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景观河道上的挡土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419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边坡稳定支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景观河道上的挡土墙结构。包括相连为一个整体的挡墙底板挡墙立板挡墙肋板,所述挡墙底板下设置桩基;所述挡墙底板后端设置有后踵;挡墙底板和挡墙立板之间等间距设置多个挡墙肋板,所述的挡墙肋板顶部与挡墙立板之间设有植生槽;所述的挡墙立板与植生槽之间设有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孔设于挡墙立板上部并与植生槽连通,植生槽外壁贯通设置第二排水孔,第二排水孔连通植生槽及河道。可减少河道边坡开挖,拓展河道空间,增加绿化。化。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景观河道上的挡土墙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边坡稳定支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景观河道上的挡土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周边环境要求也日益增高,对水系进行的规划建设,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大部分城市城区内原有河道,由于城市蓝线的限定及外侧既有建筑物的布置使得河道岸坡的横向空间受到了限制,加之有些岸坡上种植树木,如拓展亲水空间,应尽量不对原有生态系统造成影响。为兼顾景观、生态、安全,必须从河道横向空间上进行重新构建。
[0003]传统的挡墙一般是尽量发挥自重和土体压重来平衡外侧的土压力,因此底板向土体内布置,这样无论是挡墙结构还是临时开挖边坡均会向渠道上开口方向延伸,对于具有限制性开挖的渠坡显然是不合适的。采用排桩方案,虽然可以减少开挖,但造价较高,桩体上无法进行绿化。采用仰斜式护坡虽然能少占用空间,相比不太明显,同时景观效果较差。
[0004]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减少河道边坡开挖、拓展河道横向空间,安全稳定,可进行绿化的景观挡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混凝土景观挡土墙结构,可减少河道边坡开挖,拓展河道空间,增加绿化。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景观河道上的挡土墙结构,包括相连为一个整体的挡墙底板挡墙立板挡墙肋板,所述挡墙底板下设置桩基;所述挡墙底板后端设置有后踵;挡墙底板和挡墙立板之间等间距设置多个挡墙肋板,所述的挡墙肋板顶部与挡墙立板之间设有植生槽;所述的挡墙立板与植生槽之间设有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孔设于挡墙立板上部并与植生槽连通,植生槽外壁贯通设置第二排水孔,第二排水孔连通植生槽及河道。
[0007]进一步的,所述挡墙立板后踵位于挡土一侧。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植生槽与挡墙肋板的顶高程均低于挡墙立板的顶高程。
[0009]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挡墙立板位于挡土一侧,其后设置后踵,为保持挡墙抗滑稳定性,挡墙底板下设置混凝土桩基。为增加挡墙立板刚度,增强挡土墙结构整体稳定性,每隔一段设置挡墙肋板,挡墙肋板顶部设置植生槽。挡墙立板顶高程一般按照景观蓄水位以上1.0m左右确定,这样既保证了植生槽位于景观水位以上,又可以将每隔一段布设的挡墙肋板隐没在水面以下,景观效果明显。同时即拓展了河道的亲水空间,又对岸坡不产生较大的影响。
[0010]挡墙立板后设有第一排水孔首先降低挡墙立板后地下水,另外第一排水孔与植生槽连通,植生槽内进行景观绿化,植生槽内上层铺设种植土,底部铺设碎石,植生槽外侧设
第二排水孔,将多余的雨水通过第二排水孔排到河道内,防止植生槽内雨水过多影响植物生长,外水通过植生槽水质得到净化。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一种水利工程混凝土景观挡土墙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中:1、挡墙立板;2、挡墙底板;3、挡墙肋板;4、桩基;5、植生槽;6、后踵;7、第一排水孔;8、第二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4]如图1所示,一种水利工程混凝土景观挡土墙结构,其包括相连为一个整体的挡墙立板1、挡墙底板2和挡墙肋板3,所述挡墙底板3下设置抗滑用的桩基4。所述挡墙底板2后端设置有后踵6,挡墙底板2和挡墙立板1之间等间距设置挡墙肋板3,增加了挡墙立板刚度和整体稳定性。所述的挡墙肋板3顶部与挡墙立板1内侧设置植生槽5,植生槽5内进行景观绿化,植生槽内上层铺设种植土,底部铺设碎石;所述的挡墙立板与植生槽之间设有第一排水孔7,所述第一排水孔7设于挡墙立板1上部并与植生槽5连通,植生槽5外壁贯通设置第二排水孔8,第二排水孔8连通植生槽5及河道,可以将多余的雨水通过第二排水孔排到河道内,防止植生槽内雨水过多影响植物生长,外水通过植生槽水质得到净化。
[0015]所述挡墙立板1、后踵6位于挡土一侧。
[0016]所述植生槽5与挡墙肋板3的顶高程均低于挡墙立板1的顶高程。挡墙立板顶高程一般按照景观蓄水位以上1.0m左右确定,这样既保证了植生槽位于景观水位以上,又可以将每隔一段布设的挡墙肋板隐没在水面以下,景观效果明显。同时即拓展了河道的亲水空间,又对岸坡不产生较大的影响。
[0017]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景观河道上的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为一个整体的挡墙底板(2)、挡墙立板(1)、挡墙肋板(3),所述挡墙底板(2)下设置桩基(4);所述挡墙底板(2)后端设置有后踵(6);挡墙底板(2)和挡墙立板(1)之间等间距设置多个挡墙肋板(3),所述的挡墙肋板(3)顶部与挡墙立板(1)之间设有植生槽(5);所述的挡墙立板(1)与植生槽之间设有第一排水孔(7),所述第一排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志陶欧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