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投药的神经内科睡眠监测急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3395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投药的神经内科睡眠监测急救装置,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推杆电机一和连接杆二,连接杆二贯穿滑动连接有套环,套环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三,连接杆三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铰链,铰链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挡片一,挡片一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弯杆和投药管,投药管的左侧面上端贯穿滑动连接有挡板一,挡板一的左端设置有推杆电机二,推杆电机二的推杆右端固定连接挡板一的左侧面,挡板一的上端放置有急救药丸,解决了急救药丸含在嘴里的话容易使病人呛住,且药物成分经过消化道吸收速率较慢,使用效果不佳,且口含端放置在病人嘴中,使得病人在睡眠时嘴巴一直张开,会造成不适的技术问题。造成不适的技术问题。造成不适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投药的神经内科睡眠监测急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投药的神经内科睡眠监测急救装 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科患者常常伴随脑血管疾病,并常伴随着大脑不定期异常放电现象,容易使 患者出现短时间的身体机能停止或者睡眠时发生猝死,而猝死的高峰则是在起病后十分 钟之内,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脏病,其中又以冠心病最常见,多数人猝死前无明显预 兆,或在正常活动中,或在安静睡眠中,因此在神经内科病人睡眠时需要对病人睡眠进 行监测。
[0003]如根据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10946721 B提供的“一种神经内科睡眠监测急救装 置”,可以通过推板将急救药丸通过口含端弹入到患者的口中,患者口含急救药丸进行 急救,然而急救药丸在使用时需要含在病人舌头下方,舌下的静脉可以迅速的吸收入 血,只是含在嘴里的话容易使病人呛住,且药物成分经过消化道吸收速率较慢,使用效 果不佳,且口含端放置在病人嘴中,使得病人在睡眠时嘴巴一直张开,会造成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投药的神经内科睡眠监测急救装置,包括推杆电机一(1)和连接杆二(7),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二(7)贯穿滑动连接有套环(8),所述套环(8)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三(9),所述连接杆三(9)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铰链(10),所述铰链(10)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挡片一(11),所述挡片一(1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弯杆(15)和投药管(20),所述投药管(20)的左侧面上端贯穿滑动连接有挡板一(21),所述挡板一(21)的左端设置有推杆电机二(24),所述推杆电机二(24)的推杆右端固定连接挡板一(21)的左侧面,所述挡板一(21)的上端放置有急救药丸(22),所述投药管(20)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口(27),所述通口(27)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28),所述转轴(28)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29),所述投药管(20)的上表面通口(27)后侧固定连接有开关按钮(30),所述开关按钮(30)通过信号线与推杆电机一(1)连接,所述急救药丸(22)的下端滚动连接投药管(20)的内壁,所述投药管(20)的上端滑动连接下侧活动板(29)的下端,上侧所述活动板(29)的后端贴合开关按钮(30)的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投药的神经内科睡眠监测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电机一(1)的推杆后端固定连接有齿槽杆(2),所述齿槽杆(2)的下端啮合有齿轮(3),所述齿轮(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轴(4),所述连接轴(4)贯穿转动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连接轴(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6),所述连接杆一(6)的右侧面后端固定连接连接杆二(7)的左端,所述推杆电机一(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