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储能环境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管理
,具体为一种集装箱储能环境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储能技术是通过装置或物理介质将能量储存起来以便以后需要时利用的技术,作为未来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技术,储能产业在新能源并网、电动汽车、智能电网、微电网、分布式能源系统、家庭储能系统、无电地区供电工程以及未来能源安全方面都将发挥巨大作用。
[0003]研究能源问题绕不开碳中和,而“碳中和”的本质,就是调整能源的生产和使用结构,增加绿色能源的比例。由于电力是非化石能源的主要利用方式,意味着未来电力占终端能源的使用比例将迅速提升。2020年,我国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仅为26%左右,40年以后的2060年,这个比例大概率会超过90%。而电力的发展,主要是依靠风光发电,但风光发电的硬伤在于出力的不稳定性,造成与用电负荷的不匹配,由此衍生的消纳问题。所以,能实现用电负荷的削峰填谷的储能,既提高发电的稳定性,又能减少弃风弃光率。在碳中和背景下,储能的战略地位被骤然拔高。
[0004]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储能环境管理系统,包括集装箱,集装箱正面及背面各设置六组防火门,集装箱四周用五十毫米厚岩棉板装修保温,集装箱顶部用一百毫米厚岩棉板装修保温,集装箱底架填充散装岩棉保温,其特征在于:集装箱内部设置有电池舱(1)、温控舱(2)以及设备舱(3);所述电池舱(1)内设置有十五个电池架(4),每个电池架(4)上安装八个电池模组(11),电池模组(11)通过电缆布线(10)引入到设备舱(3)中,电池模组(11)的后端通过液冷管路(9)引入到温控舱(2)中;所述温控舱(2)内设置有液冷管路(9)、液冷机组(7),液冷管路(9)是连接液冷机组(7)与电池模组(11)之间的液冷介质循环通道,液冷管路(9)与电池模组(11)之间采用快速接头(25)连接;所述设备舱(3)内设置有汇流柜(5)、控制柜(6)以及消防系统(8),汇流柜(5)、控制柜(6)柜内底部均安装有风机盘管(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储能环境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机组(7)由板式蒸发器(13)、压缩机(14)、板式冷凝器(15)、节流阀(16)、四通换向阀(17)、水泵(18)、截止阀(19)、膨胀储液罐(20)、补水阀(21)、三通换向阀(22)、平衡阀(23)、地埋管换热器(24)组成;所述板式蒸发器(13)与压缩机(14)之间以及压缩机(14)与板式冷凝器(15)之间通过四通换向阀(17)连接,板式冷凝器(15)与板式蒸发器(13)之间通过节流阀(16)连接,水泵(18)、截止阀(19)之间采用管路互连,且水泵(18)、截止阀(19)共设置有两组,每组水泵(18)、截止阀(19)均通过管路连接膨胀储液罐(20);每个所述膨胀储液罐(20)的一端均连接有补水阀(21),地埋管换热器(24)的输出端设有水泵(18)、截止阀(19),上方的水泵(18)、截止阀(19)输出端连接电池模组(11),水泵(18)、截止阀(19)与电池模组(11)之间采用多组平衡阀(23)连接,板式冷凝器(15)连接地埋管换热器(24),电池模组(11)与板式蒸发器(13)之间的管路和板式冷凝器(15)与地埋管换热器(24)之间的管路通过三通换向阀(2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储能环境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机组(7)中设置了十五个用于调节十五个电池架(4)以及三组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国波,侯爱民,杨伟,易敏辉,胡保山,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惠集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