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独立型逃生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77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独立型逃生设备,包括前侧设进口门且后侧设出口窗的柜体,以及可呈L形收折在柜体内部并在驱动结构作用下可呈水平状外露在柜体后侧外的折叠平台;折叠平台包括与柜体左右两侧下部转动连接的第一平台,以及与第一平台转动连接的第二平台;第二平台上设有逃生口,且第二平台上对应逃生口固定有上口敞开的逃生布袋滑道,逃生布袋滑道在折叠平台呈L形时收纳于柜体内部、并在折叠平台向柜体外运动时被折叠平台推出柜体外、且在折叠平台呈水平状时悬于柜体后侧外的第二平台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占用空间小,可独立使用,简单高效,能实现从高层建筑快速逃生,并能保障逃生人员的安全性。并能保障逃生人员的安全性。并能保障逃生人员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独立型逃生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到消防安全
,尤其涉及到一种高层建筑独立型逃生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高层建筑由于楼层高,里面的人员多,当发生意外事件需尽快疏散人员时速度比较慢,容易产生混乱,而火灾产生的烟是有毒气体,容易将人熏倒,楼道是烟最多的地方,不能使用,电梯也会关闭,人们只能等待救援,非常被动,没有能自己快速安全逃离高层建筑的应急自救装置。
[0003]因此设计一种可以安装在室内,同时又可以很好的与建筑物进行结合,不影响建筑物本身结构,并且人员可以自行进行操作,进行安全、快速的从多层建筑逃离的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独立型逃生设备。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独立型逃生设备,该高层建筑独立型逃生设备包括前侧设进口门且后侧设出口窗的柜体,以及可呈L形收折在所述柜体内部并在驱动结构作用下可呈水平状外露在所述柜体后侧外的折叠平台;所述折叠平台包括与所述柜体左右两侧下部转动连接的第一平台,以及与所述第一平台转动连接的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上设有逃生口,且所述第二平台上对应所述逃生口固定有上口敞开的逃生布袋滑道,所述逃生布袋滑道在所述折叠平台呈L形时收纳于所述柜体内部、并在所述折叠平台向所述柜体外运动时被所述折叠平台推出所述柜体外、且在所述折叠平台呈水平状时悬于所述柜体后侧外的第二平台下方。
[0007]优选的,所述进口门为电动对开门,且所述进口门上设有火灾报警器及设备状态显示屏。
[0008]优选的,所述柜体固定安装在高层建筑靠近外墙的窗户口、阳台上或镶嵌在所述外墙内部;
[0009]所述出口窗为对开电动窗,且所述出口窗的外部装饰与所述外墙的外部装饰一致。
[0010]优选的,所述柜体内下部固定有水平的通道平台,所述通道平台的下方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进口门和所述出口窗电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驱动结构为用于驱动所述折叠平台自L形展开至水平状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一端与所述通道平台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平台转动连接,所述折叠平台呈L形时,所述通道平台、所述电动
推杆及所述第一平台相连侧视呈反Z形。
[0012]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在所述折叠平台呈水平状时斜拉稳固所述折叠平台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钢丝绳分列在所述折叠平台左右两侧,两个所述钢丝绳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平台的自由端左右两侧对应连接,两个所述钢丝绳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柜体后侧上端内壁的左右两侧对应连接。
[0013]优选的,还包括围绕所述逃生口呈半包围状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台上的多个防护杆,所述多个防护杆均匀分布在所述逃生口的后侧及左右两侧,所述多个防护杆在所述折叠平台呈L形时均被锁止件锁定并平行贴附在所述第二平台背离所述逃生布袋滑道的一侧,且所述多个防护杆在所述折叠平台呈水平状时均由所述锁止件解锁并在弹性支撑件的支撑下呈竖直状。
[0014]优选的,所述弹性支撑件为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支撑的防护杆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台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弹性支撑件为对应每个防护杆设置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支撑的防护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台固定连接;
[0016]所述锁止件对应所述逃生口后侧的防护杆设置,所述锁止件包括具有弹性的第一开口环和第二开口环,所述第一开口环通过链条与所述逃生口后侧防护杆的端部固连连接,所述第二开口环固定在所述第一平台上,所述链条穿过所述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上设置有供所述链条穿过的长条孔;
