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气管插接转换装置,适于对施行气管切开手术的重症患者进行治疗或抢救,它包括转换套筒,转换套筒的一端筒口上设置有患者气道接口,患者气道接口在使用状态下与植入患者体内的气管切开套管相连;转换套筒的另一端筒口上设置有呼吸机接口,呼吸机接口上配置有呼吸机接口封堵帽;转换套筒的一侧筒壁上设置有肺功能检测仪接口,肺功能检测仪接口上配置有肺功能检测仪接口封堵帽;转换套筒的另一侧筒壁上设置有雾化器接口,雾化器接口上配置有雾化器接口封堵帽。所述封堵帽在非工作状态时与对应的接口封闭配合。其结构小巧、功能齐全、操作方便,能够根据需要同步对患者进行多种治疗和检测,并可有效降低交叉污染风险。效降低交叉污染风险。效降低交叉污染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气管插接转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适于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辅助医疗器械,具体地指一种多功能气管插接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医院临床上对呼吸系统严重障碍患者进行有效救治的手段之一是施行气管切开手术,在患者气管切开处植入气管切开套管,可进行呼吸机接入辅助通气、输氧治疗,雾化机接入喷雾湿润、化痰吸痰,肺功能检测仪接入采集数据、监控身体状况等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传统的气管切开套管存在以下不足:其一,此类套管每次只能接入一种功能的设备,例如接入呼吸机就不能接入雾化器,要实现不同功能就需要经常拆卸更换,而气管切开患者因存在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往往无法脱离呼吸机和输氧,导致无法同时进行雾化除痰等治疗。其二,此类套管的接口单一,不能兼容肺功能检测仪的接入,医护人员无法对患者进行床边肺功能监测。其三,此类套管因需要频繁更换或接入不同设备和管道,非常容易导致设备交叉污染,危及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解决上述难题,医护工作人员一直在寻求一种能够同时兼顾呼吸系统重症患者各项治疗和检测的辅助医疗器具,但目前尚未取得满意的进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小巧、功能齐全、操作方便,能够根据需要对患者进行一种或多种治疗和检测,且可有效降低交叉污染风险的多功能气管插接转换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多功能气管插接转换装置,适于临床上对施行气管切开手术的重症患者进行治疗或抢救,它包括转换套筒,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转换套筒的一端筒口上设置有患者气道接口,所述患者气道接口在使用状态下与植入患者体内的气管切开套管相连;所述转换套筒的另一端筒口上设置有呼吸机接口,所述呼吸机接口上配置有呼吸机接口封堵帽;所述转换套筒的一侧筒壁上设置有肺功能检测仪接口,所述肺功能检测仪接口上配置有肺功能检测仪接口封堵帽;所述转换套筒的另一侧筒壁上设置有雾化器接口,所述雾化器接口上配置有雾化器接口封堵帽。所述呼吸机接口封堵帽、肺功能检测仪接口封堵帽和雾化器接口封堵帽在非工作状态时与对应的接口封闭配合。
[000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抢救或治疗时,先将转换套筒上的患者气道接口连接到植入患者体内的气管切开套管上,然后根据患者的治疗和监测需要,单独或同时选择在呼吸机接口上接入呼吸机、在雾化器接口上接入雾化器、在肺功能检测仪接口上接入肺功能检测仪,从而无需频繁更换设备和管道,即可实现辅助呼吸、雾化、肺功能监测等多种治疗,或者停用呼吸机,在输入氧气治疗的同时进行吸痰操作。当不需要使用某一医疗设备时,可以采用相应的接口封堵帽将该接口盖住,以杜绝气体泄漏。
[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换套筒呈锥筒形结构,其与患者气道接口相连的一端筒口
截面较大,其与呼吸机接口相连的另一端筒口截面较小。这样,呼吸机接口处的强迫供气压力高于患者气道接口处的压力,能够改善供气状况,降低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阻力。
[0007]进一步地,所述转换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可与外置电源相连的电加热装置。这样,在室温较低的情况下,可以开启电加热装置对转换套筒内的气流加热,避免因冷空气刺激导致患者气管收缩的现象发生。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装置为电加热丝管,所述电加热丝管螺旋盘绕固定在转换套筒的内壁上。电加热丝管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成本低廉,其螺旋分布加热均匀,有助于转换套筒内的气流保持恒温。
