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表面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441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材料表面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和液相接枝处理装置;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间隔设置,第一导向辊传送待处理材料,第二导向辊传送处理后的待处理材料;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和液相接枝处理装置间隔地设置于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之间;等离子体处理装置靠近第一导向辊,用于对待处理材料进行等离子处理;液相接枝处理装置靠近第二导向辊以使液体接枝反应物与等离子处理后的待处理材料进行液相接枝聚合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等离子处理之后能够在待处理材料表面进行刻蚀并与液体接枝反应物进行聚合处理,有效延长了刻蚀的改性效果,提高了待处理材料的表面性能,获得了长期的改性效果。获得了长期的改性效果。获得了长期的改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材料表面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材料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材料表面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当代社会,复合材料的品种越来越多,应用也越来越广,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特别的,在航空航天、高速铁路、国防军事、生物医学、电子电气等高新
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一些高性能增强材料(如芳纶纤维、碳纤维)的表面呈现较高的化学惰性,导致其与基体的结合能力较差,因此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无法充分发挥。为了充分发挥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增强其与基体的界面结合状况。
[0003]目前,材料表面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两大类,物理改性包括超声波处理、等离子体处理、高能射线辐照处理、紫外辐照和涂覆处理等;化学改性包括表面刻蚀、接枝改性、超临界CO2改性、络合改性等。其中,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具有不影响材料本体性能、处理效率高、清洁环保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然而,等离子体处理效果会随时间而衰减,无法长期储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材料表面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等离子体处理效果随时间而衰减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材料表面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和液相接枝处理装置;其中,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间隔设置,第一导向辊用于接收并传送待处理材料,第二导向辊用于接收并传送处理后的待处理材料;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和液相接枝处理装置间隔地设置于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之间;等离子体处理装置靠近第一导向辊,用于对待处理材料进行等离子处理;液相接枝处理装置靠近第二导向辊,用于存储液体接枝反应物,液体接枝反应物与等离子处理后的待处理材料在液相接枝处理装置内进行液相接枝聚合处理。
[0006]进一步地,上述材料表面处理装置中,液相接枝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和第三导向辊;其中,反应器开设有供待处理材料可滑动穿设的物料入口和物料出口,反应器的内部存储有液体接枝反应物;第三导向辊可转动地设置于反应器内且置于液体接枝反应物的液面以下,待处理材料可滑动地绕设于第三导向辊。
[0007]进一步地,上述材料表面处理装置还包括:脱剂机构;其中,脱剂机构设置于液相接枝处理装置与第二导向辊之间,用于将液相接枝聚合处理后的待处理材料上的过量液体接枝反应物去除。
[0008]进一步地,上述材料表面处理装置中,脱剂机构包括:两个挤胶辊;其中,两个挤胶辊并列设置且具有预设间隙,待处理材料可滑动地穿设于两个挤胶辊之间,两个挤胶辊用于挤压待处理材料以去除待处理材料上的过量液体接枝反应物。
[0009]进一步地,上述材料表面处理装置中,脱剂机构还包括:干燥装置;其中,干燥装置置于两个挤胶辊与第二导向辊之间,用于对待处理材料进行干燥以去除待处理材料上的过量液体接枝反应物。
[0010]进一步地,上述材料表面处理装置中,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包括:壳体、两个电极、两层阻挡电介质层和第一气体调节机构;其中,壳体开设有供待处理材料可滑动穿设的入口和出口;两个电极并列设置于壳体内,待处理材料可滑动地穿设于两个电极之间;两个电极相对的表面均设置一层阻挡电介质层,并且,两个电极均用于与电源系统相连接,电源系统用于对两个电极施加电流,以使两层阻挡电介质层之间产生等离子体;壳体还开设有供气口和排气口,供气口与第一气体调节机构相连接,第一气体调节机构用于向壳体内输送调节气体,以使壳体达到预设气氛;排气口用于排出等离子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有臭氧的热气。
