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极片涂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3851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极片涂布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极片涂布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涂头,所述涂头包括计量辊、粘料辊和涂层辊,所述计量辊、粘料辊和涂层辊分别由旋转驱动部驱动,所述计量辊与粘料辊的工作表面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所述粘料辊与涂层辊的工作表面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所述计量辊、粘料辊和涂层辊均通过涂层压力调节装置与机架连接,所述涂层辊的工作表面与极片基带的表面接触,涂层辊转动时将浆料均匀涂覆在极片基带的表面上,在涂覆过程中浆料不会产生起雾和飞溅,浆料利用率高,浆料涂覆的速度快,且涂层压力调节装置可以实时调节涂覆压力从而实时控制涂层厚度,涂层厚度稳定性好,精度高。精度高。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极片涂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极片涂布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极片涂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的生产包括极片制造工艺、电池组装工艺以及最后的注液、预充、化成、老化工艺。在极片制造工艺阶段,可细分为浆料制备、浆料涂覆、极片辊压、极片干燥等工艺。浆料涂覆是继制备浆料完成后的下一道工序,此工序主要目的是将稳定性好、粘度好、流动性好的浆料均匀地涂覆在正负极集流体上。极片涂布对成品电池容量、电池的安全性、电池性能一致性和电池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
[0003]传统进行浆料的涂覆一般采用涂覆辊转动带动浆料涂覆到基材上,再用刮刀将多余的浆料刮除,但此种方法精度不高,涂覆不够均匀,容易导致生产的极片质量不佳,且当浆液粘度发生变化,不能精确控制涂布厚度,对于粘度较大或者较小的涂料,无法保证获得厚薄均匀的厚涂层,难以实现对涂层厚度的精确控制。
[0004]授权公告号为CN 207271543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池极片涂布烘干装置,该装置通过第一涂布头和第二涂布头实现双面涂布,但第一涂布头和第二涂布头中的浆料供给是由动力泵来实现的,动力泵的实际排量与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无法精准控制涂布头的喷涂量,并且在涂覆过程中,浆料容易起雾飞溅,造成浪费,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极片涂布装置,具有涂覆的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涂层的厚度更均匀,外观质量好,涂层厚度控制精准等优点。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r/>[0007]一种电池极片涂布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涂头,所述涂头包括计量辊、粘料辊和涂层辊,所述计量辊、粘料辊和涂层辊分别由旋转驱动部驱动,所述计量辊与粘料辊的工作表面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所述粘料辊与涂层辊的工作表面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所述计量辊、粘料辊和涂层辊均通过涂层压力调节装置与机架连接,所述涂层辊的工作表面与极片基带的表面接触。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驱动部驱动粘料辊转动时将浆料沾附在粘料辊工作表面,随着转料辊的持续转动,沾附在粘料辊表面的浆料运动至粘料辊和涂层辊的间隙中并随着涂层辊的转动逐渐转移到与粘料辊转动方向相对的涂层辊的工作表面,由于涂层辊的的工作表面与极片基带的表面接触,因此涂层辊在转动时涂层辊工作表面的浆料被均匀涂覆在极片基带的表面上,涂覆过程中浆料不会产生起雾和飞溅,浆料利用率高,且浆料涂覆的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涂层压力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滑道、与固定滑道滑动配合的滑块和驱动滑块沿固定滑道往复运动的直线驱动部,所述固定滑道和直线驱动部均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计量辊、粘料辊和涂层辊依次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滑块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液压伺服驱动装置的压力、速度、位置为全闭环数字控制,自动化程度高,精度好,其压力、速度可编程控制,满足各种工艺需要,还可以实现远程自动控制,因此直线驱动部优选伺服液压缸,伺服液压缸驱动滑块沿固定滑道往复运动,固定滑道上主要设有三个工作位:涂布位置:保证涂层辊的工作表面与极片基带的表面接触,实现浆料涂覆;中间位置:使涂层辊的工作表面与极片基带的表面分开一定距离,便于清洗或者手动调整时不会触碰到极片基带;后位:使涂层辊的工作表面与极片基带的表面分开较大距离,为换辊或者维修预留足够的空间,另外,利用伺服液压缸驱动滑块还可以实时调整涂层辊的工作表面与极片基带的表面之间的压力,以保证极片基带上涂层厚度的均匀性,此时计量辊、粘料辊和涂层辊与滑块形成一个整体结构,通过伺服液压缸实时调整涂层辊的工作表面与极片基带的表面之间的压力的时候,各辊同时随滑块一起运动,避免了分别调整时辊子之间振动产生相互干扰的现象,能够有效改善涂层厚度的精度和稳定性。