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随身消毒器,包括壳体组件(10),壳体组件(10)上分别设有进气口、出气口(18),壳体组件(10)内设有控制电路板组件(4)、紫外发光消毒装置(5)、涡轮风扇(15)、金属过滤网(7)、静电发生器(8),控制电路板组件(4)与紫外发光消毒装置(5)、涡轮风扇(15)、静电发生器(8)电性连接,静电发生器(8)使金属过滤网(7)带有静电,工作时,涡轮风扇(15)将空气从进气口吸入到壳体组件(10)内,流经金属过滤网(7)时,空气中的病毒、细菌被过滤截留吸附,同时紫外发光消毒装置(5)对金属过滤网(7)照射进行杀菌消毒,过滤后的空气通过出气口(18)流出,以通过空气循环进行杀菌消毒。以通过空气循环进行杀菌消毒。以通过空气循环进行杀菌消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随身消毒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杀菌消毒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随身消毒器。
技术介绍
[0002]很多疾病的病原菌或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尤其是传染病的传播,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现有的对空气中的病毒细菌的消除手段有限,主要是采用喷洒的方式,即将化学消毒剂粉通过汽化喷淋或喷洒散播到空气中,但是这种方式容易产生过度消毒,不应当直接使用消毒剂粉对人员全身进行喷洒消毒,也不应当在有人条件下对室内空气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因为化学消毒剂对人体有害。还有一种对室内空气消毒的方式是通过紫外荧光灯直接照射消毒,但是这种方式在消毒时,室内不能有人,以防止紫外线对人体眼睛、皮肤等造成伤害,因此这种方式不能做到在有人的环境中实时工作,一旦停止工作,室内的空气质量将很快恢复到净化前的水平,其杀菌灭毒的作用也随之消失。因此,如何科学有效的杀灭空气中的病毒、细菌,对空气进行净化是一个重要课题。现有的空气杀菌消毒设备普遍为固定式,可携带和易用性不好,无法随身携带,无法随时对携带者所在的空间进行杀菌消毒。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捷性佳、使用方便、人机共存、动态消杀、对人体安全无害、可随身随时消杀的随身消毒器。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上分别设有进气口、出气口,所述壳体组件内设有控制电路板组件、紫外发光消毒装置、涡轮风扇、金属过滤网、静电发生器,所述控制电路板组件与所述紫外发光消毒装置、所述涡轮风扇、所述静电发生器电性连接,所述静电发生器使所述金属过滤网带有静电,工作时,所述涡轮风扇将空气从所述进气口吸入到所述壳体组件内,流经所述金属过滤网时,空气中的病毒、细菌被过滤截留吸附,同时所述紫外发光消毒装置对所述金属过滤网照射进行杀菌消毒,过滤后的空气通过所述出气口流出,以通过空气循环进行杀菌消毒。
[0005]所述壳体组件的背面设有折叠支架、一端面上设有支撑面,所述折叠支架通过转轴与所述壳体组件在一定角度内转动连接,转动到最大角度时,通过所述折叠支架、所述支撑面将所述壳体组件立起固定,收纳时,所述折叠支架转动到所述壳体组件背面的容置槽内使其不外凸
[0006]所述壳体组件上设有穿绳孔,所述随身消毒器还包括挂绳,所述挂绳穿过所述穿绳孔与所述壳体组件连接。
[0007]所述壳体组件上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采用触摸开关。
[0008]所述壳体组件上设有外接电源孔,所述外接电源孔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组件电性连接,以为所述控制电路板组件、所述紫外发光消毒装置、所述涡轮风扇、所述静电发生器供
电。
[0009]所述外接电源孔采用USB接口。
[0010]所述壳体组件内还设有反射罩,所述反射罩与所述紫外发光消毒装置相适配,以将所述紫外发光消毒装置发出的紫外光反射到所述金属过滤网。
[0011]所述紫外发光消毒装置采用紫外线灯管。
[0012]所述金属过滤网采用不锈钢滤网。
[0013]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底壳体、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底壳体相固定连接,所述进气口包括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底壳体的底板上,且与所述涡轮风扇的进风口适配,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底壳体的侧面,且与所述涡轮风扇的出风口适配。
[0014]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面盖,所述进气口还包括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设置于所述上壳体的正面中心,所述面盖连接于所述上壳体上,并将所述第二进气口的正面遮挡,以避免紫外线直接射出,仅在所述面盖的外缘与所述上壳体之间留有环形空隙供空气流入。
