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间造型叠加车灯光学系统,包括装配壳体、灯罩以及光幕装配分总成;所述灯罩连接设置在所述装配壳体上,所述灯罩与所述装配壳体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光幕装配分总成连接设置在所述装配壳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光幕装配分总成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光幕装配分总成包括装配支架和至少两片光幕分总成,所述光幕分总成间隔设置在所述装配支架上;每片所述光幕分总成上设置有光学花纹,不同所述光幕分总成上设置有不同的光学花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不同光幕的叠加产生多种的光学功能及空间造型效果。功能及空间造型效果。功能及空间造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间造型叠加车灯光学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灯
,具体地,涉及一种空间造型叠加车灯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汽车车灯根据不同使用功能分为照明灯和信号灯两大类,照明灯主要功能用于夜间及光线较差路况时行驶照明,如远光、近光、角灯等;信号灯用于提示其他车辆及行人,表明自己意图,如转向灯、刹车灯、日行灯等。随着汽车科技的发展,汽车的照明系统正在朝着崭新的方向发展,汽车车灯的作用也从最初的单纯照明变为品牌和装饰的象征。随着汽车自动化的普遍,汽车车灯在设计方向上也在朝着智能化发展,智能化的灯具为车灯赋予了展现丰富个性化、拓展无限场景交互的需求。
[0003]使用装饰圈做遮挡或者在出光面做局部镀铝遮挡,在透光处呈现造型光学花纹及功能表面,但这种方式的装饰件较多且装配复杂,所占空间大,造型单一,无法呈现多种造型效果。
[0004]使用FIM(Film Insert Molding薄膜嵌入注塑成型)技术,可以一步制造成型带装饰性或功能性表面的塑料件,但这种方式的覆膜成本高,造型单一,无法呈现多种造型效果。
[0005]使用多颗mini LED组成的显示屏显示,能实现全彩高亮度动态画面显示,应用于车尾灯能根据车主需求打造个性化设计,还能呈现警示或行车讯息以达沟通之效,但这种方式需要多颗mini LED组成屏幕成本较高,且技术尚未成熟,尚未大规模量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间造型叠加车灯光学系统。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空间造型叠加车灯光学系统,包括装配壳体、灯罩以及光幕装配分总成;
[0008]所述灯罩连接设置在所述装配壳体上,所述灯罩与所述装配壳体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
[0009]所述光幕装配分总成连接设置在所述装配壳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光幕装配分总成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0010]所述光幕装配分总成包括装配支架和至少两片光幕分总成,所述光幕分总成间隔设置在所述装配支架上;
[0011]每片所述光幕分总成上设置有光学花纹,不同所述光幕分总成上设置有不同的光学花纹。
[0012]优选的,所述光幕分总成包括线路板、光源以及光幕;
[0013]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所述光学花纹设置在所述光幕上;
[0014]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所述光幕中,进入所述光幕中的光线经所述光学花纹折射和反射后从所述光幕中射出。
[0015]优选的,所述光幕上设置有光幕入光面、光幕出光面以及光幕光学面;
[0016]所述光幕入光面设置于所述光幕上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壁上;所述光学花纹设置在所述光幕光学面上;
[0017]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光幕入光面进入所述光幕中,进入所述光幕中的光线经过所述光幕光学面上所述光学花纹折射及反射后通过所述光幕出光面射出。
[0018]优选的,所述光幕入光面设置于所述光幕的上部侧壁上,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光幕的上部;
[0019]所述光幕出光面设置于所述光幕的前面侧壁,所述光幕光学面设置于所述光幕的后面侧壁。
[0020]优选的,所述光幕的底部侧壁的设置方式为如下方式的任意一种:
[0021]方式一:所述光幕的底部侧壁上涂有黑漆;
[0022]方式二:所述光幕的底部侧壁设置为弧形边角状;
[0023]方式三:所述光幕的底部侧壁设置为倒三角锥状。
[0024]优选的,所述光源的设置方式为如下方式的任意一种:
[0025]方式一:所述光源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光源采取RGB LED直铺在所述光幕入光面的一侧;
[0026]方式二:所述光源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光源采取RGB LED直铺在所述光幕入光面的一侧;所述光源与所述光幕之间设置有扩散板;
[0027]方式三:所述光源的一侧设置有导光条,所述导光条设置在所述光幕入光面的一侧,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导光条进入所述光幕。
[0028]优选的,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连接所述光源,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光源的亮灭、明暗、呼吸、色彩变化、点亮时序、点亮频次以及点亮速度。
[0029]优选的,所述光幕上设置有内凹结构;
[0030]所述线路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内凹结构内,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内凹结构内。
