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肥料包膜系统,包括外壳以及位于外壳内自由旋转的转筒,所述转筒圆周上均匀横向开设有若干的混合槽,转筒中心设置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内横向安装可自由转动的搅拌轴,搅拌轴上均匀安装有若干倾斜的桨叶,混合槽的底部一侧均倾斜设置有连通混合腔的交换流道;在外壳顶部竖直设置有进料通道,且在外壳上部一侧安装有喷淋管组件,在外壳底部一侧安装有与外壳曲率相同的翻板门,所述外壳顶部中心设置有支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肥料颗粒不仅会相对外壳发生滑动,同时也会在混合槽内发生自转,交换流道与混合腔的设置使得不同混合槽之间既可以单独混合,又可相互混合,从而促进包膜过程的进行,而且没有及时吸收的包膜剂会汇集至底部后续吸收,不会浪费。不会浪费。不会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肥料包膜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肥料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肥料包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包膜肥料,亦称包衣肥料。是指水溶性肥料颗粒表面包被一层半透性或难溶性膜,具有缓慢释放养分特性的一类肥料。现有的包膜设备一般采用螺旋滚筒设备,整个外壳旋转,肥料在里面滚动的同时喷淋包膜剂,但是由于螺旋滚筒是开放的,没有及时吸收的包膜剂逃逸至空气中,而且在重力的作用下肥料会全部集中到滚筒的底部滚动,无论滚筒多大,都会集中到底部造成堆积,不易均匀喷洒包膜剂,而且相对之间滚动距离小,包膜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肥料包膜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肥料包膜系统,包括外壳以及位于外壳内自由旋转的转筒,所述转筒圆周上均匀横向开设有若干的混合槽,转筒中心设置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内横向安装可自由转动的搅拌轴,搅拌轴上均匀安装有若干倾斜的桨叶,混合槽的底部一侧均倾斜设置有连通混合腔的交换流道;在外壳顶部竖直设置有进料通道,且在外壳上部一侧安装有喷淋管组件,在外壳底部一侧安装有与外壳曲率相同的翻板门,所述外壳顶部中心设置有支脚。
[0006]进一步的,混合槽为弧形曲面。
[0007]进一步的,弧形曲面截面为半圆弧、半椭圆弧或者双曲线弧。
[0008]进一步的,转筒两端设置可拆卸的密封板,密封板外侧中心分别设置转轴,转轴分别通过外壳两侧的轴座穿装,一侧的转轴末端安装传动轮,搅拌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密封板内侧中心。
[0009]进一步的,传动轮为链轮、齿轮或者皮带轮。
[0010]进一步的,翻板门下侧还设置有接料斗。
[0011]进一步的,翻板门顶部通过插销固定。
[0012]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3](1)本技术具备若干的混合槽,相当于将需要包膜的肥料分成了若干的部分,避免其集中在外壳底部,但是由于每个混合槽是相对独立的,所以在向上转动的过程中肥料颗粒会随着向上转动,随着转筒的转动,肥料颗粒不仅会相对外壳发生滑动,同时也会在混合槽内发生自转,增加其相互之间的滚动长度和路程。
[0014](2)每次转动到喷淋管组件的时候接收液态包膜剂,没有及时吸收的包膜剂会汇集至底部,在后续的转动过程中被吸收,不会造成浪费。
[0015](3)由于交换流道倾斜设置在混合槽的底部一侧,当混合槽转动过顶部后,其内的
肥料就会陆续从交换流道流出,击打在桨叶上使其快速转动搅拌,同时造成肥料相互之间分散后又聚集在底侧从移动到底部的其它混合槽的交换流道流入,从而使得不同混合槽之间既可以单独混合,又可相互混合,从而促进包膜过程的进行。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转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
‑
转筒,11
‑
进料通道,12
‑
翻板门,121
‑
插销,13
‑
接料斗,14
‑
支脚,2
‑
转筒,21
‑
混合槽,22
‑
混合腔,23
‑
密封板,24
‑
交换流道,25
‑
轴承,26
‑
搅拌轴,27
‑
桨叶,3
‑
转轴,4
‑
传动轮,5
‑
喷淋管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1]如图1
‑
3所示:
[0022]一种肥料包膜系统,包括外壳以及位于外壳内自由旋转的转筒21,所述转筒21圆周上均匀横向开设有若干的混合槽21,转筒21中心设置混合腔22,所述混合腔22内横向安装可自由转动的搅拌轴26,搅拌轴26上均匀安装有若干倾斜的桨叶27,混合槽21的底部一侧均倾斜设置有连通混合腔22的交换流道24;在外壳顶部竖直设置有进料通道11,且在外壳上部一侧安装有喷淋管组件5,在外壳底部一侧安装有与外壳曲率相同的翻板门12,所述外壳顶部中心设置有支脚14。
[0023]工作原理:相较于传统的螺旋滚筒包膜机,本技术具备若干的混合槽21,相当于将需要包膜的肥料分成了若干的部分,避免其集中在外壳底部,但是由于每个混合槽21是相对独立的,所以在向上转动的过程中肥料颗粒会随着向上转动,随着转筒21的转动,肥料颗粒不仅会相对外壳发生滑动,同时也会在混合槽21内发生自转,增加其相互之间的滚动长度和路程,每次转动到喷淋管组件5的时候接收液态包膜剂,没有及时吸收的包膜剂会汇集至底部,在后续的转动过程中被吸收,不会造成浪费,由于交换流道24倾斜设置在混合槽21的底部一侧,当混合槽21转动过顶部后,其内的肥料就会陆续从交换流道24流出,击打在桨叶27上使其快速转动搅拌,同时造成肥料相互之间分散后又聚集在底侧从移动到底部的其它混合槽21的交换流道24流入,从而使得不同混合槽21之间既可以单独混合,又可相互混合,从而促进包膜过程的进行。
[0024]考虑到在混合槽21内肥料自转的连续性与均匀性,混合槽21优先为弧形曲面,例如弧形曲面截面为半圆弧、半椭圆弧或者双曲线弧等对称的弧形曲面。
[0025]同时考虑到对搅拌轴26以及桨叶27的安装便利,转筒21两端设置可拆卸的密封板23,密封板23外侧中心分别设置转轴3,转轴3分别通过外壳两侧的轴座穿装,一侧的转轴3末端安装传动轮4,搅拌轴26两端分别通过轴承25安装在密封板23内侧中心,传动轮4可选
择链轮、齿轮或者皮带轮等。
[0026]包膜完成后打开翻板门12,翻板门12可采用顶部设置插销121固定,翻板门12安装在外壳底部一侧,打开后随着转筒21的旋转肥料会以混合槽21为单位逐步滚落,不设置在最底部是因为包膜剂会汇集至底部,避免因为密闭性导致渗漏,由于采用横向出料,可以在翻板门12下侧设置接料斗13。
[0027]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肥料包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位于外壳内自由旋转的转筒,所述转筒圆周上均匀横向开设有若干的混合槽,转筒中心设置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内横向安装可自由转动的搅拌轴,搅拌轴上均匀安装有若干倾斜的桨叶,混合槽的底部一侧均倾斜设置有连通混合腔的交换流道;在外壳顶部竖直设置有进料通道,且在外壳上部一侧安装有喷淋管组件,在外壳底部一侧安装有与外壳曲率相同的翻板门,所述外壳顶部中心设置有支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料包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槽为弧形曲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肥料包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曲面截面为半圆弧、半椭圆弧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霖,袁静,许建松,刘龙勇,李建国,项双林,骆豪,何黔红,赵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安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