[0017]所述折叠平台呈L形时,所述第一开口环和所述第二开口环相互套扣,所述逃生口后侧的防护杆被锁定,所述逃生口后侧的防护杆将所述逃生口左右两侧的防护杆依次抵压,所述逃生口左右两侧的防护杆随所述逃生口后侧的防护杆分三层依次平行贴附在所述第二平台背离所述逃生布袋滑道的一侧。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间的转动角度为90度,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的总长度小于所述出口窗的窗口高度。
[0019]在上述实施例中,本申请提出的折叠平台收折后连同逃生布袋滑道一起收纳在柜体内部,占用空间相对更小,柜体的尺寸相对更小,而折叠平台伸到柜体外时呈水平状形成逃生平台,与此同时,逃生布袋滑道被折叠平台推出柜体外,逃生布袋滑道自由垂下形成从高层逃生到地面的独立逃生通道,而多个防护杆的设置,能避免逃生人员意外跌落,提高了安全性,减少逃生人员发生意外。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层建筑独立型逃生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层建筑独立型逃生设备安装在外墙上未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层建筑独立型逃生设备安装在外墙上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层建筑独立型逃生设备未使用状态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层建筑独立型逃生设备在使用状态下的侧视剖
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层建筑独立型逃生设备未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层建筑独立型逃生设备在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层建筑独立型逃生设备,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0]如图1

5所示,该高层建筑独立型逃生设备包括前侧设进口门2且后侧设出口窗3的柜体1,以及可呈L形收折在柜体1内部并在驱动结构作用下可呈水平状外露在柜体1后侧外的折叠平台。
[0031]在本实施例中,柜体1固定安装在高层建筑靠近外墙9的窗户口、阳台上或镶嵌在外墙9内部,进口门2为电动对开门,并且进口门2上设有火灾报警器8及设备状态显示屏16,进口门2开启时与建筑物室内连通;出口窗3为对开电动窗,并且出口窗3的外部装饰与外墙9的外部装饰一致,形成假窗,不会影响建筑物的整体外观。
[0032]所述折叠平台包括与柜体1左右两侧下部转动连接的第一平台4,以及与第一平台4转动连接的第二平台5。第一平台4与柜体1左右两侧下部之间以及第一平台4与第二平台5之间均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转轴作为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独立型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侧设进口门且后侧设出口窗的柜体,以及可呈L形收折在所述柜体内部并在驱动结构作用下可呈水平状外露在所述柜体后侧外的折叠平台;所述折叠平台包括与所述柜体左右两侧下部转动连接的第一平台,以及与所述第一平台转动连接的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上设有逃生口,且所述第二平台上对应所述逃生口固定有上口敞开的逃生布袋滑道,所述逃生布袋滑道在所述折叠平台呈L形时收纳于所述柜体内部、并在所述折叠平台向所述柜体外运动时被所述折叠平台推出所述柜体外、且在所述折叠平台呈水平状时悬于所述柜体后侧外的第二平台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独立型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门为电动对开门,且所述进口门上设有火灾报警器及设备状态显示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层建筑独立型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固定安装在高层建筑靠近外墙的窗户口、阳台上或镶嵌在所述外墙内部;所述出口窗为对开电动窗,且所述出口窗的外部装饰与所述外墙的外部装饰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层建筑独立型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内下部固定有水平的通道平台,所述通道平台的下方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进口门和所述出口窗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层建筑独立型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为用于驱动所述折叠平台自L形展开至水平状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一端与所述通道平台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平台转动连接,所述折叠平台呈L形时,所述通道平台、所述电动推杆及所述第一平台相连侧视呈反Z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层建筑独立型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在所述折叠平台呈水平状时斜拉稳固所述折叠平台的钢丝绳,所述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豪杰黄鹤菲黄鹤翔尹慧杨冰佳赵冬梅郭凌兰孟钊光程晓芬李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蓝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