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温室种植使用CO2气体肥料的自动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399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温室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温室种植使用CO2气体肥料的自动化装置,包括气瓶和主管道,主管道底端设有排气机构,排气机构包括波纹管、排气管和调节机构,排气管设在波纹管底端,排气管两端均设有发酵产气机构,波纹管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排气管底端开设有排气孔A,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主管道安装在温室大盆顶部,排气机构用于排气,启动气泵将气瓶内部的CO2输送至主管道、波纹管和排气管,并通过排气孔A排出,排气管悬置在种植作物顶部,可将CO2自动化且均匀地排放至温室大棚内,且可通过气泵控制CO2施肥量,提高温室种植CO2施肥的便捷性。施肥的便捷性。施肥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温室种植使用CO2气体肥料的自动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设施农业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温室种植使用CO2气体肥料的自动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生产、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
[0003]设施温室中由于作物的呼吸作用,大量消耗温室内CO,特别是日出后CO2浓度持续下降,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CO2需补偿80—150PPM。因此,CO2的缺乏已成为作物生长的重要障碍,人工增施气体肥料CO2能保障设施温室作物生长和促进作物增产。
[0004]现有技术中的CO2气体肥料施肥,一般采用生物分解法和成品气法,生物分解法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CO2,常用增施有机肥和畜禽粪便堆沤,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CO2,但该方法产气缓慢,不易控制。成品气法即工业制取或回收的成品CO2经压缩贮存于钢瓶内,通过将钢瓶中的CO2排放至温室大棚内,以达到气体肥料施肥目的,但是现有技术中缺少将钢瓶中的CO2气体自动化且均匀地排放至温室大棚内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技术目的
[0006]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温室种植使用CO2气体肥料的自动化装置,将工业废弃CO2作为设施温室的新能源气体肥料自动化且均匀地排放至温室大棚内,实现变废为宝,并可控制CO2施肥量,从而提高温室种植CO2施肥的便捷性特点,提高作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和效率,促进根系发育,提高产品品质,并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也保障了设施温室处于经济节能状态,实现温室的CO2气肥无人值守自动化运行。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温室种植使用CO2气体肥料的自动化装置,包括气瓶和主管道,主管道底端设有排气机构,排气机构包括波纹管、排气管和调节机构,排气管设在波纹管底端,调节机构设置两个,调节机构分布在波纹管的两侧,排气管两端均设有发酵产气机构;
[0009]波纹管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与主管道固定连接,连接管与主管道连通,波纹管底端与排气管固定连接,波纹管与排气管连通,排气管呈弧形,排气管底端开设有排气孔A。
[0010]优选的,调节机构包括横板和支杆,横板一端与连接管固定连接,横板上开设有滑槽,滑槽贯穿横板,支杆底端与排气管铰接,支杆顶端铰接有底托盘,底托盘顶端固定连接有螺杆,螺杆穿过滑槽并延伸至横板顶端,螺杆顶端螺纹连接有螺帽。
[0011]优选的,螺帽底端固定连接有上压环。
[0012]优选的,两个调节机构以排气管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
[0013]优选的,发酵产气机构包括盒体,盒体一侧安装有门体,盒体远离门体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排气孔B。
[0014]优选的,盒体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绳,连接绳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排气管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钩,连接环套接在固定钩上。
[0015]优选的,主管道上安装有阀门,气瓶上连接有输气软管,输气软管远离气瓶的一端连接有气泵,主管道与气泵连接。
[001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7]1、本技术通过将主管道安装在温室大盆顶部,排气机构用于排气,启动气泵将气瓶内部的CO2输送至主管道、波纹管和排气管,并通过排气孔排出,排气管悬置在种植作物顶部,可将CO2自动化且均匀地排放至温室大棚内,且可通过气泵控制CO2施肥量,提高温室种植CO2施肥的便捷性;
[0018]2、本技术通过在排气管上设置调节机构,并设置波纹管与排气管连接,波纹管可伸长或缩短,调节机构可达到调节排气管的高度并固定的功能,能适应于温室大棚内种植作物的高度,使用时适应性高;
[0019]3、本技术通过设置发酵产气机构,打开门体在盒体内填入有机肥和畜禽粪便堆沤,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CO2,发酵产生的CO2气体通过排气孔排出,可辅助和补充CO2气体施肥,降低施肥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排气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排气管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机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发酵产气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1、气瓶;2、主管道;201、阀门;3、排气机构;4、波纹管; 401、连接管;5、排气管;501、排气孔A;502、固定钩;6、调节机构;601、横板;602、滑槽;603、支杆;604、底托盘;605、螺杆;606、螺帽;607、上压环;7、发酵产气机构;701、盒体;702、门体;703、排气孔B;704、连接绳;705、连接环;8、输气软管;9、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7]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温室种植使用CO2气体肥料的自动化装置,包括气瓶1和主管道2,主管道2底端设有排气机构3,排气机构 3包括波纹管4、排气管5和调节机构6,排气管5设在波纹管4底端,调节机构6设置两个,调节机构6分布在波纹管4的两侧,排气管5两端均设有发酵产气机构7;
[0028]波纹管4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401,连接管401与主管道2固定连接,连接管401与主管道2连通,波纹管4底端与排气管5固定连接,波纹管4与排气管5连通,排气管5呈弧形,排气管5底端开设有排气孔A501。
[0029]需要说明的是,主管道2上安装有阀门201,气瓶1上连接有输气软管8,输气软管8远离气瓶1的一端连接有气泵9,主管道2与气泵9连接,气瓶1内部储存CO2气体,主管道2安装在温室大盆顶部,排气机构3用于排气,启动气泵9将气瓶1内部的CO2输送至主管道2、波纹管4和排气管5,并通过排气孔A501排出,排气管5悬置在种植作物顶部,可将CO2自动化且均匀地排放至温室大棚内,且可通过气泵9控制CO2施肥量,提高温室种植CO2施肥的便捷性,排气管5呈弧形,可使CO2更易向种植作物集中,提高施肥效果。
[0030]在一些实施例,气泵9具有物联网通讯功能的气泵,可被远程调节。本申请的装置用于设施温室的CO2气体肥料智能自动化系统,该系统通过传感器探测头(CO2检测头)准确采集设施温室内的环境因子(光、热、水、气、肥)等参数,采集的参数经数据转换后,再由监控总机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智能化处理,对照预设专家系统中预设的标准,根据作物生长所需的最佳条件,发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温室种植使用CO2气体肥料的自动化装置,包括气瓶(1)和主管道(2),其特征在于,主管道(2)底端设有排气机构(3),排气机构(3)包括波纹管(4)、排气管(5)和调节机构(6),排气管(5)设在波纹管(4)底端,调节机构(6)设置两个,调节机构(6)分布在波纹管(4)的两侧,排气管(5)两端均设有发酵产气机构(7);波纹管(4)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401),连接管(401)与主管道(2)固定连接,连接管(401)与主管道(2)连通,波纹管(4)底端与排气管(5)固定连接,波纹管(4)与排气管(5)连通,排气管(5)呈弧形,排气管(5)底端开设有排气孔A(5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室种植使用CO2气体肥料的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6)包括横板(601)和支杆(603),横板(601)一端与连接管(401)固定连接,横板(601)上开设有滑槽(602),滑槽(602)贯穿横板(601),支杆(603)底端与排气管(5)铰接,支杆(603)顶端铰接有底托盘(604),底托盘(604)顶端固定连接有螺杆(605),螺杆(605)穿过滑槽(602)并延伸至横板(601)顶端,螺杆(605)顶端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王松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国信卓越认证与标准化事务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