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烯酸树脂注浆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47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丙烯酸树脂注浆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属于注浆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丙烯酸树脂注浆材料包括:A组分、B组分、C组分和D组分,其中,A组分由丙烯酸酯和阻聚剂组成;B组分为水玻璃;C组分由引发剂、增塑剂和促进剂组成;D组分为固化剂。制备工艺为:用C组分激活A组分,用D组分激活B组分,再将激活后的A组分和B组分混合均匀,就可得到丙烯酸树脂注浆材料。该丙烯酸树脂注浆材料绿色环保、安全低毒,固化时间短且可控,耐化学侵蚀,且各组分粘性低,渗透性强,可以有效充满破碎岩体和岩石、混凝土的细小裂缝,在混凝土防渗补裂、地层补强加固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强加固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丙烯酸树脂注浆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注浆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丙烯酸树脂注浆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注浆是地下工程领域中的一种填充加固方法,地下工程遭遇松散、自稳能力差的地层时常采用注浆方法进行补漏和加固。水泥基注浆材料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无毒无污染、成本低等优点,但是浆液容易离析和沉淀、颗粒度大,浆液难以注入岩层的细小裂隙或孔隙中。化学注浆材料黏度低、渗透能力强,能注入岩层的细小裂缝和孔隙中,克服了水泥基注浆材料的上述缺点。常用的化学注浆材料有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氨酯,但反应温度高,且可燃,必须掺入阻燃剂共同使用。丙烯酰胺、脲醛树脂等注浆材料毒性较大,易对施工人员健康造成影响。由于上述水泥基注浆材料和化学注浆材料的局限性,亟需研发一种渗透性好、力学性能优、毒性低、安全环保的注浆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丙烯酸树脂注浆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以克服现有注浆材料存在的颗粒度大、反应温度高、毒性较大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丙烯酸树脂注浆材料具有渗透性好,固化快,力学性能优良,环保安全低毒等优点,可广泛运用于地下建筑、桥梁等软弱基础加固和岩土体、混凝土裂缝的防渗加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丙烯酸树脂注浆材料,所述注浆材料的原料包括:丙烯酸酯、阻聚剂、水玻璃、引发剂、增塑剂、促进剂和固化剂。
[0006]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所述丙烯酸酯为80~120份,阻聚剂为0.2~1份,水玻璃为80~120份,引发剂为0.5~1份,增塑剂为10~20份,促进剂为0.5~1份,固化剂为0.5~1份。
[0007]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所述丙烯酸酯为90~100份,阻聚剂为0.4~1份,水玻璃为90~100份,引发剂为0.5~1份,增塑剂为10~20份,促进剂为0.5~1份,固化剂为0.5~1份。
[0008]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所述丙烯酸酯为90~100份,阻聚剂为0.4~1份,水玻璃为90~100份,引发剂为0.5~1份,增塑剂为10~20份,促进剂为0.8~1份,固化剂为0.8~1份。
[0009]进一步地,所述A组分中的丙烯酸酯还可以替换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阻聚剂为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所述引发剂为有机过氧化物;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所述促进剂为二甲基乙醇胺;所述固化剂为磷酸硅或三聚磷酸铝。
[0011]进一步地,所述有机过氧化物为过氧化苯甲酰。
[0012]进一步地,所述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或邻苯二甲酸甲苯基丁酯。
[0013]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所述的丙烯酸树脂注浆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4](1)A组分由丙烯酸酯和阻聚剂组成,B组分为水玻璃,C组分由引发剂、增塑剂和促进剂组成,D组分为固化剂;
[0015](2)将A组分的原料混合均匀得到A液,将C组分的原料混合均匀得到C液,将A液与C液混合均匀,得到激活的A组分;
[0016](3)将D组分溶于B组分中并混合均匀,得到激活的B组分;
[0017](4)将激活的A组分和激活的B组分混合均匀,即可得到丙烯酸树脂注浆材料。
[0018]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激活的A组分和激活的B组分的体积比为1:1。
[0019]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的丙烯酸树脂注浆材料属于绿色环保新型材料,安全低毒。其中,阻聚剂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属低毒类,大鼠经口LD
50
的致死量为2820mg/kg。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属低毒类,大鼠经口LD
50
致死量为7710mg/kg。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甲苯基丁酯均无毒。促进剂二甲基乙醇胺属低毒类,大鼠经口LD
50
致死量为2340mg/kg。固化剂三聚磷酸铝、磷酸硅均无毒。
[0021](2)本专利技术的丙烯酸树脂注浆材料固化时间短且可控,耐化学侵蚀,能够适应各种地层的加固工作;该丙烯酸树脂注浆材料的各组分粘性低,渗透性强,可以有效充满破碎岩体和岩石、混凝土的细小裂缝,提高岩体强度;本专利技术的丙烯酸树脂注浆材料在混凝土防渗补裂、地层补强加固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现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0023]应理解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另外,对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专利技术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0024]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专利技术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专利技术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0025]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专利技术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0026]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
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0027]本专利技术中,所有原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
[0028]本专利技术中,C组分作为添加剂来激活A组分,且C组分用量越多,A组分和激活后的B组分混合后的固化时间越短。本专利技术注浆材料的固化时间控制在10~20min,满足实际工程对于注浆加固材料固化时间的要求。D组分作为添加剂来激活B组分,激活后的A、B组分在常温下的贮存期大约为4h。
[0029]实施例1
[0030]一种丙烯酸树脂注浆材料,包括:
[0031]A组分:取100重量份的丙烯酸酯,0.5重量份的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搅拌均匀得到A液备用;
[0032]B组分:取100重量份的水玻璃;
[0033]C组分:取0.8重量份的过氧化苯甲酰,15重量份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0.8重量份的二甲基乙醇胺,搅拌均匀得到C液备用;
[0034]D组分:取0.8重量份磷酸硅。
[0035]现场应用过程中,利用注浆设备内置的静态混合器将A、C组分搅拌均匀以激活A组分,B、D组分搅拌均匀以激活B组分,使用双液注浆泵将激活后的A、B液按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酸树脂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材料的原料包括:丙烯酸酯、阻聚剂、水玻璃、引发剂、增塑剂、促进剂和固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烯酸树脂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丙烯酸酯为80~120份,阻聚剂为0.2~1份,水玻璃为80~120份,引发剂为0.5~1份,增塑剂为10~20份,促进剂为0.5~1份,固化剂为0.5~1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烯酸树脂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丙烯酸酯为90~100份,阻聚剂为0.4~1份,水玻璃为90~100份,引发剂为0.5~1份,增塑剂为10~20份,促进剂为0.5~1份,固化剂为0.5~1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烯酸树脂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丙烯酸酯为90~100份,阻聚剂为0.4~1份,水玻璃为90~100份,引发剂为0.5~1份,增塑剂为10~20份,促进剂为0.8~1份,固化剂为0.8~1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烯酸树脂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聚剂为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忱刘日成赵世森童里王曼灵彭科峰陈祎王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宏禹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