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预制轨枕用超缓凝露石材料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3461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预制轨枕用超缓凝露石材料及其施工方法。该材料将高性能缓凝剂、缓凝剂助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以及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各组分质量比为高性能缓凝剂(5~11.5份):缓凝剂助剂(1.2~4.5份):稳定剂(0.005~0.08份):表面活性剂(0.5~3.5份):水(80.42~93.295份);充分混合后均匀喷涂在载体薄膜上,将载体烘干后形成卷材成品。使用时根据轨枕需露石面积进行裁剪,然后用水浸湿后贴覆于轨枕模板内侧,浇筑混凝土,待轨枕蒸养完毕脱模后去除载体,采用高压水冲刷轨枕侧面,直至露出骨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铁路预制轨枕用超缓凝露石材料及其施工方法,其施工方便、操作简易、成本低廉,界面骨料凹凸均匀性好,露石范围精确,且不会影响混凝土力学性能,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预制轨枕用超缓凝露石材料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铁路预制轨枕用超缓凝露石材料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高速铁路主要采用无砟轨道结构,无砟轨道结构分为板式无砟轨道和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两类。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主要由钢轨、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隔离层、底座、凹槽周围弹性垫层等部件组成,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效率高,工程造价低等优点,但也存在预制轨枕与后浇道床混凝土结合面粘结强度不足,容易出现收缩离缝的问题。
[0003]通过对双块式轨枕与道床混凝土结合的侧面部位进行凿毛处理,可增加轨枕混凝土表面粗糙度,大幅提高与后浇道床混凝土的粘结力,从而有效抑制后期离缝产生的几率。一般而言,混凝土凿毛露石的方式有机械凿毛、酸洗以及表面缓凝工艺等,其中采用表面缓凝工艺是比较经济、高效和环保的方法。但是采用传统在混凝土模板上涂刷缓凝剂的工艺,由于缓凝剂在模板上的流淌现象,导致表面露石范围控制困难,容易出现上部缓凝效果差,下部缓凝过度的问题,并且缓凝剂涂刷厚度也不易控制,造成压力水冲蚀后露石不均匀。当混凝土露石范围超过控制面积范围后,会导致混凝土露石面直接与环境介质接触,导致混凝土耐久性急剧降低。专利文献CN 108947583 A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露石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露石剂由白糖、柠檬酸钠等缓凝剂组成,再将羟丙甲基纤维素钠、渗透剂、防锈剂、杀菌剂与水混合而成。专利仅通过掺加一定量的增稠剂无法保证露石剂在混凝土垂直面模板上稳定停留,同时也无法保证涂刷的范围整齐。专利文献CN 107840630 A公开了一种环保无污染的混凝土露石剂及其制备方法,露石剂主要由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液态硅酸钠、羟基羧酸盐、蛋白质、脂肪酸、葡萄糖、尿素、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降凝剂等材料组成,该露石剂组分繁多、并且诸如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等物质单一矿相不易获取,成本极高,实际生产难度很大。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铁路预制轨枕用超缓凝露石材料及其施工方法,将专利技术的超缓凝露石材料与载体薄膜进行复合,解决了传统工艺缓凝剂易流淌的问题,且能有效控制混凝土露石面积,其施工方便、操作简易、成本低廉,界面骨料凹凸均匀性好,露石范围控制更加精确,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传统露石工艺露石效果差、露石范围控制不准确等问题进行改进与创新,因而提出了一种铁路预制轨枕用超缓凝露石材料及其施工方法。
[0006]一种铁路预制轨枕用超缓凝露石材料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高性能缓凝剂、缓凝剂助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以及水充分混合后均匀喷涂在载体薄膜上,将载体烘干后形成卷材成品。各组分所占质量比为:
[0007]高性能缓凝剂:5~11.5份;
[0008]缓凝剂助剂:1.2~4.5份;
[0009]稳定剂:0.005~0.08份;
[0010]表面活性剂:0.5~3.5份;
[0011]水:80.42~93.295份;
[0012]该材料使用方法如下:
[0013]一种铁路预制轨枕用超缓凝露石剂在使用时根据轨枕需露石面积进行裁剪,然后用水浸湿后贴覆于轨枕模板内侧,浇筑混凝土,待轨枕蒸养完毕脱模后去除载体,采用高压水冲刷轨枕侧面,直至露出骨料。
[0014]所述的高性能缓凝剂为双1,6