[0011]进一步地,上述材料表面处理装置中,第一气体调节机构包括:用于存储调节气体的第一气瓶、第一进气管和第一调节阀;其中,第一气瓶的出口通过第一进气管与供气口相连通,第一调节阀设置于第一进气管。
[0012]进一步地,上述材料表面处理装置还包括:氧化反应腔体;其中,氧化反应腔体置于等离子体处理装置与液相接枝处理装置之间,氧化反应腔体开设有供待处理材料可滑动穿设的入口和出口,并且,氧化反应腔体还开设有输气口,输气口与排气口相连通,氧化反应腔体用于接收等离子处理后的待处理材料和含有臭氧的热气,以使等离子处理后的待处理材料与臭氧进行氧化反应,并将氧化反应后的待处理材料输出至液相接枝处理装置。
[0013]进一步地,上述材料表面处理装置还包括:速度控制装置和/或张力控制装置;其中,速度控制装置设置于第一导向辊或者第二导向辊,用于控制待处理材料的传送速度;张力控制装置设置于第一导向辊或者第二导向辊,用于控制待处理材料的张力。
[0014]进一步地,上述材料表面处理装置中,等离子体处理装置与液相接枝处理装置之间设置有张力辊,待处理材料可滑动地绕设于张力辊。
[0015]本技术中,待处理材料在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之间传送,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对待处理材料进行等离子处理,液相接枝处理装置对等离子处理后的待处理材料进行液相接枝聚合处理,这样,等离子处理之后能够在待处理材料表面进行刻蚀,并在刻蚀后与液体接枝反应物进行聚合处理,能够有效延长刻蚀的改性效果,提高了待处理材料的表面性能,获得了长期的改性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等离子体处理的改性效果会随着存储时间延长而下降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材料表面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
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19]参见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材料表面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材料表面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导向辊(图中未示出)、第二导向辊(图中未示出)、等离子体处理装置1和液相接枝处理装置2。其中,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为间隔设置,第一导向辊用于接收待处理材料3,并对待处理材料3进行传送,具体地,第一导向辊可以接收其他设备传送的待处理材料3,该其他设备可以为放卷装置,也可以为其他处理装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0020]第二导向辊用于接收处理后的待处理材料3,并对处理后的待处理材料3进行传送。具体地,处理后的待处理材料3为进行了等离子处理和液相接枝聚合处理之后的待处理材料3。第二导向辊可以向其他设备传送处理后的待处理材料3,该其他设备可以为收卷装置以进行保存,也可以为其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材料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等离子体处理装置(1)和液相接枝处理装置(2);其中,所述第一导向辊和所述第二导向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向辊用于接收并传送待处理材料(3),所述第二导向辊用于接收并传送处理后的待处理材料(3);所述等离子体处理装置(1)和所述液相接枝处理装置(2)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辊和所述第二导向辊之间;所述等离子体处理装置(1)靠近所述第一导向辊,用于对所述待处理材料(3)进行等离子处理;所述液相接枝处理装置(2)靠近所述第二导向辊,用于存储液体接枝反应物,所述液体接枝反应物与等离子处理后的待处理材料(3)在所述液相接枝处理装置(2)内进行液相接枝聚合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接枝处理装置(2)包括:反应器(21)和第三导向辊(22);其中,所述反应器(21)开设有供所述待处理材料(3)可滑动穿设的物料入口和物料出口,所述反应器(21)的内部存储有液体接枝反应物;所述第三导向辊(2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反应器(21)内且置于所述液体接枝反应物的液面以下,所述待处理材料(3)可滑动地绕设于所述第三导向辊(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剂机构(4);其中,所述脱剂机构(4)设置于所述液相接枝处理装置(2)与所述第二导向辊之间,用于将液相接枝聚合处理后的待处理材料(3)上的过量液体接枝反应物去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材料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剂机构(4)包括:两个挤胶辊(41);其中,两个所述挤胶辊(41)并列设置且具有预设间隙,所述待处理材料(3)可滑动地穿设于两个所述挤胶辊(41)之间,两个所述挤胶辊(41)用于挤压所述待处理材料(3)以去除所述待处理材料(3)上的过量液体接枝反应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材料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剂机构(4)还包括:干燥装置(42);其中,所述干燥装置(42)置于两个所述挤胶辊(41)与所述第二导向辊之间,用于对所述待处理材料(3)进行干燥以去除所述待处理材料(3)上的过量液体接枝反应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处理装置(1)包括:壳体(11)、两个电极(12)、两层阻挡电介质层(13)和第一气体调节机构(14);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怡君邓禹周松松谷琛周军樊钰方泳皓吕晓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