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离室探测器的X、γ辐射探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416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离室探测器的X、γ辐射探测电路,包括与电离室探测器连接的静电计级前置放大电路,以及均与静电计级前置放大电路连接的量程切换电路、自动调零电路和微控制器,所述量程切换电路包括继电器K1、三极管Q1、电阻R11、电阻R12和电容C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静电计级前置放大电路和量程切换电路,通过量程切换电路中继电器常开触点的打开和闭合构成两个档位的X、γ辐射探测电路,通过两个档位的X、γ辐射探测电路循环切换,实现0.5μSv/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离室探测器的X、
γ
辐射探测电路


[0001]本技术属于X、γ辐射探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离室探测器的X、γ辐射探测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外同类X、γ辐射探测仪器主要使用GM管(盖革

弥勒) 探测器或闪烁体探测器,GM探测器因其灵敏度高、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但其对环境要求相对较高,在高温、腐蚀甚至是事故工况下容易损坏,一般测量范围为4至5个数量级,测量误差较大;闪烁体探测器由于其能量分辨性好、测量精度高等特点常用于环境中γ剂量和工艺管道的测量,但其工艺复杂,价格相对较高,测量范围为3至4个数量级;这两种探测器的能量响应都在60keV以上,对于测量范围要求较大的场所并不适用。鉴于此,我们现需要一种测量范围满足需求、测量结果准确的基于电离室探测器的X、γ辐射探测电路,以满足现有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电离室探测器的X、γ辐射探测电路,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通过设置静电计级前置放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离室探测器的X、γ辐射探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电离室探测器(1)连接的静电计级前置放大电路(2),以及均与静电计级前置放大电路(2)连接的量程切换电路(3)、自动调零电路(4)和微控制器(5);所述静电计级前置放大电路(2)包括电压跟随器U1、电流放大器U2和运算放大器U3;电流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与电离室探测器U4的收集极连接,电流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分两路,一路经电阻R2与运算放大器U3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另一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单刀双掷开关S2的动端连接,单刀双掷开关S2的一个不动端与手动调零电路连接,单刀双掷开关S2的另一个不动端与自动调零电路(4)连接;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分两路,一路与运算放大器U3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另一路经电阻R3与电离室探测器U4的保护极连接;电流放大器U2的输出端与电压跟随器U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压跟随器U1的输出端分两路,一路与电压跟随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另一路为静电计级前置放大电路(2)的输出端;所述量程切换电路(3)包括继电器K1、三极管Q1、电阻R11、电阻R12和电容C1,三极管Q1的基极经电阻R13与微控制器(5)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两路,一路与二极管U5的阳极连接,另一路经继电器K1的线圈与+5V电源连接,二极管U5的阴极与+5V电源连接,电流放大器U2的输出端依次经电阻R12和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与电流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11和电容C1均并联在电流放大器U2的输出端与电流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离室探测器的X、γ辐射探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室探测器(1)的高压极通过开关S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建伟关伟张一涵贾小明张鑫宋静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中核核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