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彩钢的耐摩擦试验装置,包括座体、机箱、两支撑臂,若干调节结构、若干摩擦结构及驱动机构,机箱设于座体的顶面上一侧,每一支撑臂包括纵杆及横杆,纵杆一端安装在机箱的侧面上,另一端水平延伸至座体上方,横杆垂直连接在纵杆相对机箱的一端,横杆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其上下面的长条孔,每一支撑臂上的横杆至少设有两个调节结构,摩擦结构设于相应的调节结构上,用于抵触彩钢,驱动机构设于机箱内,与两所述支撑臂传动连接,用于带动两支撑臂往复移动,相应地带动每一调节结构上的摩擦结构往复移动,使得每一摩擦结构反复摩擦彩钢上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彩钢的各部位同时进行耐摩擦性测试,提高了耐摩擦性测试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彩钢的耐摩擦试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耐摩擦实验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彩钢的耐摩擦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耐摩擦试验机是一种用来测试物体表面硬度或用来测试物体表面涂层的耐摩擦性的装置。现有的耐摩擦试验机一般都是通过驱动摩擦物以一定的速度与被测物体相互摩擦(有时还需在在摩擦物表面沾有酒精等液体),通过测量摩擦前后被测物体表面涂层的减少量来判断被测物体的耐摩擦性。在彩钢加工行业,一般通过耐摩擦试验机来测试彩钢表面漆膜的耐摩擦性。现有的耐摩擦试验机一般只能对彩钢的某个区域进行耐摩擦测试,这样得出的耐摩擦数据不能够全面地反应彩钢整体的耐摩擦性,因此需要分别对彩钢表面的各部位进行耐摩擦测试,但现有的耐摩擦试验机难以同时对整块彩钢进行全面的测试,分别测试彩钢各部分的耐摩擦时,需要调整彩钢的位置或摩擦物的位置,导致测试过程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彩钢的耐摩擦试验装置,可对彩钢的各部位同时进行耐摩擦性测试,提高耐摩擦性测试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彩钢的耐摩擦试验装置,包括座体、机箱、两支撑臂,若干调节结构、若干摩擦结构以及驱动机构,所述座体用于放置彩钢,机箱设于座体的顶面上一侧,每一所述支撑臂包括纵杆以及横杆,纵杆一端安装在机箱的侧面上,另一端水平延伸至座体上方,横杆垂直连接在纵杆相对机箱的一端,横杆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其上下面的长条孔,每一支撑臂的横杆上至少设有两个所述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包括调节杆以及安装杆,调节杆垂直设置在横杆上,其一端可移动地安装在横杆的长条孔内,且调节杆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其两侧面的条形孔,安装杆垂直设置在调节杆上,其一端可移动地安装在调节杆的条形孔内,所述摩擦结构设于安装杆的另一端,用于抵触彩钢,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机箱内,与两所述支撑臂传动连接,用于带动两支撑臂往复移动,两支撑臂相应地带动每一调节结构上的摩擦结构往复移动,使得每一摩擦结构反复摩擦彩钢上表面。
[0005]进一步地,所述摩擦结构包括杆体、若干砝码以及摩擦头,杆体垂直设置在安装杆上,其底端穿过安装杆的顶面延伸至座体上方,若干砝码安装在杆体的顶端上,摩擦头连接在安装杆的底端,用于抵触在座体顶面的彩钢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杆体的外周面设有环形的支撑部,若干砝码支撑在杆体的支撑部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杆体沿其轴心线开设有贯穿其上下面的通孔,以供液体通过流向摩擦头。
[000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杆呈L型,其一端插置在调节杆的条形孔内,可沿条形孔滑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调节螺栓,第一调节螺栓螺接在安装杆插置在
条形孔内的一端,用于固定安装杆。
[0010]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的底端连接有螺柱,螺柱可移动地安装在横杆的长条孔内,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紧固螺母,紧固螺母螺接在螺柱上,用于将调节杆固定在横杆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耐摩擦试验装置包括若干抵压结构,若干所述抵压结构并排设置在座体上,每一抵压结构包括压板以及第二调节螺栓,压板设置在座体顶面上,用于压紧彩钢,压板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其上下面的长槽,第二调节螺栓穿过压板的长槽将压板螺紧在座体上。
[00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彩钢的耐摩擦试验装置,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两支撑臂往复移动,两支撑臂相应地带动每一调节结构上的摩擦结构的摩擦头反复摩擦彩钢上表面各部位;并可通过在两支撑臂的横杆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面的长条孔,使得每一所述的调节结构可通过紧固螺母来调整调节杆在长条孔内的位置,使得调节结构上的摩擦结构的摩擦头对准彩钢的不同部位,以便对彩钢的各部位同时进行耐摩擦性测试,提高了彩钢耐摩擦性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彩钢的耐摩擦试验装置的侧视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彩钢的耐摩擦试验装置的俯视图。
