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校园VR展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校园
,具体为一种智慧校园VR展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智慧校园是高校信息化的高级形态,它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社交网络、知识管理、虚拟现实等各类新兴信息技术,全面感知校园物理环境,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特征。同时,在网络空间建立校园虚拟映像,将学校的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衔接起来,通过在网络空间的计算掌握校园运行规律并反馈、控制物理空间,为师生建立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改变师生与学校资源、环境的交互方式,开展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创新服务,实现学校智慧运行,支撑学校开展智慧教育。
[0003]虚拟现实技术(英文名称:Virtual Reality,缩写为VR),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VR技术的需求日益旺盛。VR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并逐步成为一个新的科学
[0004]在现在对艺体生进行形体规划和形体展示的过程中,为了更加合理对每个艺体生的形体进行规划和矫正,一些智慧课堂采用VR系统对学生身体进行展示,一方面是增加形体展示模板的选择,另一方面是对形体进行纠正,但是现有的形体展示采用视屏的方式,立体感觉差,这使得形体会出现失真的表现,而且常见扫描的方式扫描的过程复杂,时间长,效率比较低下,而且容易出现盲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校园VR展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离罩(2),所述隔离罩(2)的外侧铰接设置有翻转展示架(3),所述翻转展示架(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柔性展示屏(4),所述柔性展示屏(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的左右两侧侧均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6),所述顶部安装板(5)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驱动电机(7),所述设备底座(1)顶部且位于所述隔离罩(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形体称重机构,所述设备底座(1)顶部设置有两个转动竖板总成(18),所述转动竖板总成(18)内铰接有转动竖杆,所述转动竖杆设置有翻转展示架(3),所述顶部安装板(5)与设备底座(1)之间通过两个转动丝杆(8)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丝杆(8)的顶端与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丝杆(8)上套设有滑动丝套(9),两个所述滑动丝套(9)之间通过扫描装置(20)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承重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离板(19),所述隔离板(19)内壁一侧设置有升降驱动系统,所述升降驱动系统与所述扫描装置(20)固定连接,所述扫描装置(20)内壁设置有环形滑槽(29),所述环形滑槽(29)内滑动连接有安装滑板(21),所述安装滑板(21)的内壁设置有扫描仪(22),所述扫描仪(22)内壁成角度设置有红外扫描发射板(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校园VR展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形体称重机构包括底部承重板(10),所述底部承重板(10)固定连接在所述设备底座(1)的顶部,所述底部承重板(10)中心处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环(16),所述转动环(16)内套设有中空圆柱板(13),所述中空圆柱板(13)内设置有圆形腔(14),所述圆形腔(14)内腔的上方套设有站立台(15),所述圆形腔(14)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重量测量器(17),所述重量测量器(17)的顶部与所述站立台(1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中空圆柱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12),所述转动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中空圆柱板(13)的底部;在艺体学生站立在底部承重板(10)上设置的中空圆柱板(13)上时,当学生站立在站立台(15)的顶部,在重力的作用下,站立台(15)在中空圆柱板(13)内腔向下移动并对重量测量器(17)施加压力,这样重量测量器(17)能够读取学生的体重数量,并将重量反应在柔性展示屏(4)上,而在形体展示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将艺体生的形体展示,转动电机(12)能够使得中空圆柱板(13)整体在圆形槽内转动,由于设置有转动环(16),这样能够保证站立台(15)在水平面稳定转动,这样位于站立台(15)上的艺体生的形体能够被VR展示扫面议全面的扫描出来,这样设置的目的增加了展示形体的立体性,而且能够快速的能够扫描,增加了展示的效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校园VR展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系统包括升降轨道(23),所述升降轨道(23)的一侧开设有滑道腔(24),所述升降轨道(23)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套设有转动柱(26),所述转动柱(2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杆(25)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26)的顶端与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25)的底端与所述滑道腔(24)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25)上套设有滑动座(27),所述滑动座(2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条(28),所述连接条(28)与所述扫描装置(20)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座(27)内套设有驱动套一(31)和驱动套二(32),所述驱动套一(31)与驱动套二(32)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套(33),两个所述连接轴套(33)上均套设有内嵌滑环(34),两个所述连接轴套(33)的相对一端套设有一个齿环(35),所述齿环(35)内壁开设有第一环形槽(36)和第二环形槽(37),两个所述内嵌滑环(34)分别
套设在所述第一环形槽(36)和第二环形槽(37)内,所述滑动座(27)内设置有传动齿轮(38),所述传动齿轮(38)与所述齿环(35)啮合,所述连接条(28)上开设有安装腔(39),所述安装腔(39)内设置有第一驱动齿轮(40)和第二驱动齿轮(41),所述传动齿轮(38)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40)与所述设备底座(1)啮合;在使用时,由于设置有升降驱动系统,当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带动转动柱(26)转动时,转动柱(26)能够带动驱动杆(25)在滑道腔(24)内转动,此时,套设在滑道腔(24)上的驱动套一(31)与驱动套二(32)在转动能在滑道腔(24)上上下移动,而移动时,驱动套一(31)和驱动套二(32)上的内嵌滑环(34)能够通过第一环形槽(36)与第二环形槽(37)上的齿环(35)转动,进而传动齿轮(38)能够同时使得第一驱动齿轮(40)与第二驱动齿轮(41)同向转动,进而红外扫描发射板(30)上设置的扫描仪(22)能够在扫描装置(20)上转动,这样一来,通过...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