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系统切换方法,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应用于双系统架构的新旧系统的过渡,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业务请求,并验证用户是否属于新系统的白名单;当用户属于白名单时,将业务请求发送至新系统,以使新系统处理业务请求;当新系统处理业务请求报错时,切换至旧系统,以使旧系统处理业务请求。该方法可以实现新旧系统随时切换,保证系统转型期间新旧系统平稳过渡。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系统切换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0001]本公开涉及互联网
,具体地涉及一种系统切换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型银行的核心银行系统主要基于主机技术,采用集中式架构的主机系统。主机系统是系统中承担业务数据处理的核心平台,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与高稳定性,每分钟可处理的事务在百万量级,能满足大型银行的大规模业务处理需求。但主机系统模块之间耦合度太高,其中一个功能模块升级,其他模块需要同时升级部署。且主机系统需要执行所有的运算,当终端很多时,会导致响应速度变慢。在终端用户有不同的需要时,需要对每个用户的程序和资源做单独的配置,效率不高。现有核心银行系统基本都采用IBM大型主机作为基础构建,主机系统的成本投入十分昂贵。
[0003]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逐步成熟,开发出更适合市场化的分布式系统。分布式系统可以有多台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具备更快的处理速度,可以灵活地进行分布式部署。相比于主机系统,分布式系统具有快速交付、资源弹性、成本投入低等优势。因此,核心银行系统开始逐渐从主机系统转型迁移到分布式系统。
[0004]但相对于稳定运行多年的大型主机系统,目前开发的分布式系统的稳定性较差,银行在进行系统转型时,还需要对用户提供稳定的服务。当业务在分布式系统中运行时,若分布式系统出现突发性问题,会影响到银行的正常业务交易,如果没有做好回退准备,将导致业务瘫痪。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实现新旧系统转型平稳过渡的系统切换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0006]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切换方法,应用于双系统架构的新旧系统的过渡,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业务请求,并验证所述用户是否属于新系统的白名单;当所述用户属于所述白名单时,将所述业务请求发送至所述新系统,以使所述新系统处理所述业务请求;当所述新系统处理所述业务请求报错时,切换至旧系统,以使所述旧系统处理所述业务请求。
[0007]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在所述新系统处理所述业务请求报错之后,从所述白名单中删除所述用户。
[0008]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当所述白名单的全部用户通过所述新系统正常处理业务请求时,将与所述白名单中用户相关的非白名单用户添加至所述白名单,以扩大所述白名单的用户范围。
[0009]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在所述新系统和所述旧系统的其中一个系统正常处理所述业务请求后,将生成的业务数据发送至另一系统,以实现所述新系统和所述旧系
统的数据同步。
[0010]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在所述新系统维护后,将所述用户添加至所述白名单,以使所述新系统再次向所述用户提供服务。
[001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新系统为分布式系统,包括多个应用节点,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每个应用节点上对应配置一个白名单。
[001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当所述用户不属于所述白名单时,将所述业务请求发送至所述旧系统,以使所述旧系统处理所述业务请求;将所述用户添加至所述白名单,以使所述新系统向所述用户提供服务。
[0013]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切换装置,应用于双系统架构的新旧系统的过渡,其特征在于,包括:验证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业务请求,并验证所述用户是否属于新系统的白名单;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属于所述白名单时,将所述业务请求发送至所述新系统,以使所述新系统处理所述业务请求;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当所述新系统处理所述业务请求报错时,切换至旧系统,以使所述旧系统处理所述业务请求。
[0014]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系统切换方法。
[0015]本公开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上述系统切换方法。
[0016]本公开的第五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系统切换方法。
[0017]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的系统切换方法通过设置白名单来选择调用新系统或者旧系统,在新系统报错后可切换至旧系统,避免新系统不稳定导致业务瘫痪,可以实现新旧系统转型期间的平稳过渡。
附图说明
[0018]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内容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0019]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切换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的应用场景图;
[0020]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切换方法的第一流程图;
[0021]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切换方法的第二流程图;
[0022]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切换方法的第三流程图;
[0023]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切换装置的结构框图;
[0024]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系统切换装置的结构框图;以及
[0025]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适于实现系统切换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
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0027]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0028]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0029]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
[0030]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提供的系统切换方法和装置可用于金融领域在不同系统之间进行系统切换,也可用于除金融领域之外的任意领域,即本公开提供的系统切换方法和装置的应用领域不做限定。
[0031]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用户个人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系统切换方法,应用于双系统架构的新旧系统的过渡,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业务请求,并验证所述用户是否属于新系统的白名单;当所述用户属于所述白名单时,将所述业务请求发送至所述新系统,以使所述新系统处理所述业务请求;当所述新系统处理所述业务请求报错时,切换至旧系统,以使所述旧系统处理所述业务请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新系统处理所述业务请求报错之后,从所述白名单中删除所述用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白名单的全部用户通过所述新系统正常处理业务请求时,将与所述白名单中用户相关的非白名单用户添加至所述白名单,以扩大所述白名单的用户范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新系统和所述旧系统的其中一个系统正常处理所述业务请求后,将生成的业务数据发送至另一系统,以实现所述新系统和所述旧系统的数据同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新系统维护后,将所述用户添加至所述白名单,以使所述新系统再次向所述用户提供服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系统为分布式系统,包括多个应用节点,所述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铿,徐广强,郁巍,连煜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