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北大学专利>正文

双面泵浦腔内倍频双包层绿光光纤激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385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泵浦腔内倍频双包层绿光光纤激光器,由前端泵浦光输出装置、前端双包层光纤装置、倍频装置、末端双包层光纤装置、末端泵浦光输出装置、耦合输出装置构成。前端泵浦光输出装置与前端双包层光纤装置通过光纤之间的熔接相连接;前端双包层光纤装置、倍频装置和末端双包层光纤装置依次通过光纤相连接,并组成谐振腔;末端双包层光纤装置之后设置耦合输出装置,倍频激光束通过耦合输出装置准直输出;末端泵浦光输出装置设置在耦合输出装置的正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双包层光纤对泵浦光的吸收效率,并使用腔内倍频技术提高了倍频效率,得到大功率的倍频激光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激光
,涉及光纤激光器,特别涉及一种大功率的高效腔内倍频产生绿光激光输出的双面泵浦腔内倍频双包层绿光光纤激光器
技术介绍
光纤激光器以其小型化、全固化及好的热稳定性等一系列优点被大家广泛研究,尤其是双包层激光器的出现为光纤激光器的高功率输出找到了很好的出路。但是由于材料及生产工艺上的限制,使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波长范围较小,因而使用各种频率转换技术来对其频率进行扩展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目前实现绿光光纤激光输出主要采用的是光纤上转换技术或者是腔外倍频技术。而采用上转换技术,由于其机理的限制使其绿光激光的输出功率很低;而采用腔外倍频技术,其效率则比较低。从泵浦方式来看大都采用单面泵浦的方式,这样使泵浦光在光纤工作介质中的分布很不均匀,从而大大减小了工作介质对泵浦光的吸收效率,并影响了激光光束的质量。而且由于在光纤激光器中非光纤光学元件的较多使用,使损耗大幅上升,并影响了激光的光束质量,大功率的激光输出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光纤激光器的高效、稳定、一体化的特点远没有发挥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双面泵浦腔内倍频双包层绿光光纤激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面泵浦腔内倍频双包层绿光光纤激光器,包括前端泵浦光输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前端泵浦光输出装置(1)与前端双包层光纤装置(2)通过光纤之间的熔接相连接;前端双包层光纤装置(2)、倍频装置(3)和末端双包层光纤装置(4)依次通过光纤相连接,形成谐振腔;末端双包层光纤装置(4)之后设置耦合输出装置(6),倍频激光束通过耦合输出装置(6)准直输出;末端泵浦光输出装置(5)设置在耦合输出装置(6)的正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晋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