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座上设有间隙调整装置。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隙调整装置一般为手动调整机构,用于调整计量辊、粘料辊和涂层辊工作表面之间的间隙,通过调整计量辊与粘料辊的工作表面之间的间隙可以有效控制被粘料辊沾附的浆料的量,从而实现辅助调整涂层厚度的效果,通过调整粘料辊和涂层辊的工作表面之间的间隙可以有效控制被涂层辊沾附的浆料的量,进一步实现辅助调整涂层厚度的效果,通过调整涂层辊的工作表面与极片基带的表面之间间隙可以有效控制涂层辊的工作表面与极片基带的表面之间的压力,从而进一步实现极片基带上涂层厚度的调整。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料辊的下方设有为粘料辊提供浆料的浆料槽,所述粘料辊的下沿没入浆料槽中。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浆料槽用于容纳浆料并在粘料辊旋转的过程中带动浆料,使浆料附着在粘料辊的工作表面,同时,浆料槽还可以收集各辊上滴落的多余浆料,减少浪费。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用于支撑极片基带的支撑辊,所述支撑辊安装在机架上。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辊用于对极片基带进行支撑,保证极片基带与涂层辊的工作表面保持一定的接触压力,从而保证浆料能够被均匀的涂覆在极片基带的表面。
[001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料辊轴承座下方设有用于检测当前涂层压力的压力检测单元,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滑块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极片基带与涂层辊的工作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接触压力,由于计量辊、粘料辊和涂层辊均固定在滑块上,计量辊、粘料辊和涂层辊与滑块形成一个整体,涂层辊的工作表面与极片基带之间的工作压力会通过粘料辊轴承座传递给下方的压力检测单元,压力检测单元实时检测涂层压力,通过将涂层压力与设定的涂层目标压力进行比较,然后再通过压力控制算法得出伺服液压缸的实际工作位。
[001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涂头有两组,分别为上涂头和下涂头,所述上涂头和下涂头分别与极片基带的两个表面相对,所述上涂头和下涂头结构相同,所述上涂头和下涂头中涂层辊的工作表面分别与极片基带的两个表面接触。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涂头和下涂头可以对极片基带的上下两个表面同时涂
覆,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从上下两个表面同时涂覆,使得极片基带的两侧均匀受力,因此极片基带在两侧涂层辊的压力作用下,不会产生变形,产品的外观质量更好。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技术通过涂层辊的的工作表面与极片基带的表面接触从而使涂层辊在转动时其工作表面的浆料被均匀涂覆在极片基带的表面上,适应性好,低粘度和高粘度的浆液都适应,在涂覆过程中浆料不会产生起雾和飞溅,浆料利用率高,且浆料涂覆的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0023]2.本技术通过伺服液压缸实时调整涂层辊的工作表面与极片基带的表面之间的压力,从而实时控制涂层厚度,另外各辊同时随滑块一起运动,避免了分别调整时辊子之间振动产生相互干扰的现象,能够有效改善涂层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极片涂布装置,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涂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头(2)包括计量辊(21)、粘料辊(22)和涂层辊(23),所述计量辊(21)、粘料辊(22)和涂层辊(23)分别由旋转驱动部(24)驱动,所述计量辊(21)与粘料辊(22)的工作表面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所述粘料辊(22)与涂层辊(23)的工作表面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所述计量辊(21)、粘料辊(22)和涂层辊(23)均通过涂层压力调节装置(25)与机架(1)连接,所述涂层辊(23)的工作表面与极片基带(3)的表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压力调节装置(25)包括固定滑道(251)、与固定滑道(251)滑动配合的滑块(252)和驱动滑块(252)沿固定滑道(251)往复运动的直线驱动部(253),所述固定滑道(251)和直线驱动部(253)均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计量辊(21)、粘料辊(22)和涂层辊(23)依次通过轴承座(26)固定在滑块(25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先锋陈念
申请(专利权)人:骆驼集团武汉光谷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