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舟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医生用听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3363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医生用听诊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壳体、收纳组件和挂耳环,所述固定壳体的底部外侧连接有第一磁吸层,且第一磁吸层的内侧连接有听诊头。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听诊头与患者患部贴合后,能使吸盘与患者的皮肤进行吸附,吸盘共设置有六个,并环绕在听诊头的外端,通过吸盘对人体皮肤的吸附,能使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医生进行手扶固定,这使得医生可空出手来进行更多的操作,这能降低设备神经内科门诊的听诊难度,从而无需多个医生才能进行门诊操作,此外吸盘的摆放可通过阻尼转轴的旋转进行转向,因人体并非一个平面,通过使吸盘的方向转向微调,能使吸盘与人体的吸附更加稳定,同时这也能保证听诊头的声音采集效果。的声音采集效果。的声音采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医生用听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医生用听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神经内科的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基因诊断等,此外神经内科在进行门诊诊断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听诊器辅助诊断。
[0003]市场上的常见的神经内科听诊装置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医生手扶听诊器进行使用,但神经内科门诊诊断过程中,通常还需在使用过程中用叩击装置辅助确诊,这导致神经内科进行门诊诊断时,通常需要多个医生一同进行诊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医生用听诊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医生用听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壳体(1)、收纳组件(11)和挂耳环(15),所述固定壳体(1)的底部外侧连接有第一磁吸层(2),且第一磁吸层(2)的内侧连接有听诊头(3),所述固定壳体(1)的外侧设置有叩击组件(4),且叩击组件(4)的内侧连接有转动座(5),所述转动座(5)的外端连接有阻尼转轴(6),且转动座(5)的底部外侧设置有吸盘(7),所述吸盘(7)的外端连接有分离扣(8),所述转动座(5)的顶部外侧设置有叩击锤(9),所述固定壳体(1)的顶部外侧连接有导音管(10),所述收纳组件(11)设置于导音管(10)的外端,所述收纳组件(11)的内侧安置有缠绕板(12),且缠绕板(12)的外端连接有转动钮(13),所述收纳组件(11)的底部外侧设置有别针扣(14),所述导音管(10)的外端连接有挂耳环(15),且挂耳环(15)的顶部末端连接有入耳塞(16),所述挂耳环(15)的内侧连接有弹性带(17),且弹性带(17)的底部外侧设置有气囊(18),所述气囊(18)外端连接有充气管(19),所述入耳塞(16)的外端连接有隔音气腔(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医生用听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叩击组件(4)包括支撑座(401)、转动杆(402)、固定座(403)和弹簧复位座(404),所述支撑座(401)的外端连接有转动杆(402),所述固定壳体(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固定座(403),所述固定座(403)靠近转动杆(402)一侧连接有弹簧复位座(4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医生用听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402)与弹簧复位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舟
申请(专利权)人:李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