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包括其的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95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包括负极集流体和形成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硅基活性物质和包括单壁碳纳米管的导电物质,其中所述单壁碳纳米管的拉曼R值(D带峰值强度(Id)/G带峰值强度(Ig))为0.01至0.1。峰值强度(Ig))为0.01至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包括其的二次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用负极和包括该负极的二次电池,更具体地,涉及包括硅基负极活性物质的二次电池用负极和包括该负极的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2]二次电池是可重复充电和放电的电池。随着信息通信和显示行业的发展,二次电池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通信设备,例如便携式摄像机、移动电话和笔记本电脑。二次电池的实例可以包括锂二次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其中,锂二次电池的工作电压和每单位重量的能量密度较高,并且在充电速度和重量轻方面是有益的。就这一点而言,已经积极开发了锂二次电池并将其用作电源。
[0003]锂二次电池可以包括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包括正极、负极和隔膜(separator);以及浸没该电极组件的电解液。锂二次电池可以进一步包括例如软包(pouch)形状的外壳,电极组件和电解液容纳在该外壳中。
[0004]近来,随着锂二次电池的应用领域已经从小型电子设备扩展到例如混合动力汽车的大型设备,因此通过现有的锂二次电池可能无法实现足够的容量特性和输出特性。
[0005]例如,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包括:负极集流体;和形成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硅基活性物质以及包括单壁碳纳米管的导电物质,其中所述单壁碳纳米管的拉曼R值(D带峰值强度(Id)/G带峰值强度(Ig))为0.01至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中基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总重量,所述硅基活性物质的含量为5重量%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中基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总重量,所述单壁碳纳米管的含量为0.02重量%至0.2重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中所述单壁碳纳米管的长度为5μm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中所述单壁碳纳米管的直径为1.2nm至2n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形成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硅基活性物质以及包括所述单壁碳纳米管的第一导电物质;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裵芝希金在蓝金正焕闵载鈗裵相元李明鲁李容锡
申请(专利权)人:SK新技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