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混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13362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小麦病害防治方法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混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混合剂由仙人掌提取物和蜡状芽孢杆菌菌悬液按照用量比为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混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小麦病害防治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混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小麦赤霉病又称烂穗病、麦秸枯、烂麦头、红麦头、红头瘴,是由多种镰刀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从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以穗腐危害最大。小麦受到病害侵染后粒重降低,发芽率下降,发芽势减弱,出粉率低,面粉质量差。从而严重影响其生产和经济效益。
[0003]小麦赤霉病在中国南方冬麦区,如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川滇冬麦区和华南冬麦区等地经常流行为害,主要以多雨潮湿的温带发生严重。一般大流行年病穗率达50

100%,产量损失10

20%,中等发生年病穗率30

50%,产量损失5

10%。因此,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极为重要。
[0004]目前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是以化学防治为重点,以选用抗病品种为出发点,尽可能获得抗小麦赤霉病的品种,但是这种方法用时长,不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混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剂由仙人掌提取物和蜡状芽孢杆菌菌悬液混合制成;所述仙人掌提取物和蜡状芽孢杆菌菌悬液用量比为3

5g:10mL;所述蜡状芽孢杆菌菌种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4445;所述蜡状芽孢杆菌菌悬液的有效活菌数为5

106‑5ⅹ
107cfu/mL。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混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仙人掌提取物制备过程为:取新鲜的仙人掌捣碎,按照料液比1g:20

26mL加入体积浓度为80%的乙醇,在超声功率450W、温度60

65℃、pH8.0的条件下,超声提取20

25min,然后离心取上清液,于60℃下减压浓缩,真空冷冻干燥,获得仙人掌提取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混合剂,其特征在于,离心条件为4000

4500rpm,离心10

15min。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混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仙人掌提取物制备:取新鲜的仙人掌捣碎,按照料液比1g:20

26mL加入浓度为80%的乙醇,在超生功率450W,温度60

65℃,pH8.0的条件下,超声提取20

25min,然后于4000

4500rpm,离心10

15min,取上清液,于60℃下减压浓缩,真空冷冻干燥,获得仙人掌提取物;S2,蜡状芽孢杆菌菌悬液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先全叶慧丽魏会廷肖万婷罗江陶邓清燕郑建敏蒲宗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