[0015]所述面盖上设有透光指示条,以显示所述紫外发光消毒装置发出的可见光,进行工作状态指示。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上分别设有进气口、出气口,所述壳体组件内设有控制电路板组件、紫外发光消毒装置、涡轮风扇、金属过滤网、静电发生器,所述控制电路板组件与所述紫外发光消毒装置、所述涡轮风扇、所述静电发生器电性连接,所述静电发生器使所述金属过滤网带有静电,工作时,所述涡轮风扇将空气从所述进气口吸入到所述壳体组件内,流经所述金属过滤网时,空气中的病毒、细菌被过滤截留吸附,同时所述紫外发光消毒装置对所述金属过滤网照射进行杀菌消毒,过滤后的空气通过所述出气口流出,以通过空气循环进行杀菌消毒;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通过空气循环,使得空气在流经带有静电的所述金属过滤网时,病毒、细菌及微小颗粒物被过滤、截留、吸附,并通过所述紫外发光消毒装置进行持续照射,有效照射杀毒灭菌,以杀灭所述金属过滤网上的细菌和病毒,达到可随身携带并实时净化空气的效果,通过不断消除空气中气溶胶携带的病毒和细菌,减少气溶胶的积累,从而降低人员相互感染的风险,保护使用者所处环境的安全和更健康,所述紫外发光消毒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避免了紫外线直射出来,安全性高;故本技术是一种便捷性佳、使用方便、人机共存、动态消杀、对人体安全无害、可随身随时消杀的随身消毒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随身消毒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随身消毒器的另一个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随身消毒器立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随身消毒器立置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随身消毒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随身消毒器的挂置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随身消毒器是一种可随身携带、随时使用的空气消杀设备,包括壳体组件10,所述壳体组件10上分别设有进气口、出气口18,所述壳体组件10内设有控制电路板组件4、紫外发光消毒装置5、涡轮风扇15、金属过滤网7、静电发生器8,所述控制电路板组件4与所述紫外发光消毒装置5、所述涡轮风扇15、所述静电发生器8电性连接,所述静电发生器8使所述金属过滤网7带有静电,增强过滤吸附效果,所述静电发生器8在所述金属过滤网7上可产生并维持
‑
3200V~
‑
3900V的静电电压,持续有效拦截细菌病毒,工作时,所述涡轮风扇15将空气从所述进气口吸入到所述壳体组件10内,流经所述金属过滤网7时,空气中的病毒、细菌被过滤截留吸附,同时所述紫外发光消毒装置5对所述金属过滤网7照射进行杀菌消毒,过滤后的空气通过所述出气口18流出,以通过空气循环进行杀菌消毒。所述壳体组件10的背面设有折叠支架20、一端面上设有支撑面22,所述折叠支架20通过转轴21与所述壳体组件10在一定角度内转动连接,转动到最大角度时,通过所述折叠支架20、所述支撑面22将所述壳体组件10立起固定,可放置于桌面上使用,收纳时,所述折叠支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身消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0),所述壳体组件(10)上分别设有进气口、出气口(18),所述壳体组件(10)内设有控制电路板组件(4)、紫外发光消毒装置(5)、涡轮风扇(15)、金属过滤网(7)、静电发生器(8),所述控制电路板组件(4)与所述紫外发光消毒装置(5)、所述涡轮风扇(15)、所述静电发生器(8)电性连接,所述静电发生器(8)使所述金属过滤网(7)带有静电,工作时,所述涡轮风扇(15)将空气从所述进气口吸入到所述壳体组件(10)内,流经所述金属过滤网(7)时,空气中的病毒、细菌被过滤截留吸附,同时所述紫外发光消毒装置(5)对所述金属过滤网(7)照射进行杀菌消毒,过滤后的空气通过所述出气口(18)流出,以通过空气循环进行杀菌消毒;所述壳体组件(10)的背面设有折叠支架(20)、一端面上设有支撑面(22),所述折叠支架(20)通过转轴(21)与所述壳体组件(10)在一定角度内转动连接,转动到最大角度时,通过所述折叠支架(20)、所述支撑面(22)将所述壳体组件(10)立起固定,收纳时,所述折叠支架(20)转动到所述壳体组件(10)背面的容置槽(23)内使其不外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消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0)上设有穿绳孔(19),所述随身消毒器还包括挂绳(30),所述挂绳(30)穿过所述穿绳孔(19)与所述壳体组件(1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消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0)上设有控制开关(11),所述控制开关(11)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组件(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11)采用触摸开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消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0)上设有外接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永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电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