亚己基三胺五甲叉磷酸钠(BHMTPH
·
PN
·
Na2)、2

膦酸丁烷

1,2,4三羧酸四钠(PBTCA
·
Na4)、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的一种或两种组合物。
[0015]所述的缓凝剂助剂为葡萄糖酸钠、酒石酸钠、壳聚糖的一种或两种组合物。
[0016]所述的稳定剂为羟丁基纤维素醚、3


‑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纤维素醚、羟甲基化木质素纤维的一种。
[0017]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2

(4

烷基

1,4

二氮杂二环[2.2.2]辛烷、烷基葡萄糖酰胺、聚醚改性有机硅的一种。其中,所述的聚醚改性有机硅为BYK

345或BYK

180中的一种。
[0018]所述的载体薄膜为高吸水高韧性无纺布,其厚度不超过0.25mm,由40%涤纶与60%木浆加工而成;载体薄膜上吸附溶液质量为240g/m2~280g/m2。
[0019]所述的烘干过程采用常压连续式干燥设备,其中干燥介质为空气,干燥温度不超过80℃。
[0020]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铁路预制轨枕用超缓凝露石材料及其施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1、高性能缓凝剂与缓凝剂助剂的掺加,使得配制的溶液能保证各种蒸养制度下轨枕混凝土与缓凝组分接触部分产生强烈的缓凝作用,便于脱模后压力水冲蚀。
[0022]2、稳定剂的掺加能提高溶液的粘度,表面活性剂的掺加提高了溶液的HLB值,增加了溶液的稳定性和粘聚性,使得溶液喷涂在载体薄膜上不易流淌,且贴覆在模板上具有一定粘合力。
[0023]3、采用载体薄膜工艺,使得露石范围控制更加精准,极大的降低了人为因素导致涂刷厚度不均匀、涂刷范围不准确等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5]具体实施例1
[0026]将5kg双1,6

亚己基三胺五甲叉磷酸钠、1.2kg葡萄糖酸钠、0.005kg羟丁基纤维素醚、0.5kg2

(4

烷基

1,4

二氮杂二环[2.2.2]辛烷以及93.295kg水充分混合后均匀的喷涂在高吸水高韧性无纺布上,无纺布烘干后粘贴在双块式轨枕混凝土模板侧面,待轨枕混凝土蒸养完毕脱模后去除无纺布,进行高压水冲蚀轨枕侧面,直至露出骨料。
[0027]具体实施例2
[0028]将11.5kg 2

膦酸丁烷

1,2,4三羧酸四钠、4.5kg酒石酸钠、0.08kg 3


‑2‑
羟丙
基三甲基氯化铵纤维素醚、3.5kg烷基葡萄糖酰胺以及80.42kg水充分混合后均匀的喷涂在高吸水高韧性无纺布上,无纺布烘干后粘贴在双块式轨枕混凝土模板侧面,待轨枕混凝土蒸养完毕脱模后去除无纺布,进行高压水冲蚀轨枕侧面,直至露出骨料。
[0029]具体实施例3
[0030]将6.2kg聚合硫酸铁、1.5kg聚合氯化铝、3.3kg壳聚糖、0.04kg羟甲基化木质素纤维、 2.2kg BYK

345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预制轨枕用超缓凝露石剂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高性能缓凝剂、缓凝剂助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以及水充分混合后均匀喷涂在载体薄膜上,将载体烘干后形成卷材成品。各组分所占质量比为:高性能缓凝剂:5~11.5份;缓凝剂助剂:1.2~4.5份;稳定剂:0.005~0.08份;表面活性剂:0.5~3.5份;水:80.42~93.295份;该材料使用方法如下:一种铁路预制轨枕用超缓凝露石剂在使用时根据轨枕需露石面积进行裁剪,然后用水浸湿后贴覆于轨枕模板内侧,浇筑混凝土,待轨枕蒸养完毕脱模后去除载体,采用高压水冲刷轨枕侧面,直至露出骨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预制轨枕用超缓凝露石剂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性能缓凝剂为双1,6

亚己基三胺五甲叉磷酸钠(BHMTPH
·
PN
·
Na2)、2

膦酸丁烷

1,2,4三羧酸四钠(PBTCA
·
Na4)、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的一种或两种组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预制轨枕用超缓凝露石剂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凝剂助剂为葡萄糖酸钠、酒石酸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盐宾王浩李林香杨鲁葛昕付志勇王志勇吴俊杰齐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