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加工中空线光电位置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4334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加工中空线光电位置调节装置,包括传送带主体、加工箱体、调节组件和光电检测组件,传送带主体的一侧外部上安装有加工箱体,传送带主体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调节组件,传送带主体的一侧上设置有光电检测组件;传送带主体顶端外壁上两侧上固定有第二固定耳,第二固定耳之间的外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一双头丝杆,第一双头丝杆的中部外壁上固定有第一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调节组件,便于对传送带主体上的中空玻璃位置的定位和调整,使中空玻璃能顺利进入到加工箱体内,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也便于对不同宽度的中空玻璃进行调整,提高了设备的使用范围,设置的光电检测组件,便于对中孔玻璃的偏移进行检测。便于对中孔玻璃的偏移进行检测。便于对中孔玻璃的偏移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加工中空线光电位置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玻璃加工中空线光电位置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空玻璃它是用两片(或三片)玻璃,使用高强度高气密性复合粘结剂,将玻璃片与内含干燥剂的铝合金框架粘结,制成的高效能隔音隔热玻璃;中空玻璃多种性能优越于普通双层玻璃,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中空玻璃是将两片或多片玻璃以有效支撑均匀隔开并周边粘结密封,使玻璃层间形成有干燥气体空间的玻璃制品;在中空玻璃加工时,需要对中空线上的玻璃进行调整,然而目前的位置调节装置结构单一,使用不便于,不便于对玻璃在传送带上的位置进行定位和调整,降低了设备的加工效率,也不便于根据玻璃的宽度,进行检测和调整,增加了设备使用的局限性,不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加工中空线光电位置调节装置,本技术设置的调节组件,便于对传送带主体上的中空玻璃位置的定位和调整,使中空玻璃能顺利进入到加工箱体内,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也便于对不同宽度的中空玻璃进行调整,提高了设备的使用范围,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加工中空线光电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主体(1)、加工箱体(2)、调节组件(3)和光电检测组件(4),所述传送带主体(1)的一侧外部上安装有加工箱体(2),所述传送带主体(1)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调节组件(3),所述传送带主体(1)的一侧上设置有光电检测组件(4);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第二固定耳(31)、第一双头丝杆(32)、第一挡块(33)、第一移动块(34)、第一安装板(35)、调节轮(36)、第一带轮(37)、旋转电机(38)、第二带轮(39)和皮带(310),所述传送带主体(1)顶端外壁上两侧上固定有第二固定耳(31),所述第二固定耳(31)之间的外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一双头丝杆(32),所述第一双头丝杆(32)的中部外壁上固定有第一挡块(33),所述第一双头丝杆(32)位于第一挡块(33)两侧的外壁上均套接有第一移动块(34),且第一移动块(34)与第一双头丝杆(3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34)的底端外壁上焊接有第一安装板(35),所述第一安装板(35)的底端外壁上转动安装有多个调节轮(36),所述第一双头丝杆(32)穿过第二固定耳(31)外壁的一端上套接有第一带轮(37),所述传送带主体(1)的底端外壁上安装有旋转电机(38),所述旋转电机(38)输出轴的一端上固定有第二带轮(39),所述第二带轮(39)的外壁上套接有皮带(310),且皮带(310)的另一端套接于第一带轮(37)的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加工中空线光电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检测组件(4)包括支撑板(41)、第二双头丝杆(42)、第二移动块(43)、光电发射器(44)、第二挡板(45)、液压缸(46)、第二安装板(47)和光电接收器(48),所述传送带主体(1)的一侧上固定有两个支撑板(41),所述支撑板(41)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波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晟耀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