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Q-ACK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313703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4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HARQ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HARQ-ACK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0001]本申请属于无线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HARQ-ACK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HARQ-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传输,可能会由于与下行链路(downlink,DL)资源、不可用(invalid)资源、灵活(flexible)资源或不同优先级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CCH/PUSCH)冲突,导致HARQ-ACK可能会被丢弃,从而造成下行传输的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HARQ-ACK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能够解决HARQ-ACK与不可用资源发生冲突时,导致HARQ-ACK可能会被丢弃,从而造成下行传输的性能下降的问题。
[0004]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HARQ-ACK的传输方法,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调度、激活或配置包含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PDSCH;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第一时域位置或第二时域位置,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时域位置,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为一个或多个PDSCH的时域位置;根据所述第一时域位置或第二时域位置确定所述第一PDSCH;在第一上行信道发送所述第一PDSCH中的至少部分PDSCH对应的第一HARQ-ACK。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的时域位置为承载所述第一信息的下行信道的起始位置或结束位置,所述下行信道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或PDSC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DSCH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起始位置或结束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之后的PDSCH;起始位置或结束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之前的PDSC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为一个时域位置,所述第一PDSCH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起始位置或结束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之后的PDSCH;起始位置或结束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之前的PDSCH;位于所述第二时域位置的PDSC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DSCH的时域位置与第一时刻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刻为发送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起始位置,所述第一时长由网络侧配置或预定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DSCH的时域位置与第二时刻之间的间隔不大于第二时长,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第一时域位置或所述第二时域位置或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起始位置,所述第二时长由网络侧配置或预定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为一个时域位置集合,所述第一PDSCH为所述时域位置集合中的PDSCH。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指示候选PDSCH时间窗,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为所述候选PDSCH时间窗中的时域位置集合。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指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所述时域位置集合的起始时域位置、结束时域位置和所述时域位置集合的长度。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指示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分组,所述第一分组为所述第一PDSCH中的一个或多个PDSCH对应的分组;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所述第一HARQ进程为所述第一PDSCH中的一个或多个PDSCH对应的HARQ进程。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组包括一个或多个分组。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PDSCH对应的分组由以下方式之一确定:由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配置;由调度或激活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指示。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PDSCH对应的分组由调度或激活的DCI显
示指示,或者,由调度或激活的DCI的格式或无线网络临时标识隐式指示。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HARQ进程包括一个或多个HARQ进程。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HARQ进程包括多个HARQ进程时,包括多个HARQ进程的标识,或者,包括一个起始HARQ进程的标识和一个结束HARQ进程的标识。1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航潘学明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