[0031]优选的,所述光学花纹为光学颗粒,所述光学颗粒为凸起结构或者凹陷结构。
[0032]优选的,所述光学花纹由所述光学颗粒密集形成的线条纹组成,
[0033]不同所述光学花纹的所述线条纹的频率相近,不同线条纹之间的间距接近。
[0034]优选的,所述光幕入光面上设置有准直结构或皮纹。
[0035]优选的,所述灯罩为烟灰色灯罩。
[0036]优选的,所述装配支架包括上方装配支架以及下方装配支架;
[0037]所述上方装配支架的一端抵接在所述下方装配支架的一端;所述上方装配支架抵接设置在所述装配壳体的内侧壁上,所述下方装配支架远离所述上方装配支架的一端抵接设置在所述装配壳体的内侧壁上;
[0038]所述光幕分总成的一端连接设置在所述下方装配支架。
[0039]优选的,还包括装饰件;
[0040]所述装饰件的一端连接设置在所述装配壳体上,所述装饰件的另一端连接设置在所述灯罩上。
[0041]优选的,所述光源包括以下其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红色光源、白色光源、琥珀色光源、全彩RGB LED光源、激光光源。
[0042]优选的,所述线路板设置在所述装配支架上,所述线路板位于所述光幕的一侧。
[0043]优选的,所述光幕入光面设置在所述光幕的上部侧壁、所述光幕的前面侧壁、所述光幕的背面侧壁、所述光幕的底部侧壁上或者所述光幕的中位。
[004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45]1、本专利技术通过不同光幕的叠加产生多种的光学功能及空间造型效果;
[0046]2、本专利技术可根据不同场景及功能,排列组合使用不同类型及颜色的光源,从而产生不同的光学性能及造型效果;
[0047]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光幕入光面设置准直结构,提高了光幕入光面上入射光的光效;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光幕入光面设置皮纹,提高了光幕入光面上入射光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4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4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空间造型叠加车灯光学系统的爆炸示意图;
[005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空间造型叠加车灯光学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51]图3为图2沿C
‑
C线的剖面图;
[005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空间造型叠加车灯光学系统的光幕装配分总成的正视图;
[0053]图5为图4沿B
‑
B线的剖面图;
[005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空间造型叠加车灯光学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造型叠加车灯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壳体(1)、灯罩(2)以及光幕装配分总成(3);所述灯罩(2)连接设置在所述装配壳体(1)上,所述灯罩(2)与所述装配壳体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光幕装配分总成(3)连接设置在所述装配壳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光幕装配分总成(3)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光幕装配分总成(3)包括装配支架(301)和至少两片光幕分总成(302),所述光幕分总成(302)间隔设置在所述装配支架(301)上;每片所述光幕分总成(302)上设置有光学花纹(9),不同所述光幕分总成(302)上设置有不同的光学花纹(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造型叠加车灯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幕分总成(302)包括线路板(3021)、光源(3022)以及光幕(3023);所述光源(3022)设置在所述线路板(3021)上;所述光学花纹(9)设置在所述光幕(3023)上;所述光源(3022)发出的光线进入所述光幕(3023)中,进入所述光幕(3023)中的光线经所述光学花纹(9)折射和反射后从所述光幕(3023)中射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造型叠加车灯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幕(3023)上设置有光幕入光面(30231)、光幕出光面(30232)以及光幕光学面(30233);所述光幕入光面(30231)设置于所述光幕(3023)上靠近所述光源(3022)的一侧壁上;所述光学花纹(9)设置在所述光幕光学面(30233)上;所述光源(3022)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光幕入光面(30231)进入所述光幕(3023)中,进入所述光幕(3023)中的光线经过所述光幕光学面(30233)上所述光学花纹(9)折射及反射后通过所述光幕出光面(30232)射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间造型叠加车灯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幕入光面(30231)设置于所述光幕(3023)的上部侧壁上,所述光源(3022)设置于所述光幕(3023)的上部;所述光幕出光面(30232)设置于所述光幕(30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虹,周长平,高坤,
申请(专利权)人: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