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对坯体进行划分的接料调整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335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对坯体进行划分的接料调整部,包括分置于两第一分料通道中部上侧的两第一挡料件,两第一挡料件中一者处于工作状态时另一者处于避让状态,工作状态为第一挡料件对坯体从第一分料通道中的滑动进行阻碍,避让状态为第一挡料件对坯体从第一分料通道中的滑动进行避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方案,其可以有效的对坯体进行截留划分,保证转料装置按需转料的需求。保证转料装置按需转料的需求。保证转料装置按需转料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对坯体进行划分的接料调整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对坯体进行划分的接料调整部。

技术介绍

[0002]自动化生产设备中,需要对坯料进行排列呈相应的对其状态,输送至各个工序进行相应的加工处理,因此实现坯料的可靠转送是保证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的基础。如将上部外径大于下部外径的柱状的坯料的上料需求,将其排列成一列进行取用用于下一工序。目前实现上述要求的方案还存在运行的可靠性、运行复杂等缺陷,因此有必要针对该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对坯体进行划分的接料调整部。
[0004]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5]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对坯体进行划分的接料调整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置于两第一分料通道中部上侧的两第一挡料件,两第一挡料件中一者处于工作状态时另一者处于避让状态,工作状态为第一挡料件对坯体从第一分料通道中的滑动进行阻碍,避让状态为第一挡料件对坯体从第一分料通道中的滑动进行避让。
[0006]具体的方案为:第一挡料件悬吊状安装,第一挡料件的下端位于第一分料板件的上侧。
[0007]第一挡料件处于工作位时,第一挡料件和第一分料通道进料端之间的间距记为L,第一挡料件设置为L大小可调节式装配。
[0008]第一挡料件设置成沿其身长方向活动式装配,通过调整第一挡料件沿其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实现在其在工作状态和避让状态之间的转换。
[0009]第一挡料件沿方向a活动式装配,通过调整第一挡料件沿方向a移动实现在其在工作状态和避让状态之间的转换。
[0010]第一挡料件的上端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通过调整第一挡料件绕转轴转动实现在其在工作状态和避让状态之间的转换。
[0011]转动轴平行于或垂直于方向a布置。
[0012]第一挡料件为杆件构成。
[0013]包括第一分料支架上设置的呈八字状布置的两条形安装部,两条形安装部分别平行于两第一分料通道布置,两条形安装部上分别设置沿各自身长方向滑动配合的滑动件,两滑动件还分别滑动安装在调节杆的两端,调节杆沿方向a布置,第一分料支架上还设置有转动装配的螺纹杆,调节杆的中部设置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和螺纹杆组成丝杆螺母调节机构,螺纹杆垂直于调节杆布置,第一挡料件通过装配杆沿方向a活动装配在滑动件上,第
一抵靠件和滑动件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驱使第一挡料件由避让状态向工作状态转变,机架上还设置有固定安装的两抵靠件,两抵靠件呈八字状布置分别与两条形安装部相平行布置。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方案,其可以有效的对坯体进行截留划分,保证转料装置按需转料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附图标记和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10

坯体、20

排料单元、21

排料支撑件、22

排料支架、30

分料单元、31

第一分料板件、32

第二分料板件、33

第一分料支架、331

第二分料支架、34

第一挡料件、341

压缩弹簧、342

条形安装部、343

滑动件、344

螺纹杆、345

调节杆、38

第二挡料件、39

第二安装件、40

转料单元、41

转料轴、42

升降座、43

夹持件、44

安装支架、50

循环输送线、51

装配插头、60

压料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本专利技术未详细描写的现有结构均按照现有的技术方案进行实施。
[0017]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坯体10转料用转料装置,包括用于对坯体10进行排料输送的排料单元20,用于将排料单元20输出的坯体10进行分料整理成一列的分料单元30,以及各列坯体10进行转料至后续进行处理的转料单元40。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的分料单元30用于将排料单元20排出的坯体10分成n个第一组的第一分料部,以及将第一分料部划分的n个第一组坯体10继续划分成2n个第二组的第二分料部,n≥2。具体的,n=2,各个第一组均包含2个坯体10,各个第二组均包含1个坯体10。
[0018]上述技术方案,其可以有效的将逐个依次抵靠布置的各个坯体10转变成一列4个间隔布置状排布,用于实现后续加工的上料需求,保证自动化生产的可靠性。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排列成其他偶数个数的列状排布。
[0019]坯体10包括直径较大的上部和直径较小的下部,上、下部之间的交接处形成台面结构,所述的排料单元20包括倾斜布置的排料通道,排料通道由相对布置的两排料支撑件21组成,排料支撑件21对台面结构进行支撑实现坯体10呈行状逐个排序输送。具体操作时,可以将排料通道的上端与自动上料机的出口相连接,自动上料机可以为圆盘震动上料筛等等其他能够实现姿态筛选和上料的上料设备进行使用。
[0020]详细的操作为,第一分料部包括两个第一分料通道,两第一分料通道均倾斜状布置,两第一分料通道呈八字状布置,还包括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调整两第一分料通道分别与
排料通道顺延布置从而对排料通道滑下的坯体10进行承接划分。第二分料部包括四个第二分料通道,四个第二分料通道之间呈相互平行状布置,调节机构还交错调整其中的两个第二分料通道与两个第一分料通道顺延布置从而对第一分料通道滑下的坯体10进行承接划分。还设置有第一、二接料调整部,第一接料调整部对第一分料通道每次承接的坯体10数量进行调控,第二接料调整部对第二分料通道每次承接的坯体10数量进行调控。第二分料通道包括倾斜端和水平段,倾斜段的上端用于顺延对应第一分料通道的下端布置从而对坯体10进行承接划分,水平段的前端与倾斜段的下端相固接,水平段的末端设置有阻止坯体10沿水平段的长度方向移出的挡料部。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的保证坯体10进行可靠快速的划分排列。
[0021]详细的方案为,转料单元40包括水平布置的转料轴41,转料轴41转动安装在升降座42上,升降座42升降式安装在机架上,升降座42与调节其进行升降的升降调节件相连接,转料轴41与转动调节件相连接,转料轴41上设置有安装支架44,安装支架44上沿转料轴41的长度方向间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对坯体进行划分的接料调整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置于两第一分料通道中部上侧的两第一挡料件,两第一挡料件中一者处于工作状态时另一者处于避让状态,工作状态为第一挡料件对坯体从第一分料通道中的滑动进行阻碍,避让状态为第一挡料件对坯体从第一分料通道中的滑动进行避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对坯体进行划分的接料调整部,其特征在于:第一挡料件悬吊状安装,第一挡料件的下端位于第一分料板件的上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对坯体进行划分的接料调整部,其特征在于:第一挡料件处于工作位时,第一挡料件和第一分料通道进料端之间的间距记为L,第一挡料件设置为L大小可调节式装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对坯体进行划分的接料调整部,其特征在于:第一挡料件设置成沿其身长方向活动式装配,通过调整第一挡料件沿其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实现在其在工作状态和避让状态之间的转换。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对坯体进行划分的接料调整部,其特征在于:第一挡料件沿方向a活动式装配,通过调整第一挡料件沿方向a移动实现在其在工作状态和避让状态之间的转换。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对坯体进行划分的接料调整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伟
申请(专利权)人:岳西县田园东方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