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391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4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太阳能供热系统,该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储热水罐2、风机盘管3、循环水泵4、太阳能电池板11、蓄电池12以及充放电控制器13。其中,太阳能集热器1的出水口101与储热水罐2的第一进水口201相连,太阳能集热器1的进水口102与储热水罐2第一出水口202相连;风机盘管3的第三出水口301通过循环水泵4与储热水罐2第二进水口203相连,风机盘管3的第三进水口302与储热水罐2的第二出水口204相连。储热水罐2的底部高于太阳能集热器1的顶部。太阳能电池板11、蓄电池12、循环水泵4、风机盘管3的风机31均与充放电控制器13相连。本申请公开的太阳能供热系统,减少用电设备,无需外界供电,系统运行简单可靠,维护成本低。维护成本低。维护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供热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太阳能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方案中太阳能供热系统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加热载热介质,载热介质为特殊介质,其熔点为

60℃,沸点为160℃;载热介质通过储热水箱内的换热器与水箱内的水换热,并将热量储存在储热水箱中;太阳能集热器和储热水箱内换热器通过定频循环泵驱动工质循环;储热水箱和风机盘管之间通过变频循环泵驱动水循环;此外太阳能供热系统的供电部分设置有逆变器、配电箱以及RS485通信接口等。
[0003]目前现有技术方案中太阳能供热系统存在以下缺点:
[0004]1)系统采用两个循环泵并且在储热水罐内布置电加热器,耗电部件较多;若仅依靠太阳能电池板供电,所需的电池板面积和储能容量大,因此成本高昂,故障率高,不利于运行维护。
[0005]2)系统设有逆变器、配电箱等,并使用RS485接口通信,因此系统复杂,系统维护的技术门槛高。
[0006]3)采用特殊的载热介质以满足设备防冻需求,导致系统的载热介质补充困难,成本高,维护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太阳能供热系统。
[0008]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太阳能供热系统,减少用电设备,不依赖外界供电独立运行,并且运行简单可靠,维护成本低廉。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了一种太阳能供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储热水罐(2)、风机盘管(3)、循环水泵(4)、太阳能电池板(11)、蓄电池(12)以及充放电控制器(13),
[0010]其中,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包括出水口(101)和进水口(102),所述出水口(101) 位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的顶部,所述进水口(102)位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的底部;
[0011]所述储热水罐(2)包括第一进水口(201)、第一出水口(202)、第二进水口(203) 和第二出水口(204),所述第一进水口(201)和所述第二出水口(204)位于所述储热水罐(2)侧壁的上部,所述第一出水口(202)位于所述储热水罐(2)的底部,所述第二进水口 (203)位于所述储热水罐(2)侧壁的下部;
[0012]所述风机盘管(3)包括风机(31)和(盘管32),所述盘管(32)进一步包括第三出水口(301)和第三进水口(302),所述第三出水口(301)位于所述盘管(32)的底部,所述第三进水口(302)位于所述盘管(32)的顶部;
[0013]所述出水口(101)与所述第一进水口(201)相连,所述进水口(102)与所述第一出水口(202)相连,所述第三出水口(301)通过所述循环水泵(4)与所述第二进水口(203) 相连,所述第三进水口(302)与所述第二出水口(204)相连;
[0014]所述储热水罐(2)的底部高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的顶部;
[0015]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1)、所述蓄电池(12)、所述循环水泵(4)、所述风机(31)均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13)相连。
[0016]可选的,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所述储热水罐(2)和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1)设置在室外,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与水平面的夹角保持为第一预设倾角,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1) 与水平面的夹角保持为第二预设倾角。
[0017]可选的,所述储热水罐(2)的底部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的顶部两者的高度差在0.3m 至1m之间。
[0018]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排气口(5),所述排气口(5)设置于所述出水口(101)与所述第一进水口(201)之间的管道上。
[0019]可选的,所述储热水罐(2)还包括压力平衡口(6),所述压力平衡口(6)设置于所述储热水罐(2)的顶部。
[0020]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净水罐(8),所述储热水罐(2)还包括浮球阀(7),
[0021]所述浮球阀(7)包括阀门(71)和浮球(72),所述浮球(72)漂浮在所述储热水罐(2) 内的水面上,所述阀门(71)设置于所述储热水罐(2)侧壁的上部,所述阀门(71)和所述浮球(72)通过机械连杆连接;
[0022]所述净水罐(8)中的净水通过所述阀门(71)流入所述储热水罐(2)。
[0023]可选的,所述储热水罐(2)还包括溢流口(9),所述溢流口(9)设置于所述储热水罐 (2)侧壁的上部。
[0024]可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9)的位置高于满水状态时的水位预设值。
[0025]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自力式排水阀(10),所述自力式排水阀(10)设置于所述进水口(102)与所述第一出水口(202)之间的管路上,所述自力式排水阀(10)的位置位于所述太阳能供热系统的最底端。
[0026]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感温包(111),所述感温包(111)设置在所述自力式排水阀(10) 的上游。
[0027]本申请提出的太阳能供热系统,利用太阳能光热转换实现供暖,利用太阳能光电转换为系统供电,不依赖外界供电独立运行,节能环保,运行可靠,并且维护成本低廉。
[0028]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0]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1]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三;
[0032]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四;
[0033]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五;
[0034]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六。
具体实施方式
[003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3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不能理解为限制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0037]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太阳能供热系统。
[0038]图1为太阳能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太阳能供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储热水罐2、风机盘管3、循环水泵4、太阳能电池板11、蓄电池12以及充放电控制器13。
[0039]在本实施例中,太阳能供热系统中内部载热介质将水作为载热介质,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并且提高了维护便捷性。
[0040]具体地,太阳能集热器1可包括出水口101和进水口102,出水口101位于太阳能集热器 1的顶部,进水口102位于太阳能集热器1的底部。
[0041]储热水罐2包括第一进水口201、第一出水口202、第二进水口203和第二出水口204。其中,第一进水口201和第二出水口204位于储热水罐2侧壁的上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储热水罐(2)、风机盘管(3)、循环水泵(4)、太阳能电池板(11)、蓄电池(12)以及充放电控制器(13),其中,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包括出水口(101)和进水口(102),所述出水口(101)位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的顶部,所述进水口(102)位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的底部;所述储热水罐(2)包括第一进水口(201)、第一出水口(202)、第二进水口(203)和第二出水口(204),所述第一进水口(201)和所述第二出水口(204)位于所述储热水罐(2)侧壁的上部,所述第一出水口(202)位于所述储热水罐(2)的底部,所述第二进水口(203)位于所述储热水罐(2)侧壁的下部;所述风机盘管(3)包括风机(31)和盘管(32),所述盘管(32)进一步包括第三出水口(301)和第三进水口(302),所述第三出水口(301)位于所述盘管(32)的底部,所述第三进水口(302)位于所述盘管(32)的顶部;所述出水口(101)与所述第一进水口(201)相连,所述进水口(102)与所述第一出水口(202)相连,所述第三出水口(301)通过所述循环水泵(4)与所述第二进水口(203)相连,所述第三进水口(302)与所述第二出水口(204)相连;所述储热水罐(2)的底部高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的顶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1)、所述蓄电池(12)、所述循环水泵(4)、所述风机(31)均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13)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所述储热水罐(2)和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1)设置在室外,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与水平面的夹角保持为第一预设倾角,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1)与水平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际辉白宁沈峰韩雨辰郭霄宇兰昊牛明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