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用导管,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内设有调弯丝通道,所述调弯丝通道由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一端延伸并贯穿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二端面;调弯丝,所述调弯丝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导管本体内并与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调弯丝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调弯丝通道位于所述导管本体外;所述调弯丝为形状记忆合金丝线,且所述调弯丝的第一端经过热处理预定型形成有弯曲部;通过向所述调弯丝的第二端施加作用力可调整所述导管本体第一端的弯曲程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了利用调弯丝调整医用导管的弯曲程度时所需牵引力较大导致医用导管的安全性降低的问题。大导致医用导管的安全性降低的问题。大导致医用导管的安全性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导管。
技术介绍
[0002]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手术是目前治疗瓣膜性心脏疾病的一种常用手段。通常来说,植入人工心脏瓣膜时会先将导丝沿指定路线入路,再将装有人工瓣膜的医用导管沿导丝入路并在原生瓣膜的区域释放人工瓣膜,最后撤出导丝及医用导管。
[0003]在导管入路的过程中会经过人体脉管的弯曲段或者细段,为了导管的顺利入路,通常会在导管内镶嵌调弯丝,通过牵引调弯丝来控制导管的前端弯曲。但是由于导管的长度较长,牵引调弯丝时需要施加较大的作用力,因此容易出现调弯丝与导管的连接断开或调弯丝断裂的情况,从而使得医用导管的安全性降低。
[0004]因此,现有技术存在利用调弯丝调整医用导管的弯曲程度时所需牵引力较大导致医用导管的安全性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导管,以解决利用调弯丝调整医用导管的弯曲程度时所需牵引力较大导致医用导管的安全性降低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导管,包括:
[0007]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内设有调弯丝通道,所述调弯丝通道由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一端延伸并贯穿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二端面;
[0008]调弯丝,所述调弯丝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导管本体内并与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调弯丝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调弯丝通道位于所述导管本体外;
[0009]所述调弯丝为形状记忆合金丝线,且所述调弯丝的第一端经过热处理预定型形成有弯曲部;通过向所述调弯丝的第二端施加作用力可调整所述导管本体第一端的弯曲程度。
[0010]可选地,所述医用导管还包括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包括套筒和推杆,所述推杆位于所述套筒内并可沿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所述套筒与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推杆与所述调弯丝的第二端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调节手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推杆的外壁部分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推杆的轴向设置,所述套筒的外壁对应所述凹槽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另一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限位件的大小与所述凹槽匹配,以限制所述推杆仅沿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
[0012]可选地,所述限位件可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移动,当所述限位件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底部抵接,以使所述推杆固定。
[0013]可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件和弹性部件,所述固定件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套筒外,所述弹性部件套设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固定件
可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移动,当所述固定件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底部抵接,以使所述推杆固定,同时使所述弹性部件处于压缩状态。
[0014]可选地,所述推杆的外壁设置有行程标识,所述行程标识用于标识所述推杆沿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的距离。
[0015]可选地,所述调节手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推杆上,且所述密封圈的一端与所述套筒的第一端的端面抵接,其中,所述套筒的第一端为所述套筒距离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二端较远的一端,所述推杆沿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时,所述密封圈的内壁与所述推杆的外壁始终贴合。
[0016]可选地,所述弯曲部为U型结构。
[0017]可选地,所述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套筒本体距离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二端较近的一端连接;
[0018]所述推杆位于所述套筒本体内并可沿所述套筒本体的轴向移动;所述连接部沿轴向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并与所述连接部粘接固定。
[00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弯丝为形状记忆合金丝线,且所述调弯丝的第一端经过热处理预定型形成有弯曲部。由于所述弯曲部本身具有一定的弯曲程度,因此当所述弯曲部的实际所需弯曲程度小于所述弯曲部预定型形成的弯曲程度时,只需推动所述调弯丝即可将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程度调整至所需程度。且由于所述弯曲部在未受力情况下具有恢复自然状态的倾向,因此只需停止向所述调弯丝施力即可使所述弯曲部由弯曲程度较小的状态恢复至原始状态。因此在此过程中,所述调弯丝仅受到沿所述调弯丝的轴向且朝向所述调弯丝的第一端的作用力。所述弯曲部经热处理预定型所形成的弯曲程度可根据实际所需的最大弯曲程度进行调整,从而使得所述弯曲部经热处理预定型所形成的弯曲程度大于实际所需的最大弯曲程度,进而降低了因牵引力过大导致所述调弯丝与所述导管本体的连接断开或所述调弯丝断裂的情况发生的概率,从而提高了所述医用导管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导管的弯曲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导管的调节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导管的调节手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导管释放人工瓣膜时与原生瓣膜所处人体脉管不同轴时的情况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导管释放人工瓣膜时与原生瓣膜所处人体脉管同轴时的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导管,包括:
[0030]导管本体1,所述导管本体1内设有调弯丝通道,所述调弯丝通道由所述导管本体1的第一端延伸并贯穿所述导管本体1的第二端面;
[0031]调弯丝2,所述调弯丝2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导管本体1内并与所述导管本体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调弯丝2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调弯丝通道位于所述导管本体1外;
[0032]所述调弯丝2为形状记忆合金丝线,且所述调弯丝2的第一端经过热处理预定型形成有弯曲部;通过向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内设有调弯丝通道,所述调弯丝通道由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一端延伸并贯穿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二端面;调弯丝,所述调弯丝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导管本体内并与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调弯丝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调弯丝通道位于所述导管本体外;所述调弯丝为形状记忆合金丝线,且所述调弯丝的第一端经过热处理预定型形成有弯曲部;通过向所述调弯丝的第二端施加作用力可调整所述导管本体第一端的弯曲程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导管还包括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包括套筒和推杆,所述推杆位于所述套筒内并可沿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所述套筒与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推杆与所述调弯丝的第二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手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推杆的外壁部分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推杆的轴向设置,所述套筒的外壁对应所述凹槽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另一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限位件的大小与所述凹槽匹配,以限制所述推杆仅沿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可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移动,当所述限位件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底部抵接,以使所述推杆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涛,陈大为,吕向东,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康迪泰科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