[0015]图3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彩钢的耐摩擦试验装置的调节杆的立体图。
[0016]图4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彩钢的耐摩擦试验装置的安装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18]请综合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4,一种用于彩钢的耐摩擦试验装置,包括座体1、机箱2、两支撑臂3,若干调节结构4、若干摩擦结构5以及驱动机构,所述座体1用于放置彩钢,彩钢放置在座体1的顶面上。机箱2设于座体1的顶面上一侧,用于安装两所述支撑臂3以及驱动机构。两支撑臂3一端安装在机箱2侧面上,另一端延伸至座体1上方。每一支撑臂3上至少设有两个所述调节结构4,若干摩擦结构5分别相应安装在每一所述调节结构4上,分别用于摩擦彩钢上表面各部位。所述驱动机构(图未示)设于机箱2内,与两所述支撑臂3传动连接,用于带动两支撑臂3往复移动,相应地带动每一调节结构4与每一摩擦结构5往复移动,使得每一摩擦结构5反复摩擦彩钢上表面。
[0019]每一所述支撑臂3包括纵杆31以及横杆32,纵杆31一端安装在机箱2的侧面上,另一端水平延伸至座体1上方。所述横杆32垂直连接在纵杆31相对机箱2的一端,本实施例中,所述纵杆31与横杆32为一体成型结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横杆32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其上下面的长条孔321,用于安装至少两所述调节结构4。
[0020]每一所述调节结构4包括调节杆41、紧固螺母44、安装杆42以及第一调节螺栓43,调节杆41垂直设置在横杆32上,其一端可移动地安装在横杆32的长条孔321内。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41的底端连接有螺柱412,螺柱412可移动地安装在横杆32的长条孔321内,可沿长条孔321长度方向移动,且螺柱412的底端伸出至横杆32下方。所述紧固螺母44螺接在螺
柱412的底端上,用于将调节杆41固定在横杆32上,可通过拧松和拧紧紧固螺母44来调节调节杆41在长条孔321内的位置。调节杆41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其两侧面的条形孔411,安装杆42垂直设置在调节杆41上,用于安装摩擦结构5。安装杆42一端可移动地安装在调节杆41的条形孔411内,所述摩擦结构5设于安装杆42的另一端,用于抵触彩钢。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杆42呈L型,其一端插置在调节杆41的条形孔411内,沿条形孔411滑动。所述第一调节螺栓43螺接在安装杆42插置在条形孔411内的一端,用于将安装杆42一端固定在调节杆41上。可通过拧松和拧紧第一调节螺栓43来调节安装杆42一端在条形孔411内的位置,使得安装杆42另一端上的摩擦结构5抵触或脱离彩钢上表面。
[0021]每一所述摩擦结构5包括杆体51、若干砝码52以及摩擦头53,杆体51垂直设置在安装杆42上,安装杆42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面的穿孔,杆体51的底端穿过安装杆42顶面的穿孔朝下延伸至座体1上方。若干砝码52安装在杆体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彩钢的耐摩擦试验装置,包括座体(1)、机箱(2)、两支撑臂(3),若干调节结构(4)、若干摩擦结构(5)以及驱动机构,所述座体(1)用于放置彩钢,机箱(2)设于座体(1)的顶面上一侧,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撑臂(3)包括纵杆(31)以及横杆(32),纵杆(31)一端安装在机箱(2)的侧面上,另一端水平延伸至座体(1)上方,横杆(32)垂直连接在纵杆(31)相对机箱(2)的一端,横杆(32)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其上下面的长条孔(321),每一支撑臂(3)的横杆(32)上至少设有两个所述调节结构(4),调节结构(4)包括调节杆(41)以及安装杆(42),调节杆(41)垂直设置在横杆(32)上,其一端可移动地安装在横杆(32)的长条孔(321)内,且调节杆(41)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其两侧面的条形孔(411),安装杆(42)垂直设置在调节杆(41)上,其一端可移动地安装在调节杆(41)的条形孔(411)内,所述摩擦结构(5)设于安装杆(42)的另一端,用于抵触彩钢,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机箱(2)内,与两所述支撑臂(3)传动连接,用于带动两支撑臂(3)往复移动,两支撑臂(3)相应地带动每一调节结构(4)上的摩擦结构(5)往复移动,使得每一摩擦结构(5)反复摩擦彩钢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摩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结构(5)包括杆体(51)、若干砝码(52)以及摩擦头(53),杆体(51)垂直设置在安装杆(42)上,其底端穿过安装杆(42)的顶面延伸至座体(1)上方,若干砝码(52)安装在杆体(51)的顶端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丹,王洪君,袁尧,李亚晴,刘宗昆,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宏旺金属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