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热管理性能的实验研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33399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热管理性能的实验研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1.包括总控制端、可视化流道、油泵模块、膨胀壶转置、注液装置、排液装置、电池充放电控制测试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散热模块和电池包,所述总控制端分别与油泵模块、电池充放电控制测试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和散热模块连接;所述可视化流道分别与油泵模块、散热模块、注液装置、排液装置和电池包连接;所述油泵模块与膨胀壶装置连接。该方法为应用该系统的研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测试不同电池排布和不同控制策略情况下电池包模块的浸没式冷却散热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作为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热管理性能的实验研究系统及方法,可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组研究领域。领域。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热管理性能的实验研究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组研究领域,特别是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热管理性能的实验研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的电力储能系统,然而,锂离子电池的电性能、热安全性和循环寿命受工作温度的影响大,工作温度过低会使电池的动力性能大大降低,而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下容易造成热失控。对锂离子电池组中的浸没式冷却系统的热管理性能的研究,更多是依赖于在电脑中通过建模和仿真来进行研究,缺乏针对浸没式冷却系统在实际工况中对锂离子电池组的热管理性能的有效研究手段,无法对浸没式冷却系统在实际工况中的热管理性能进行分析和研究,也无法研究不同电池排布情况和不同冷却液体的散热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热管理性能的实验研究系统及方法,能够实时观测不同冷却液体和不同电池排布对冷却效果的影响。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热管理性能的实验研究系统,包括总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热管理性能的实验研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控制端、可视化流道、油泵模块、膨胀壶装置、注液装置、排液装置、电池充放电控制测试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散热模块和电池包:所述总控制端分别与油泵模块、电池充放电控制测试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和散热模块连接;所述可视化流道分别与油泵模块、散热模块、注液装置、排液装置和电池包连接;所述油泵模块与膨胀壶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热管理性能的实验研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流道的顶部与注液装置连接,所述可视化流道的底部与排液装置连接,所述可视化流道包括第一可视化流道和第二可视化流道,所述第一可视化流道的后端和第二可视化流道的前端分别与电池包连接,所述第一可视化流道的前端和第二可视化流道的后端分别与油泵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可视化流道的后端还与散热模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热管理性能的实验研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视化流道的前端和第二可视化流道的后端还分别设有流道出入口高度调节板,所述第一可视化流道和所述第二可视化流道上还设有流速测量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热管理性能的实验研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模块包括第一油泵装置、第二油泵装置、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一油泵装置和第二油泵装置相互连接且方向不同,所述第一油泵装置通过第一过滤器与第一可视化流道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二油泵装置通过第二过滤器与第二可视化流道的后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热管理性能的实验研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包括数据采集仪、接线盒、T型热电偶、进液口温度测量仪、出液口温度测量仪,所述数据采集仪通过接线盒与T型热电偶、进液口温度测量仪、出液口温度测量仪连接,所述T型热电偶安装在电池包上,所述进液口温度测量安装在第一可视化流道上,所述出液口温度测量仪安装在第二可视化流道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热管理性能的实验研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箱体和电池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晓军饶俊范玉千冯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