[0009]再进一步地,所述转换套筒、肺功能检测仪接口、雾化器接口、患者气道接口和呼吸机接口为医用塑料一体化成型构件。医用塑料构件对人体组织无毒无害,且轻便耐用,便于推广。
[0010]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所设计的转换套筒上设置有与不同医疗设备相匹配的多个功能接口,可以确保气管切开患者在不停用呼吸机或者氧气的同时进行吸痰和雾化治疗,也可以在进行这些治疗的同时进行肺功能监测,以便医护人员及时采用相应的措施,从而避免更换多种设备和管道,有小减轻操作更换过程中存在的缺氧等风险,对于危重呼吸道疾病患者可以显著减少与各种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并且,由于无需更换或接入不同设备和管道,可以有效防止设备交叉污染,进而避免对危重患者的交叉感染,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同时,其结构小巧、功能齐全、操作方便、工作灵活,各种功能既可以同时使用,又可以单独使用,特别适于施行气管切开手术的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一种多功能气管插接转换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肺功能检测仪接口1,肺功能检测仪接口封堵帽2,雾化器接口封堵帽3,雾化器接口4,患者气道接口5,呼吸机接口封堵帽6,电加热装置7,呼吸机接口8,转换套筒9。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该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多功能气管插接转换装置,具有一个空腔结构的转换套筒9,该转换套筒9的一端筒口上设置有患者气道接口5,患者气道接口5使用时与植入患者体内的气管切开套管(图中未示出)相连。转换套筒9的另一端筒口上设置有呼吸机接口8,该呼吸机接口8上配置有呼吸机接口封堵帽6。转换套筒9的一侧筒壁上设置有肺功能检测仪接口1,该肺功能检测仪接口1上配置有肺功能检测仪接口封堵帽2。转换套筒9的另一侧筒壁上设置有雾化器接口4,该雾化器接口4上配置有雾化器接口封堵帽3。
[0015]更具体地描述,本实施例中,转换套筒9呈锥筒形结构,其与患者气道接口5相连的一端筒口截面大于其与呼吸机接口8相连的另一端筒口截面。这样,从呼吸机输出气流能够尽快到达患者气道接口,有效改善气流状况,降低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阻力。在转换套筒9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可与外置电源相连的电加热装置7,该电加热装置7优选电加热丝管,电
加热丝管螺旋盘绕均匀固定在转换套筒9的内壁上。这样,可以对转换套筒9均匀升温,避免外界冷空气对患者气管的刺激,防止患者气管遇冷突然收缩。制作时,转换套筒9及其上的肺功能检测仪接口1、雾化器接口4、患者气道接口5和呼吸机接口8采用医用塑料一体化成型即可。
[0016]本技术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时,先将转换套筒9上的患者气道接口5连接到植入患者体内的气管切开套管上,然后根据患者的治疗和监测需要,选择在呼吸机接口8上接入呼吸机、在雾化器接口4上接入雾化器、在肺功能检测仪接口1上接入肺功能检测仪,从而无需频繁更换设备和管道,即可实现辅助呼吸、雾化、肺功能监测等多种治疗,或者停用呼吸机,在输入氧气治疗的同时进行吸痰操作。当不需要使用某一医疗设备时,可以用呼吸机接口封堵帽 6、肺功能检测仪接口封堵帽2或雾化器接口封堵帽3,盖住相应的接口即可。
[0017]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不更换各种设备和管道的情况下,根据需要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一种或同时进行多种治疗和检测,并可有效降低交叉污染风险和停用呼吸机或停止输氧的风险。同时,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气管插接转换装置,适于临床上对施行气管切开手术的重症患者进行治疗或抢救,它包括转换套筒(9),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套筒(9)的一端筒口上设置有患者气道接口(5),所述患者气道接口(5)在使用状态下与植入患者体内的气管切开套管相连;所述转换套筒(9)的另一端筒口上设置有呼吸机接口(8),所述呼吸机接口(8)上配置有呼吸机接口封堵帽(6);所述转换套筒(9)的一侧筒壁上设置有肺功能检测仪接口(1),所述肺功能检测仪接口(1)上配置有肺功能检测仪接口封堵帽(2);所述转换套筒(9)的另一侧筒壁上设置有雾化器接口(4),所述雾化器接口(4)上配置有雾化器接口封堵帽(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气管插接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磊,涂倩,段嘉霖,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