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谐振腔。
技术介绍
在激光应用的许多场合中,例如激光检测、激光测量、激光打孔、焊接、切割等微精密加工、激光医疗、原子冷却、捕获等尖端物理研究中,都希望激光器最好能工作在发散角最小的基模状态。为了提高激光光束质量,传统选模技术可以使激光器输出的光束质量提高,但使用孔径光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模体积,增加了模损耗。常用的激光谐振腔有稳定腔、非稳腔和临界腔三种。稳定腔的损耗很低,傍轴光线的几何偏折损耗均为零,而且只要腔的菲涅尔数不太小,衍射损耗通常也小到可以忽略,因此在绝大多数中、小功率器件都采用稳定腔。当我们要求激光器高功率基模运行时,由于稳定腔的基模模体积太小,且与谐振腔镜面尺寸无关。这就意味着增大激活介质的横向尺寸或增大谐振腔镜面尺寸无助于基模激光光束输出功率的提高,反而容易导致激光器的多横模运转,降低输出光束的质量。与一般稳定球面腔相比,非稳腔的波形限制能力显著提高;此外,由于振荡波形为球面波,对工作物质动态折射率畸变等影响比较不敏感,因此用于高增益激光器系统,可获得发散角相当小的高亮度输出光束。非稳腔的损耗主要是傍轴光线的发散损耗,单程的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失调激光谐振腔,包括全反镜、输出镜及激光工作介质,其特征在于:全反镜(1)由中心直角圆锥的内侧面(4)、中间环形的第一直角圆台的外侧面(5)和边缘环形的第二直角圆台的内侧面(6)反向相接而成,直角圆锥、第一直角圆台和第二直角圆 台的旋转对称轴同轴,直角圆锥的内侧面(4)、第一直角圆台的外侧面(5)和第二直角圆台的内侧面(6)均为高反射面,相互之间的尺寸关系为Φb-Φd=Φd-Φa,其中Φa为中心直角圆锥的内侧面(4)与第一直角圆台的外侧面(5)相接圆的直径,Φd为第一直角圆台的外侧面(5)和第二直角圆台的内侧面(6)相接圆的直径,Φb为全反镜(1)的底面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霞辉,秦应雄,武建强,钟如涛,柳娟,彭浩,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