套转向装置与第二套转向装置之间增加了第二回转装置,则可实现本技术的万向调节,从而令本技术可以多角度擦拭窗户及其角落。第二回转装置包括套筒、前杆和后杆,后杆一端头套装在套筒内孔中并通过螺钉与套筒固接。套筒与前杆紧配合后将相对不动,此时因为后杆与套筒具有活动套口连接,则套筒可相对后杆沿与套筒的轴心线相垂直的方向转动且不会脱口。擦拭体包括设在其一端面的刮水片槽及擦拭块,刮水片镶套在刮水片槽上,擦拭块粘接在擦拭体上。擦拭块润湿后使用,刮水片用于刮净擦拭块擦拭后留下的液体,同时如果擦拭块比较窄小还可以擦拭窗户的边框及窄缝。擦拭块与擦拭体的连接方式均为活动连接,可更换及拆洗。本技术较之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使用灵活,安全方便,可以实现万向转动,从而可多角度擦拭窗户及其角落而不存在死角。图2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放大示图既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的C放大示图既第二回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的D放大示图既第一回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E-E剖视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擦拭体 11刮水片槽 12擦拭块 13刮水片 2转向装置 21上杆 211半齿轮 212销 22滑块 221内齿槽23下杆 3第一回转装置 31回转槽 32回转体 33棘爪34内棘槽 4第二回转装置 41套筒 42前杆 43后杆最佳实施例如附图说明图1、图2、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的擦拭器,包括擦拭体1和手杆,擦拭体1与手杆活动连接,还包括一种位于手杆和擦拭体1之间的转向装置2,转向装置2包括上杆21、滑块22和下杆23,下杆23一头呈一种半齿轮211,该半齿轮中心通过销212与上杆21活动连接,滑块22一端具有内齿槽221与半齿轮211啮合,滑块22另一端与上杆21挂档套接。共有两套转向装置2,其中第一套位于手杆前端的支持段与擦拭体1之间,第二套位于手杆前端的支持段与后端的的抓持段之间。还包括一种第一回转装置3,此第一回转装置3回转中心线与转向装置2的销212轴心线相互垂直,第一回转装置3的回转槽31位于擦拭体1上,而回转体32则与下杆23固接,第一回转装置2是一种内棘轮机构,内棘齿沿回转槽31内壁分布,棘爪33突露在回转体32外侧并与内棘槽34卡接。同时还包括一种第二回转装置4,其设于手杆上,其回转中心线与手杆轴心线及转向装置2中的销212的轴心线垂直,第二回转装置4包括套筒41、前杆42和后杆43,后杆43一端头套装在套筒41内孔中并通过螺钉与套筒41固接。擦拭体1包括设在其一端面的刮水片槽11及擦拭块12,刮水片13镶套在刮水片槽11上,擦拭块12粘接在擦拭体1上。使用时,将转向装置2的滑块22挂到第一档N,则内齿槽221与半齿轮211没有啮合,这时转动上杆21以便带动与之套接的滑块22,当达到所需角度时,再将滑块22挂到第二档M,从而使滑块22上的内齿槽221与下杆23的半齿轮211啮合,此时上杆21与下杆23相对不动,转向装置2的调节工作结束。第一回转装置3回转体32中的棘爪33相对回转槽31作顺时针传动,使棘爪33在棘轮的齿背滑过一定角度后,棘爪33落入内棘槽34中止停,第一回转装置3的调节工作结束。套筒41与前杆42紧配合后将相对不动,此时因为后杆43与套筒41具有活动套口连接,使套筒41相对后杆43沿与套筒41的轴心线相垂直的方向转动至一定角度,第二回转装置调节工作结束。润湿擦拭块12后即可开始窗体擦拭工作。本实施例未述部分现有技术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擦拭器,包括擦拭体(1)和手杆,擦拭体(1)与手杆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种转向装置(2),转向装置(2)包括上杆(21)、滑块(22)和下杆(23),下杆(23)一头呈一种半齿轮(211),该半齿轮中心通过销(212)与上杆(21)活动连接,滑块(22)一端具有内齿槽(221)与半齿轮(211)啮合,滑块(22)另一端与上杆(21)挂档套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擦拭器,包括擦拭体(1)和手杆,擦拭体(1)与手杆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种转向装置(2),转向装置(2)包括上杆(21)、滑块(22)和下杆(23),下杆(23)一头呈一种半齿轮(211),该半齿轮中心通过销(212)与上杆(21)活动连接,滑块(22)一端具有内齿槽(221)与半齿轮(211)啮合,滑块(22)另一端与上杆(21)挂档套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拭器,其特征在于,转向装置(2)位于手杆和擦拭体(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拭器,其特征在于,共有两套转向装置(2),其中一套位于手杆前端的支持段与擦拭体(1)之间,另一套位于手杆前端的支持段与后端的的抓持段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种第一回转装置(3),此第一回转装置(3)回转中心线与转向装置(2)的销(212)轴心线相互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擦拭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邦增
申请(专利权)人:黄邦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