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一体化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337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智能一体化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及控制方法,包括双重支撑机构以及设置于双重支撑机构顶部的防护储能机构,所述双重支撑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用于停放电动自行车的支撑防护机构,所述防护储能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两个支撑防护机构顶部的光伏储能机构,两个所述光伏储能机构之间固定安装有温感防护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划分电动自行车摆放区域,避免了电动自行车乱摆乱放的情况出现,给用户的充电带来了方便,还丰富了该充电棚的电能来源,降低了对于充电价格的定价,弥补了电价波动对于充电价格的影响,使得不同公共场所与小区内充电价格一致,并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全性。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一体化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自行车充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一体化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国家的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于日常出行便利化的需求日益凸显,特别是对于短途出行交通工具选择尤为明显。短途出行从步行方式发展到自行车出行方式到如今电动自行车出行方式的演变,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促使着出行方式的不断演变更替,而如今电动自行车出行成为短途出行的最主要方式。
[0003]而目前,随着电动自行车的存有量不断增加,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也在不断增大,传统充电方式基本上是居家充电,但现今因居家充电导致的充电火灾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0004]故而,目前各公共场所和各小区大多都设置有用于供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充电棚,可由于现阶段各公共场所和各小区充电设施未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实施,属于各自随意建设并投入使用,未执行统一的标准,对信息化、智能化的使用相对比较薄弱。
[0005]而目前,现阶段制约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智能一体化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包括双重支撑机构以及设置于双重支撑机构顶部的防护储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重支撑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用于停放电动自行车的支撑防护机构;所述防护储能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两个支撑防护机构顶部的光伏储能机构,两个所述光伏储能机构之间固定安装有温感防护机构;所述支撑防护机构包括多根对称设置的立柱,多根所述立柱之间形成有用于停放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区域,所述停放区域等距设置为多个充电车位,且多个充电车位内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充电模块,多个所述充电车位中位于中间的两个充电车位之间设置有防火隔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一体化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其特征在于:对向设置的两根所述立柱的顶部之间构造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圆槽,两个所述圆槽内分别固定设置有烟雾传感器和喷淋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能一体化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立柱中的一根立柱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监视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智能一体化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立柱中远离监视器的一根立柱上固定设置有火灾声光警报器,且立柱远离火灾声光警报器的一侧固定有手动报警按钮和火灾报警电话。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一体化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储能机构包括构造于多根立柱顶端的顶棚以及构造于顶棚顶部的卡槽,所述顶棚朝向温感防护机构的一端开设有卡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智能一体化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和防雨棚之间形成有空腔,且空腔内固定岁的孩子有储能模块,所述防雨棚的顶端等距设置有多个光伏机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智能一体化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机构包括构造于卡槽顶部的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活塞头上固定安装有第三铰接座,所述第三铰接座远离液压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于第二铰接座的太阳能板。8.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友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